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离低汞触媒的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698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6:34
一种用于分离低汞触媒的分离装置,包括筒体、分离筒、驱动部分,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筒盖,底部密封,筒体的底部向内凹陷,使筒体内部位于底部中间的位置形成一个凸台,凸台与筒体侧壁形成一个环形槽,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与环形槽连通,筒体内部靠近筒体顶部边缘位置设置有环形引导槽,分离筒设置在筒体内,分离筒外部靠近分离筒顶部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环形导轨,分离筒的侧壁、底部均开设有供溶液流出的漏液孔,驱动部分设置在筒体底部,驱动部分穿过筒体与分离筒的底部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驱动部分带动分离筒转动,利用分离筒产生的离心力将低汞触媒与溶液分离,可以有效的将浸泡后的低汞触媒与氯化汞溶液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Separation device for separating low mercury cataly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分离低汞触媒的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低汞触媒制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分离低汞触媒的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低汞触媒在氯化汞溶液中浸泡完成后,需要将浸泡后的低汞触媒与氯化汞溶液分离,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氯化汞溶液与低汞触媒分离的效果不好,导致分离出来的低汞触媒中依然掺杂大量的氯化汞溶液,影响了低汞触媒的后续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分离低汞触媒的分离装置。一种用于分离低汞触媒的分离装置,包括筒体、分离筒、驱动部分,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筒盖,底部密封,且筒体的底部向内凹陷,使筒体内部位于底部中间的位置形成一个凸台,凸台与筒体侧壁形成一个环形槽,筒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与环形槽连通,筒体内部靠近筒体顶部边缘位置设置有环形引导槽,分离筒设置在筒体内,分离筒的顶部敞开,底部密封,分离筒的底部与筒体的底部留有间距,分离筒外部靠近分离筒顶部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环形导轨,环形导轨嵌入到环形引导槽内,使分离筒能够沿环形导轨周向转动,分离筒的侧壁、底部均开设有供溶液流出的漏液孔,驱动部分设置在筒体底部,驱动部分穿过筒体与分离筒的底部连接,为分离筒提供旋转所需的动力。优选的,所述环形引导槽包括上部挡板、下部挡板、引导板,引导板固定设置在筒体内部靠近筒体顶部边缘位置,上部挡板位于引导板的上方,上部挡板的侧壁紧贴筒体内壁,并与引导板平行设置,且上部挡板的底部表面紧贴引导板的上部表面,并通过螺栓将上部挡板与引导板固定连接,下部挡板于引导板的下方,下部挡板的侧壁紧贴筒体内壁,并与引导板平行设置,且下部挡板的上部表面紧贴引导板的底部表面,并通过螺栓将下部挡板与引导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部挡板、下部挡板的尺寸相同,引导板的尺寸小于上部挡板、下部挡板,使引导板与上部挡板、下部挡板之间形成一个凹槽,该凹槽与环形导轨的尺寸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凸台整体呈圆台状。优选的,所述筒盖包括基盖,基盖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把手,基盖远离把手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填料腔,填料腔呈圆环形,填料腔的内壁上设置有进气孔,且进气孔位于靠近基盖的一端。优选的,所述填料腔内固定设置有阻挡版,阻挡版沿填料腔的径向方向呈S形等距交错设置。优选的,所述填料腔内装填有可吸收氯化汞的填料。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筒体、分离筒、驱动部分,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筒盖,底部密封,且筒体的底部向内凹陷,使筒体内部位于底部中间的位置形成一个凸台,凸台与筒体侧壁形成一个环形槽,筒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与环形槽连通,筒体内部靠近筒体顶部边缘位置设置有环形引导槽,分离筒设置在筒体内,分离筒的顶部敞开,底部密封,分离筒的底部与筒体的底部留有间距,分离筒外部靠近分离筒顶部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环形导轨,环形导轨嵌入到环形引导槽内,使分离筒能够沿环形导轨周向转动,分离筒的侧壁、底部均开设有供溶液流出的漏液孔,驱动部分设置在筒体底部,驱动部分穿过筒体与分离筒的底部连接,为分离筒提供旋转所需的动力。该技术可以通过驱动部分带动分离筒转动,利用分离筒产生的离心力将低汞触媒与溶液分离,可以有效的将浸泡后的低汞触媒与氯化汞溶液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为后续生产低汞触媒提供质量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取下筒盖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筒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筒体301、支撑杆3011、排液管3012、环形引导槽3013、上部挡板30131、下部挡板30132、引导板30133、分离筒302、环形导轨3021、驱动部分303、筒盖304、基盖3041、把手3042、填料腔3043、进气孔3044、阻挡版3045。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看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分离低汞触媒的分离装置,包括筒体301、分离筒302、驱动部分303,筒体301的顶部设置有筒盖304,底部密封,且筒体301的底部向内凹陷,使筒体301内部位于底部中间的位置形成一个凸台,凸台与筒体301侧壁形成一个环形槽,凸台整体呈圆台状,可以使滴落到凸台上的溶液快速的流入到环形槽内。筒体30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3011,筒体301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3012,排液管3012与环形槽连通,筒体301内部靠近筒体301顶部边缘位置设置有环形引导槽3013,分离筒302设置在筒体301内,分离筒302的顶部敞开,底部密封,分离筒302的尺寸小于筒体301的尺寸,分离筒302的底部与筒体301的底部留有间距,分离筒302的外壁与筒体301的内壁留有间距,分离筒302外部靠近分离筒302顶部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环形导轨3021,环形导轨3021嵌入到环形引导槽3013内,使分离筒302能够沿环形导轨3021周向转动,形引导槽3013不仅可以使环形导轨3021沿形引导槽3013欢动,而且可以减缓流入到环形槽内的氯化汞溶液挥发出来的气体向筒盖304流动,分离筒302的侧壁、底部均开设有供溶液流出的漏液孔,分离后的溶液可以流到环形槽内,便于从筒体301内排出,而且分离筒302的底部上的漏液孔,由于低汞触媒及溶液的重力作用,可以保证分离筒302在静止的状态下依然能够向外排出溶液,即加快了溶液的排出,也提高了分离效率;驱动部分303设置在筒体301底部,驱动部分303穿过筒体301与分离筒302的底部连接,为分离筒302提供旋转所需的动力。驱动部分303为电机,驱动部分303带动分离筒302转动,使分离筒302沿环形引导槽3013周向转动的同时,并产生离心力,将溶液从分离筒302分离出,并通过漏液孔流入到筒体301内,并通过排液管3012将分离后的溶液排出。环形引导槽3013包括上部挡板30131、下部挡板30132、引导板30133,引导板30133固定设置在筒体301内部靠近筒体301顶部边缘位置,上部挡板30131位于引导板30133的上方,上部挡板30131的侧壁紧贴筒体301内壁,并与引导板30133平行设置,且上部挡板30131的底部表面紧贴引导板30133的上部表面,并通过螺栓将上部挡板30131与引导板30133固定连接,下部挡板30132于引导板30133的下方,下部挡板30132的侧壁紧贴筒体301内壁,并与引导板30133平行设置,且下部挡板30132的上部表面紧贴引导板30133的底部表面,并通过螺栓将下部挡板30132与引导板30133固定连接。这样便可实现对环形引导槽3013的可拆卸安装,便于安装、更换。上部挡板30131、下部挡板30132的尺寸相同,引导板30133的尺寸小于上部挡板30131、下部挡板30133,使引导板30133与上部挡板30131、下部挡板30132之间形成一个凹槽,该凹槽与环形导轨3021的尺寸相匹配。筒盖304包括基盖3041,基盖3041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把手3042,基盖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分离低汞触媒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分离筒、驱动部分,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筒盖,底部密封,且筒体的底部向内凹陷,使筒体内部位于底部中间的位置形成一个凸台,凸台与筒体侧壁形成一个环形槽,筒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与环形槽连通,筒体内部靠近筒体顶部边缘位置设置有环形引导槽,分离筒设置在筒体内,分离筒的顶部敞开,底部密封,分离筒的底部与筒体的底部留有间距,分离筒外部靠近分离筒顶部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环形导轨,环形导轨嵌入到环形引导槽内,使分离筒能够沿环形导轨周向转动,分离筒的侧壁、底部均开设有供溶液流出的漏液孔,驱动部分设置在筒体底部,驱动部分穿过筒体与分离筒的底部连接,为分离筒提供旋转所需的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分离低汞触媒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分离筒、驱动部分,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筒盖,底部密封,且筒体的底部向内凹陷,使筒体内部位于底部中间的位置形成一个凸台,凸台与筒体侧壁形成一个环形槽,筒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与环形槽连通,筒体内部靠近筒体顶部边缘位置设置有环形引导槽,分离筒设置在筒体内,分离筒的顶部敞开,底部密封,分离筒的底部与筒体的底部留有间距,分离筒外部靠近分离筒顶部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环形导轨,环形导轨嵌入到环形引导槽内,使分离筒能够沿环形导轨周向转动,分离筒的侧壁、底部均开设有供溶液流出的漏液孔,驱动部分设置在筒体底部,驱动部分穿过筒体与分离筒的底部连接,为分离筒提供旋转所需的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离低汞触媒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引导槽包括上部挡板、下部挡板、引导板,引导板固定设置在筒体内部靠近筒体顶部边缘位置,上部挡板位于引导板的上方,上部挡板的侧壁紧贴筒体内壁,并与引导板平行设置,且上部挡板的底部表面紧贴引导板的上部表面,并通过螺栓将上部挡板与引导板固定连接,下部挡板于引导板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强常炳恩孙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新龙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