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口冲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50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创口冲洗装置,包括注射器、进液管、出液管,所述的注射器的前端连接有进液接头,所述的进液接头的后端与注射器连接,所述的进液接头的前端与进液管连接,所述的进液接头的侧壁上设有与出液管连接的开口,所述的进液管的末端连接有穿刺管,所述的进液管上连接有单向阀一,所述的出液管的末端连接有喷液管,所述的出液管上连接有单向阀二。

A kind of wound wa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创口冲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创口冲洗装置。
技术介绍
创口是指外力致皮肤开裂出血,皮下组织与外界相通的伤口。如若不及时处理伤口会导致化脓感染等问题的出现,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健康安全。但是,现有技术中,对创口进行清洗处理时,处理液往往不能顺利有效地作用于创口,导致创口处理效率低,并且伴随着处理液被污染,从而耽误创口治疗时间等问题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创口冲洗装置,可有效地提高创口的处理效率,节约处理时间,同时有效地保护创口,避免创口污染,从而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健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创口冲洗装置,包括注射器、进液管、出液管,所述的注射器的前端连接有进液接头,所述的进液接头的后端与注射器连接,所述的进液接头的前端与进液管连接,所述的进液接头的侧壁上设有与出液管连接的开口,所述的进液管的末端连接有穿刺管,所述的进液管上连接有单向阀一,所述的出液管的末端连接有喷液管,所述的出液管上连接有单向阀二;所述的注射器包括针筒和注射器推杆,所述的注射器推杆包括活塞、中心杆、操作杆,所述的活塞与所述的中心杆的前端形成可转动连接,活塞与中心杆通过轴承连接,活塞内设置一个轴承,活塞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中心杆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的操作杆为一空心管体,所述的中心杆的后端与所述的操作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操作杆的后端连接有操作环,所述的操作杆的前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圈环形的限位环,所述的针筒的后端开口处连接一个限位盖,限位盖中心设有供操作杆穿过的通孔,限位盖能在注射器推杆运动方向上阻止限位环脱出针筒,所述的针筒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握持环,所述的针筒上设有从前至后设置的刻度线,所述的操作杆上设有从后至前设置的刻度线。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限位盖与针筒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穿刺部刺入吊瓶或者药袋里面,此时向后拉动注射器推杆,吊瓶内的药液通过进液管和单向阀一进入针筒内,单向阀一为只能向注射器进液设置,针筒内充满药液后,再向前推动注射器推杆此时药液通过出液管和单向阀二流向喷液管,单向阀二为只能朝向喷液管出液设置,针筒上设有握持环,便于手指的握持,在操作杆上设有操作环,便于拉动活塞及手指握持,上述结构方便了医生的使用;同时活塞与中心杆通过轴承连接,使两者形成灵活的转动连接,这样在操作活塞时就不会使活塞发生转动,或者只会发生前后的移动,保证了注射器抽液、推液工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下参考图1-2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一种创口冲洗装置,包括注射器81、进液管82、出液管83,所述的注射器81的前端连接有进液接头84,所述的进液接头84的后端与注射器81连接,所述的进液接头84的前端与进液管82连接,所述的进液接头84的侧壁上设有与出液管83连接的开口,所述的进液管82的末端连接有穿刺管85,所述的进液管82上连接有单向阀一86,所述的出液管83的末端连接有喷液管89,所述的出液管83上连接有单向阀二87。所述的注射器81包括针筒1和注射器推杆。所述的注射器推杆包括活塞3、中心杆4、操作杆5,所述的活塞3与所述的中心杆4的前端形成可转动连接,活塞3与中心杆4通过轴承6连接,活塞3内设置一个轴承6,活塞3与轴承6的外圈固定连接,中心杆4与轴承6的内圈固定连接,中心杆4的前端设有与轴承6的内圈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连接柱61,所述的操作杆5为一空心管体,所述的中心杆4的后端与所述的操作杆5的前端固定连接,通过推动或拉动操作杆,来驱动活塞前后移动。所述的操作杆5的后端连接有操作环7,所述的操作杆5的前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圈环形的限位环8,所述的针筒1的后端开口处连接一个限位盖9,限位盖9中心设有供操作杆5穿过的通孔,限位盖9能在注射器推杆运动方向上阻止限位环8脱出针筒1,所述的针筒1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握持环10。所述的针筒1上设有从前至后设置的刻度线,所述的操作杆5上设有从后至前设置的刻度线。便于医生可通过前后两个刻度线来读取液体的体积,两个刻度线指示刻度数据相同。其中,所述的限位盖9与针筒1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穿刺部刺入吊瓶或者药袋里面,此时向后拉动注射器推杆,吊瓶内的药液通过进液管和单向阀一进入针筒内,单向阀一为只能向注射器进液设置,针筒内充满药液后,再向前推动注射器推杆此时药液通过出液管和单向阀二流向喷液管,单向阀二为只能朝向喷液管出液设置,针筒上设有握持环,便于手指的握持,在操作杆上设有操作环,便于拉动活塞及手指握持,上述结构方便了医生的使用;同时活塞与中心杆通过轴承连接,使两者形成灵活的转动连接,这样在操作活塞时就不会使活塞发生转动,或者只会发生前后的移动,保证了注射器抽液、推液工作的稳定性。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创口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进液管、出液管,所述的注射器的前端连接有进液接头,所述的进液接头的后端与注射器连接,所述的进液接头的前端与进液管连接,所述的进液接头的侧壁上设有与出液管连接的开口,所述的进液管的末端连接有穿刺管,所述的进液管上连接有单向阀一,所述的出液管的末端连接有喷液管,所述的出液管上连接有单向阀二;所述的注射器包括针筒和注射器推杆,所述的注射器推杆包括活塞、中心杆、操作杆,所述的活塞与所述的中心杆的前端形成可转动连接,活塞与中心杆通过轴承连接,活塞内设置一个轴承,活塞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中心杆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的操作杆为一空心管体,所述的中心杆的后端与所述的操作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操作杆的后端连接有操作环,所述的操作杆的前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圈环形的限位环,所述的针筒的后端开口处连接一个限位盖,限位盖中心设有供操作杆穿过的通孔,限位盖能在注射器推杆运动方向上阻止限位环脱出针筒,所述的针筒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握持环,所述的针筒上设有从前至后设置的刻度线,所述的操作杆上设有从后至前设置的刻度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口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进液管、出液管,所述的注射器的前端连接有进液接头,所述的进液接头的后端与注射器连接,所述的进液接头的前端与进液管连接,所述的进液接头的侧壁上设有与出液管连接的开口,所述的进液管的末端连接有穿刺管,所述的进液管上连接有单向阀一,所述的出液管的末端连接有喷液管,所述的出液管上连接有单向阀二;所述的注射器包括针筒和注射器推杆,所述的注射器推杆包括活塞、中心杆、操作杆,所述的活塞与所述的中心杆的前端形成可转动连接,活塞与中心杆通过轴承连接,活塞内设置一个轴承,活塞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方仑姜越文姜越洋
申请(专利权)人:康莱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