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楼车履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44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爬楼车履带结构,包括:主履带架、拉杆架和移动架三个组成部分,其中,主履带架包括履带支架A和履带支架B,履带支架A包括圆柱片A和圆柱片B,履带支架B包括圆柱片C和圆柱片D,圆柱片A、圆柱片B、圆柱片C和圆柱片D四个结构完全相同,包括长方体的本体,在长方体本体两端设置了圆弧部,在圆柱片A的圆弧部一端设置了圆柱片通孔,在另一端设置了圆柱片连接件,通过圆柱片连接件与爬楼车底盘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爬楼车履带结构,设计紧凑,能够有效实现履带架的折叠,而且安全系数高,履带耐磨性能强,使用寿命长。

Crawler structure of a climbing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爬楼车履带结构
本技术涉及爬楼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爬楼车履带结构。
技术介绍
爬楼车是针对轮椅的一种改进,轮椅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重要代步工具,在没有电梯的楼房里,上下楼出入非常不方便,为此,市场上出现了电动爬楼车,爬楼车主要为履带和星轮两种结构最为普遍,现在履带式的比较普及,履带式爬楼车比较稳,也比较好操作,有了电动爬楼车,老人上下楼再也不费劲了,在爬楼车各个组成部件中,爬楼车履带实现爬楼功能,爬楼车的履带架和履带是最重要的结构,履带直接和斜面硬接触,长期受到磨损,在上下楼过程中,乘坐者一般是老弱病残,履带架的安全性非常重要,现有的履带架设计繁琐,安全系数低,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爬楼车履带结构,实现爬楼车在斜面上如履平地,安全系数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爬楼车履带结构,设计紧凑,使用寿命长,具有很好的耐磨能力,而且安全系数高,履带架折叠方便。所述的一种爬楼车履带结构,包括:主履带架、拉杆架和移动架三个组成部分,其中,主履带架包括履带支架A和履带支架B,履带支架A和履带支架B采用不锈钢板材制作,履带支架A包括圆柱片A和圆柱片B,履带支架B包括圆柱片C和圆柱片D,圆柱片A、圆柱片B、圆柱片C和圆柱片D四个结构完全相同,包括长方体的本体,在长方体本体两端设置了圆弧部。在圆柱片A的圆弧部一端设置了圆柱片通孔,在另一端设置了圆柱片连接件,通过圆柱片连接件与爬楼车底盘连接,在履带支架A和履带支架B之间设置了两个履带支架连接柱,履带支架连接柱采用圆柱体结构,在履带支架A和履带支架B内分别设置了履带,在爬楼车爬楼爬坡过程中,依靠履带和斜面的摩擦,实现爬楼车的上行和下行功能。所述的履带为两层,内层和外层,外层的厚度在0.03mm至0.35mm之间,并在外层设置了弹性体层,弹性体层设置在包围层外端,弹性体层设置了环凸筋A,环凸筋A的粗糙度Ra大于0.4um,内层为橡胶体。在履带支架A的两端设置了圆孔A和圆孔B,圆孔A和圆孔B通过转轴固定了履带转轮,在履带支架B的两端设置了履带转轮,履带转轮采用圆柱体结构,在履带支架A的底部设置了履带电机轴孔A,同样在履带支架B的底部设置了履带电机轴孔B,在履带电机轴孔A和履带电机轴孔B之间设置了旋转轴,旋转轴连接了旋转电机,通过旋转电机的动力带动履带的传动。所述的拉杆架,包括拉杆架支架A和拉杆架支架B,在拉杆架支架A和拉杆架支架B之间设置了拉杆架横架C和拉杆架横架D,拉杆架横架C和拉杆架横架D采用铝管,铝管表面要求光滑,不得有毛刺,钻孔后不得留有垃圾及毛边。拉杆架两端设置了通孔,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拉杆架通孔采用圆形结构,直径为20毫米到60毫米之间。拉杆架一端连接爬楼车靠背,另一端连接了移动架。在履带支架A上设置了履带支架A凹槽,在履带支架B上设置了履带支架B凹槽,在履带支架A凹槽上设置了3个凹块,分别是凹块A、凹块B和凹块C,凹块A、凹块B和凹块C结构相同,凹块A采用半圆形凹腔。移动架包括移动架端头A和移动架端头B,在移动架端头A和移动架端头B之间设置了移动架支撑柱C和移动架支撑柱D,移动架支撑柱C和移动架支撑柱B采用圆柱体结构,并且在移动架支撑柱C端头设置了卡头,在移动架支撑柱D的两端设置了卡头,卡头采用圆柱体凸起,通过卡头在凹块B和凹块C的移动,实现移动架的移动,从而实现主履带架的两个状态,工作状态和收纳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爬楼车履带结构,设计紧凑,能够有效实现履带架的折叠,而且安全系数高,履带耐磨性能强,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爬楼车履带结构所在爬楼车位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爬楼车履带的履带支架整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爬楼车履带的履带支架A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爬楼车履带的拉杆架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爬楼车履带的移动架结构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为履带,2为履带支架A,201为圆柱片A,202为圆柱片B,3为履带支架B,301为圆柱片C,302为圆柱片D,203为圆柱片通孔,204为圆柱片连接件,4为履带转轮,5为拉杆架,501为拉杆架支架A,502为拉杆架支架B,503为拉杆架横架C,504为拉杆架横架D,6为移动架,601为移动架端头A,602为移动架端头B,603为移动架支撑柱C,604为移动架支撑柱D,7为履带支架A凹槽,701为凹块A,702为凹块B,703为凹块C,8为履带支架B凹槽,9履带支架连接柱,10为轮卡槽,11为移动架卡头,12为圆孔A,13为圆孔B,14为履带电机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到图5,本技术实施例包括:述的一种爬楼车履带结构,包括:主履带架、拉杆架和移动架三个组成部分,其中,主履带架包括履带支架A和履带支架B,履带支架A和履带支架B采用不锈钢板材制作,履带支架A包括圆柱片A和圆柱片B,履带支架B包括圆柱片C和圆柱片D,圆柱片A、圆柱片B、圆柱片C和圆柱片D四个结构完全相同,包括长方体的本体,在长方体本体两端设置了圆弧部。在圆柱片A的圆弧部一端设置了圆柱片通孔,在另一端设置了圆柱片连接件,通过圆柱片连接件与爬楼车底盘连接,在履带支架A和履带支架B之间设置了两个履带支架连接柱,履带支架连接柱采用圆柱体结构,在履带支架A和履带支架B内分别设置了履带,在爬楼车爬楼爬坡过程中,依靠履带和斜面的摩擦,实现爬楼车的上行和下行功能。所述的履带为两层,内层和外层,外层的厚度在0.03mm至0.35mm之间,并在外层设置了弹性体层,弹性体层设置在包围层外端,弹性体层设置了环凸筋A,环凸筋A的粗糙度Ra大于0.4um,内层为橡胶体。在履带支架A的两端设置了圆孔A和圆孔B,圆孔A和圆孔B通过转轴固定了履带转轮,在履带支架B的两端设置了履带转轮,履带转轮采用圆柱体结构,在履带支架A的底部设置了履带电机轴孔A,同样在履带支架B的底部设置了履带电机轴孔B,在履带电机轴孔A和履带电机轴孔B之间设置了旋转轴,旋转轴连接了旋转电机,通过旋转电机的动力带动履带的传动。所述的拉杆架,包括拉杆架支架A和拉杆架支架B,在拉杆架支架A和拉杆架支架B之间设置了拉杆架横架C和拉杆架横架D,拉杆架横架C和拉杆架横架D采用铝管,铝管表面要求光滑,不得有毛刺,钻孔后不得留有垃圾及毛边。拉杆架两端设置了通孔,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拉杆架通孔采用圆形结构,直径为20毫米到60毫米之间。拉杆架一端连接爬楼车靠背,另一端连接了移动架。在履带支架A上设置了履带支架A凹槽,在履带支架B上设置了履带支架B凹槽,在履带支架A凹槽上设置了3个凹块,分别是凹块A、凹块B和凹块C,凹块A、凹块B和凹块C结构相同,凹块A采用半圆形凹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爬楼车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履带架、拉杆架和移动架三个组成部分,其中,主履带架包括履带支架A和履带支架B,履带支架A和履带支架B采用不锈钢板材制作,履带支架A包括圆柱片A和圆柱片B,履带支架B包括圆柱片C和圆柱片D,圆柱片A、圆柱片B、圆柱片C和圆柱片D四个结构完全相同,包括长方体的本体,在长方体本体两端设置了圆弧部,在圆柱片A的圆弧部一端设置了圆柱片通孔,在另一端设置了圆柱片连接件,通过圆柱片连接件与爬楼车底盘连接,在履带支架A和履带支架B之间设置了两个履带支架连接柱,履带支架连接柱采用圆柱体结构,在履带支架A和履带支架B内分别设置了履带,履带为两层,内层和外层,外层的厚度在0.03mm至0.35mm之间,并在外层设置了弹性体层,在履带支架A的两端设置了圆孔A和圆孔B,圆孔A和圆孔B通过转轴固定了履带转轮,在履带支架B的两端设置了履带转轮,履带转轮采用圆柱体结构,在履带支架A的底部设置了履带电机轴孔A,同样在履带支架B的底部设置了履带电机轴孔B,在履带电机轴孔A和履带电机轴孔B之间设置了旋转轴,旋转轴连接了旋转电机,拉杆架包括拉杆架支架A和拉杆架支架B,在拉杆架支架A和拉杆架支架B之间设置了拉杆架横架C和拉杆架横架D,拉杆架横架C和拉杆架横架D采用铝管,拉杆架两端设置了通孔,拉杆架一端连接爬楼车靠背,另一端连接了移动架,在履带支架A上设置了履带支架A凹槽,在履带支架B上设置了履带支架B凹槽,在履带支架A凹槽上设置了3个凹块,分别是凹块A、凹块B和凹块C,凹块A、凹块B和凹块C结构相同,凹块A采用半圆形凹腔,移动架包括移动架端头A和移动架端头B,在移动架端头A和移动架端头B之间设置了移动架支撑柱C和移动架支撑柱D,移动架支撑柱C和移动架支撑柱B采用圆柱体结构,并且在移动架支撑柱C端头设置了卡头,在移动架支撑柱D的两端设置了卡头,卡头采用圆柱体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楼车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履带架、拉杆架和移动架三个组成部分,其中,主履带架包括履带支架A和履带支架B,履带支架A和履带支架B采用不锈钢板材制作,履带支架A包括圆柱片A和圆柱片B,履带支架B包括圆柱片C和圆柱片D,圆柱片A、圆柱片B、圆柱片C和圆柱片D四个结构完全相同,包括长方体的本体,在长方体本体两端设置了圆弧部,在圆柱片A的圆弧部一端设置了圆柱片通孔,在另一端设置了圆柱片连接件,通过圆柱片连接件与爬楼车底盘连接,在履带支架A和履带支架B之间设置了两个履带支架连接柱,履带支架连接柱采用圆柱体结构,在履带支架A和履带支架B内分别设置了履带,履带为两层,内层和外层,外层的厚度在0.03mm至0.35mm之间,并在外层设置了弹性体层,在履带支架A的两端设置了圆孔A和圆孔B,圆孔A和圆孔B通过转轴固定了履带转轮,在履带支架B的两端设置了履带转轮,履带转轮采用圆柱体结构,在履带支架A的底部设置了履带电机轴孔A,同样在履带支架B的底部设置了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聚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尔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