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德辉专利>正文

灯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11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灯串结构,由连续长度的灯管和多个配合灯管的构形而适于随时定位于灯管内的灯具单元所组成。该灯管设有与电源连接的导电片,以便与灯具单元的接触片相接而通电,从而使灯具单元上的灯具发亮。这种灯串结构是一种构造简单,可依需要而自行装填适当数量灯具单元于任意位置上,并可大量自动化生产的灯串结构。此外,该灯串结构还可设置灯盖或夹片,或在灯具单元上设置翼片,使之达到将灯具单元固定于灯管内之效果。(*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灯串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在连续长度的灯管内依需要而自行装填适当数量灯具单元的灯串结构。一般已知的装饰灯串,大多以电线来串联或并联灯头,以构成灯串;或将其放入透明或半透明的灯管内,以成为管状灯。但以此种方式制作的管灯成本较高,灯泡串接于电线上亦嫌费时;此外,将灯串拉入管灯中之作业并不容易,且可能破坏灯泡,而灯泡损坏时,更换灯泡不易;灯泡位置无法移动、变化或增减灯泡。如台湾新型第29873号“装饰灯之灯头结构”专利案中,包括灯泡、灯座、导电片及固定套等元件,其中灯座设于导线上方,且灯座内设有凹槽,使导电片可由凹槽内套入,贯穿该灯座,并与导线内的芯线固定,导线底部设有一固定套,其两侧向上延伸,以便扣合于灯座上,而将灯座牢固地夹紧于导线上。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串结构,该灯串结构由连续长度的灯管与可装填式的灯具单元组合而成。其构造简单,易于大量自动化生产,可由消费者自行方便地装填组合,并可配合实际装饰需要而调整灯具的距离位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串结构,其中灯具单元固定于灯管是借助夹片而达到。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串结构,其中灯具单元固定于灯管是借助灯盖而达到。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串结构,其中灯座的对称侧面设置有翼片,以便将灯具单元夹固于灯管上。-->大致而言,本技术包括连续长度的灯管,灯管内设有连续的导电片,以及数只与灯管构形配合的且能以适当紧度而装入灯管内的灯具单元,灯具单元设有接触片,可与连接电源的导电片接触。图1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1A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之改型,其中灯泡改变为L构形;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附加灯盖的实施例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第四个实施例的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第四个实施例中灯具单元的底视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第五个实施例的分解图;图9为包括本技术第五、六及七个实施方式的部分分解图;图10为图9的组合状态图;图11为本技术第八个实施例的组合图;图12为图11的分解图;图13为图11的正视图;图14为本技术第九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图15为本技术第十个实施例的正视图;以及图16为本技术第十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现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功能:如图1、2和3所示,本技术灯串结构主要由灯管10和灯具单元20所组成,其中灯管10是由一连续长度之管状物所构成,灯管10的横断面可为正方形、长方形或其他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灯管10为一具有正方形横断面的塑料透光的直线连续管,其顶部为一由顶缘13所界定而宽度相同的连续开口15,顶缘13的相对侧为延伸于灯管10之外的V形边-->缘12,灯管10的内侧底部16以胶粘或嵌装方式设置有两条平行且连续的导电片11,导电片由薄铜片或易导电的金属片制成,并彼此保持相当之间隔,导电片11与电源接通。灯具单元20包括灯泡21、接触片22及灯座25等组件,其中灯座25由绝缘材料(例如塑料)模塑制成。灯座25内设一恰可容纳灯泡21的开孔26。灯座25可为正方形体、长方形体或其他形体,但均须与灯管10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灯座25系制成配合灯管10横断面的正方形。灯管10与灯座25配合的余隙以二者能维持适当紧度为准;此外,开孔26亦需配合灯泡21的构形,并以二者组装后有适当紧度为宜。接触片22穿置于灯座25的开孔26侧壁及灯座25的外壁上,使置于开孔26侧壁部分的接触片22可与灯泡21的二导线23接触;而置于灯座外壁的接触片22恰与该平行导电片11配合,并延伸如附图之构形,因此不论灯座25是直立或侧向装入灯管10内,接触片22皆能与导电片11保持接触状态。此外,亦可置入两条以上导电片11,并配合将二接触片22的距离分别制成不同的间距,使灯泡21有不同的亮灯时间,从而更富有变化。为使灯管10按需要而加长到适当长度,可制作与灯管10内截面相等的透光长方形块,用以分别套接各相邻灯管10,即可使相邻灯管10衔接而加长。当灯具单元20装入灯管10后还可嵌套一透光灯盖30;就本技术而言,灯盖30不是必须的,但若本技术装设在室外,为防止潮湿或下雨,安装灯盖30则属必要。灯盖30的宽度应与灯管10的宽度配合,并在底部设有凸缘31及V型槽32,使V型槽32的尺寸恰能与灯管10的V型边缘12嵌合。参照图4所示第二个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各组件的结构大致与图1至3所示的实施例相同,惟在编号之后加一A字以便区别。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唯一差别在于二导电片11A之间设有一沿灯管10A纵长方向延伸的凸块14A,凸块14A大致位于灯管10A底部宽度的中央部分。同-->样,灯具单元20A在灯座25A的三个边上亦可配合凸块14A的宽度而设置连通的凹槽24A,因此当灯具单元20A的灯座25A嵌装入灯管10A内时,凹槽24A即嵌套于凸块14A上。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其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导电片11B是分别设于灯管10B之相对两侧壁上,并大致沿侧壁高度的中间位置纵向延伸。灯具单元20B的接触片22B自灯座25B内朝相对的两外侧向上弯折,大致亦设于灯座25B侧边的中间位置,制作上可在灯座25B的对应位置上设略为凹入的槽道,以便在灯座25B嵌装入灯管10B内时,只须将两接触片22B以手指按压即易于装入灯管10B内。另外,图6所示实施例是将灯具单元20C制成如图所示的长方体形状,其中灯座25C以塑料等不导电材料模塑制成,是内侧两端部制成承纳穴24C,以便夹紧容纳双头式灯泡21C的前、后接触端23C;接触片22C分别设于灯座25C的两端部,并延伸于承纳穴24C及灯座25C底部,分别位于接近灯座25C的左、右侧,以便分别与灯管10C内各导电片11C接触。第8图中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分解图,主要是将灯座25D的相邻两面,即顶面及其毗邻面,设置V型槽27d;并设有一夹片40D,可以如图10方式将灯具单元20D固定于灯管10D上;夹片40D的侧面43D内部间距恰能配合灯管10D二侧面外部之间距,二侧面43D并设有朝内延伸的凸缘41D,凸缘41D的末端并设有配合V型槽27d的扣缘42D。在第9及第10图中,显示出夹片40D亦可用来固定水平置放于灯管10D中的灯具单元20D。另外显示出本技术第六个实施例中夹片60D的顶部中央设有一孔61D,而侧面63D的底端直接设置扣缘62D,因此夹片60D即可如图10所示之方式将灯具单元20D固定于灯管10D上。在图9及图10所示的本技术第七个实施例中的夹片50D被变换为在其-->中一侧面53D上设有缺口51D,以便由侧面固定灯具单元20D时可通过灯泡21D,二侧面53D之底端并且分别设有朝内之扣缘52D,以便扣住灯管10D的侧面。参照图11、12及13所示的本技术第八个实施例,其中灯座25E以水平置放方式设于灯管10E内,其两侧面设有自中央延伸至超越上方的纵长翼片28E,翼片28E顶端形成V状翼钩27E,因此在灯具单元20E定位于灯管10E内时,翼钩27E恰可嵌套灯管10E两侧面顶端的凸缘12E。此外,亦可设置灯盖30E,在灯盖30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续长度而内部横断面保持一定构形的透光绝缘灯管,灯管内设置多个相互间隔开而与电源相连接且沿灯管长度连续的导电片,灯管一边还设有一宽度相同的连续开口;多个灯具单元,其中各灯具单元皆具有相同的尺寸和结构, 各灯具单元的外部构形与灯管内部的断面构形相配合而适于装填入灯管内;各灯具单元并具有一开孔和分别延伸于开孔内及灯具单元外部的接触片,其中延伸于灯具单元外部的接触片间隔与灯管的导电片间隔相配合,而延伸于灯具单元开孔内部的接触片间隔则与开孔内嵌置的灯泡的导线间隔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灯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续长度而内部横断面保持一定构形的透光绝缘灯管,灯管内设置多个相互间隔开而与电源相连接且沿灯管长度连续的导电片,灯管一边还设有一宽度相同的连续开口;多个灯具单元,其中各灯具单元皆具有相同的尺寸和结构,各灯具单元的外部构形与灯管内部的断面构形相配合而适于装填入灯管内;各灯具单元并具有一开孔和分别延伸于开孔内及灯具单元外部的接触片,其中延伸于灯具单元外部的接触片间隔与灯管的导电片间隔相配合,而延伸于灯具单元开孔内部的接触片间隔则与开孔内嵌置的灯泡的导线间隔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一边所设的连续开口是由顶缘所界定,顶缘的相对侧设有V形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灯管进一步包含一灯盖,该灯盖的长度及宽度均配合灯管而设,灯盖的底部内侧并设有V形凹槽,以便嵌装住灯管之V形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灯具单元均包含一透光的矩形绝缘灯座、一灯泡及两块可分别与灯管的导电片接通的接触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于灯管内的连续长度导电片是设于灯管底部的平行间隔的导电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于灯管内的连续长度导电片分别设于灯管的相向的两侧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底部介于导电片之间设有连续长度的凸块。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灯座的连续三面设有相连通的凹槽。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灯座为一长方形中空体,其朝上面设有开口,以便装入前、后分别设有接触端的双头式灯泡,且该朝上面的紧邻两面亦设有开口,以便于灯泡取出或装入;灯座内部前、后端各设有一承纳穴,以容纳灯泡的前、后接触端;灯座的前、后端并各设一接触片,使之延伸于承纳穴内及灯座的底部外壁。10、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灯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单元的灯泡为L构形,并使发亮部位朝上。11、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灯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的顶面及其相邻面各设有二平行槽;并且还包括一夹片,该夹片具有配合灯管宽度的对称侧面,各侧面高度配合灯座的边长,而其端部向内延伸一凸缘,在凸缘端部设可嵌入上述平行槽的扣缘。1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德辉
申请(专利权)人:林德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