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斜推平台丝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10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片材斜推平台丝印机,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载物平台,载物平台的相邻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气缸、由第一定位气缸驱动的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气缸、由第二定位气缸驱动的第二定位顶针,载物平台上设有供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顶针上下穿过的穿孔,第一定位气缸、第二定位气缸位于载物平台的下方。通过本丝印机上设置的定位组件,可以方便、准确地完成对物料的定位,保证放置位置的精度,提高印刷质量。

Sheet inclined platform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片材斜推平台丝印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丝印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片材斜推平台丝印机。
技术介绍
在丝印机印制承印物的过程中,需要将承印物放置在载物台上、丝印网板的垂直投影处,使得丝印网板与承印物对准,从而将印制的内容准确地印制到承印物上的指定位置。但是在放置过程中,需要通过操作人员主观判断承印物的位置,准确度不高,从而影响承印物的印制质量。如授权公告号CN208197800U的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丝印机,该丝印机包括载物台、定位组件以及印制组件,定位组件设置在载物台上,以对承印物在载物台上的位置进行限定。关于印制组件构成及印制原理已经是成熟的技术。虽然设置定位组件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印制位置的准确度。但是,由于定位组件一直处在载物台上,对于装卸料有一定的影响,操作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片材斜推平台丝印机,提高定位准确度的同时,也提高操作的便捷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片材斜推平台丝印机,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载物平台,载物平台的相邻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气缸、由第一定位气缸驱动的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气缸、由第二定位气缸驱动的第二定位顶针,载物平台上设有供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顶针上下穿过的穿孔,第一定位气缸、第二定位气缸位于载物平台的下方,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顶针均是具有初始位和顶出位,处于顶出位,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顶针对放置的承印物定位,处于初始位,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顶针的上端退回穿孔内。进一步地,与第一定位顶针对应的穿孔记为第一穿孔,第一穿孔为上下贯通的斜槽。进一步地,与第二定位顶针对应的穿孔记为第二穿孔,第二穿孔为圆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顶针并排设有2~5个,第一穿孔设置在载物平台的前部位置。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定位气缸共同设置在一斜推板上,斜推板连接有直线驱动机构,斜推板的运动方向与斜槽倾斜方向一致。进一步地,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与步进电机传动连接的丝杠,丝杠与设置在斜推板上的螺母座装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穿孔设置在载物平台的左侧位置,第一穿孔的倾斜方向是由左后方向右前方倾斜。进一步地,所述载物平台的左侧部还设有卸料顶针孔,载物平台下方设有卸料顶针,卸料顶针由卸料气缸驱动,且卸料顶针沿卸料顶针孔上下运动,卸料顶针有初始位和向上顶出时的卸料位,卸料顶针孔位于第二穿孔的右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载物平台上设置了两组定位组件,分别对物料的相邻两侧边进行定位,可以保证每次放置的物料都能处于准确位置,然后再印刷,进而提高印刷质量。定位组件采用定位气缸与定位顶针的配合,操作简单,而且,定位完成后印刷时,定位顶针可以退回,不影响丝印网板的工作,不占用载物平台上方空间,有助于上下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片材斜推平台丝印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片材斜推平台丝印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1的基础上,放置物料后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载物平台的示意图;图4是图3中载物平台的从下往上看的立体示意图。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1、机架,2、印制组件,21、导轨梁,22、网夹,23、第一刮刀,24、第二刮刀,3、载物平台,31、第二穿孔,32、第二定位顶针,33、第一穿孔,34、第一定位顶针,35、第二定位气缸,36、第一定位气缸,37、卸料顶针孔,38、传感器安装孔,4、吸风机,5、物料,71、步进电机,72、丝杠,73、斜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片材斜推平台丝印机的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包括机架1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载物平台3、印制组件2,载物平台3用于放置待印制的物料,也即承印物。印制组件属于现有技术,印制组件包括导轨梁21、第一刮刀23、第二刮刀24、网夹22、丝印网板,丝印网板两端装夹在左右两侧的两个网夹内,丝印网板图中未示出。第一刮刀23、第二刮刀24,其中一个作为刮墨刀、另一个作为回墨刀。本技术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如下的载物台部分,可对物料自动定位。载物平台3的相邻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气缸36、由第一定位气缸36驱动的第一定位顶针34,载物平台3上设有供第一定位顶针34上下穿过的穿孔,与第一定位顶针对应的穿孔记为第一穿孔33,第一穿孔为上下贯通的斜槽,斜槽倾斜角度为45度,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45左右的角度。第一定位顶针并排设有4个,第一穿孔设置在载物平台的前部位置。第一穿孔的倾斜方向是由左后方向右前方倾斜。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气缸35、由第二定位气缸35驱动的第二定位顶针32。载物平台上设有供第二定位顶针35上下穿过的穿孔,与第二定位顶针对应的穿孔记为第二穿孔31,第二穿孔31为圆孔。第二穿孔31设置在载物平台3的左侧位置,各第二穿孔31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各第一穿孔33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第二穿孔与第一穿孔呈L型布置,以对物料5的相邻两边进行定位。第一定位气缸36、第二定位气缸35位于载物平台的下方,第一定位顶针34、第二定位顶针32均是具有初始位和顶出位,处于顶出位,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顶针对放置的承印物定位,处于初始位,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顶针的上端退回相应的穿孔内。各第一定位气缸36共同设置在一斜推板73上,斜推板73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斜推板73连接有直线驱动机构,斜推板的运动方向与斜槽倾斜方向一致。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71、与步进电机71传动连接的丝杠72,丝杠与设置在斜推板上的螺母座装配。步进电机带动丝杠旋转,丝杠带动螺母座也即带动斜推板直线运动,最终驱动第一定位顶针34在第一穿孔33也即斜槽内运动。第一定位顶针34的升降由第一定位气缸36控制。载物平台3的左侧部还设有三个卸料顶针孔37,载物平台下方设有卸料顶针,卸料顶针也设置有三个,卸料顶针与定位顶针类似,图中未显示出。卸料顶针由对应的卸料气缸驱动,且卸料顶针沿卸料顶针孔上下运动。卸料顶针有初始位和向上顶出时的卸料位,卸料顶针孔位于第二穿孔的右方。也即,三个卸料顶针孔前后分布于同一直线上,且不与第二穿孔在同一直线上,卸料顶针孔靠右设置,在印刷时,卸料顶针孔正好被物料遮挡,印刷完成后,卸料顶针向上可以将物料左侧部分顶起。本实施例中的各顶针,是竖向设置的柱状体。机架1下部的空间内还设有吸风机4,载物平台上设有多个气孔。在准备印刷时,吸风机4启动,将物料5吸附在载物平台3上,保证印刷质量的稳定性。这部分内容与
技术介绍
中的专利介绍的丝印机原理类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片材斜推平台丝印机,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载物平台,其特征在于:载物平台的相邻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气缸、由第一定位气缸驱动的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气缸、由第二定位气缸驱动的第二定位顶针,载物平台上设有供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顶针上下穿过的穿孔,第一定位气缸、第二定位气缸位于载物平台的下方,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顶针均是具有初始位和顶出位,处于顶出位,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顶针对放置的承印物定位,处于初始位,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顶针的上端退回穿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片材斜推平台丝印机,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载物平台,其特征在于:载物平台的相邻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气缸、由第一定位气缸驱动的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气缸、由第二定位气缸驱动的第二定位顶针,载物平台上设有供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顶针上下穿过的穿孔,第一定位气缸、第二定位气缸位于载物平台的下方,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顶针均是具有初始位和顶出位,处于顶出位,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顶针对放置的承印物定位,处于初始位,第一定位顶针、第二定位顶针的上端退回穿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斜推平台丝印机,其特征在于:与第一定位顶针对应的穿孔记为第一穿孔,第一穿孔为上下贯通的斜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斜推平台丝印机,其特征在于:与第二定位顶针对应的穿孔记为第二穿孔,第二穿孔为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斜推平台丝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丝珂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