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59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顶部的进烟管、设置在进烟管下端的烟道、设置在烟道侧壁上的出烟孔以及设置在烟道外侧壁的遮烟板,所述遮烟板呈伞状,在壳体内设置有若干个喷淋板,所述遮烟板对应设置在喷淋板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烟道上设置有呈伞状的遮烟板,烟气一部分通过出烟孔导出,经遮烟板向四周充分扩散,另一部分经烟盖遮挡后从烟道底端的出烟口排出,可以将烟气充分扩散在壳体内,换热效果更好。

A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for flue gas filtration in laboratory 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业余热利用及节能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大型实验室设备日常运行及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大量中高温烟气生成。烟气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烟气对环境的污染是多种毒物的复合污染,并且其本身具有较高的温度,若直接排放到大气,对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的同时,也造成了废气中大量余热资源的浪费。当前大多数实验室和工业生产采用传统形式的换热器进行烟尘处理和余热回收,但传统设备容易产生粉尘颗粒物对设备磨损较大,长期使用容易结垢堵塞,清理较为麻烦。并且设备耗水量大,适用回收烟气流量范围小,换热、过滤、余热回收效果差,使用寿命短,检修次数过多,随使用时间的增加烟气回收能力及换热能力逐渐减弱,为实验室和工业生产带来巨大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热效果好的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顶部的进烟管、设置在进烟管下端的烟道、设置在烟道侧壁上的出烟孔以及设置在烟道外侧壁的遮烟板,所述遮烟板呈伞状,在壳体内设置有若干个喷淋板,所述遮烟板对应设置在喷淋板的下方。在所述烟道的底端出烟口处设置有烟盖,在进烟管的上端连接有无叶式吸风装置。在所述壳体下方设置有可抽式过滤板和集水箱,在集水箱上设置有出水接管和集水箱排污口。所述喷淋板包括上板、下板、外侧壁、喷淋孔、环向分隔挡板、纵向分隔肋板、冷却水进口以及回流液进口。所述上板、下板以及外侧壁形成流道空间,若干个环向分隔挡板分布在流道空间内,相邻两个环向分隔挡板形成液体流道,在每个液体流道内均设置有两个纵向分隔肋板,纵向分隔肋板将液体流道分隔成冷却水通道和回流液通道,相邻两个液体流道的冷却水通道相连通,相邻两个液体流道的回流液通道相连通,所述冷却水进口与冷却水通道相连通,回流液进口与回流液通道相连通。所述冷却水进口和回流液进口均设置在外侧壁上。位于最外缘液体流道的冷却水通道和回流液通道的容积比为5:1,内侧液体流道的冷却水通道和回流液通道的容积比为其外侧相邻冷却水通道和回流液通道容积比的反比,位于最内侧液体流道的冷却水通道和回流液通道的容积比为1:1。所述喷淋板还包括内环出液装置,所述内环出液装置包括内侧壁以及设置在内侧壁上的内环冷却液出口和内环回流液出口,所述内侧壁设置在上板与下板之间,上板、下板、外侧壁以及内侧壁形成流道空间。所述壳体包括包括外壳、内壳、设置在外壳内侧壁上的第一外肋环、设置在内壳外侧壁的内肋环以及设置在外壳和内壳之间的挡板,在外壳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和回流液进水口,挡板将外壳和内壳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冷却水仓和回流液仓,所述冷却水进水口与冷却水仓相连通,回流液进水口与回流液仓相连通,所述第一外肋环与内肋环从上至下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外肋环和内肋环均呈L形,其横板与外壳或内壳固定连接,竖板固定设置在横板的上方,第一外肋环的横板位于上下两个内肋环的横板之间。在第一外肋环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外肋环,第二外肋环位于外壳的底部,其竖板固定设置在横版的下方。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以及第四挡板,所述回流液进水口位于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之间,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设置有过水口。本技术的积极效果为:本技术在烟道上设置有呈伞状的遮烟板,烟气一部分通过出烟孔导出,经遮烟板向四周充分扩散,另一部分经烟盖遮挡后从烟道底端的出烟口排出,可以将烟气充分扩散在壳体内,换热效果更好。喷淋板可以利用回流液进行喷淋,减少了耗水量。同时回流液与冷却液通过成冷却水通道和回流液通道进行流通,在流通过程中,冷却液可以对回流液进行热交换降温,解决了回流液温度较高带来的热应力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壳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内壳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外壳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外肋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内肋环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喷淋板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液体流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冷却水通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喷头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分水接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顶部的进烟管23、设置在进烟管23下端的烟道40、设置在烟道40侧壁上的出烟孔41以及设置在烟道40外侧壁的遮烟板42,所述遮烟板42呈伞状,在壳体内设置有若干个喷淋板,所述遮烟板42对应设置在喷淋板的下方。在所述烟道40的底端出烟口处设置有第一外肋环25,在进烟管23的上端连接有无叶式吸风装置38,在无叶式吸风装置38的上端设置有集烟管37,集烟管37为渐扩管,小管径侧与无叶式吸风装置38连接;无叶式吸风装置38通过单向阀与进烟管23连接;在所述壳体下方设置有可抽式过滤板44和集水箱45,在集水箱45上设置有出水接管和集水箱排污口46,所述可抽式过滤板44采用动态膜材料。集烟管的设置可提高烟气流速,无叶式吸风装置增加可回收烟气流量的适用范围,出烟孔、遮烟板的设置使得烟气扩散充分与液体充分换热。如附图2-7所示,所示壳体包括外壳14、设置在外壳14内的内壳24、设置在外壳14内侧壁上的第一外肋环25、设置在内壳24外侧壁的内肋环26以及设置在外壳14和内壳24之间的挡板,在外壳14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和回流液进水口15,挡板将外壳14和内壳24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冷却水仓和回流液仓,所述冷却水进水口与冷却水仓相连通,回流液进水口15与回流液仓相连通,所述第一外肋环25与内肋环26从上至下交替设置。在外壳14的顶部设置有进烟管23,在进烟管23的下端连接穿入到内壳24内。所述冷却水进水口包括第一冷却水进水口16、第二冷却水进水口17以及第三冷却水进水口27,所述第一冷却水进水口16位于外壳14的底端并且与回流液进水口15呈90°设置,第二冷却水进水口17位于外壳14的中部并且与回流液进水口15呈180°设置,第三冷却水进水口27位于外壳14的顶部。所述第一外肋环25和内肋环26均呈L形,其横板与外壳14或内壳24固定连接,竖板固定设置在横板的上方,第一外肋环25的横板位于上下两个内肋环26的横板之间。在所述内壳24内从上至下设置有若干个喷淋板,所述内肋环26的数量与喷淋板的数量相对应,并且内肋环26的底板与相对应的喷淋板的底板平齐,内肋环26的竖板的高度大于喷淋板的高度,使保证流体能充满喷淋板。在第一外肋环2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外肋环36,第二外肋环36位于外壳14的底部,其竖板固定设置在横版的下方。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顶部的进烟管(23)、设置在进烟管(23)下端的烟道(40)、设置在烟道(40)侧壁上的出烟孔(41)以及设置在烟道(40)外侧壁的遮烟板(42),所述遮烟板(42)呈伞状,在壳体内设置有若干个喷淋板,所述遮烟板(42)对应设置在喷淋板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顶部的进烟管(23)、设置在进烟管(23)下端的烟道(40)、设置在烟道(40)侧壁上的出烟孔(41)以及设置在烟道(40)外侧壁的遮烟板(42),所述遮烟板(42)呈伞状,在壳体内设置有若干个喷淋板,所述遮烟板(42)对应设置在喷淋板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烟道(40)的底端出烟口处设置有烟盖(43),在进烟管(23)的上端连接有无叶式吸风装置(3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下方设置有可抽式过滤板(44)和集水箱(45),在集水箱(45)上设置有出水接管和集水箱排污口(46)。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14)、内壳(24)、设置在外壳(14)内侧壁上的第一外肋环(25)、设置在内壳(24)外侧壁的内肋环(26)以及设置在外壳(14)和内壳(24)之间的挡板,在外壳(14)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和回流液进水口(15),挡板将外壳(14)和内壳(24)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冷却水仓和回流液仓,所述冷却水进水口与冷却水仓相连通,回流液进水口(15)与回流液仓相连通,所述第一外肋环(25)与内肋环(26)从上至下交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肋环(25)和内肋环(26)均呈L形,其横板与外壳(14)或内壳(24)固定连接,竖板固定设置在横板的上方,第一外肋环(25)的横板位于上下两个内肋环(26)的横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外肋环(2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外肋环(36),第二外肋环(36)位于外壳(14)的底部,其竖板固定设置在横板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政崔海亭耿甜甜黄夏洁刘思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