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苗木栽培的浇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517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苗木栽培的浇灌系统,涉及园林苗木栽培领域,旨在解决传统苗木移栽运输途中浇灌效果差,成活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包覆于树木土球外部的容纳箱、开设于容纳箱中部的植物腔、设置于容纳箱底部的储水腔、开设于容纳箱侧壁并连通于储水腔与植物腔的补水组件,还包括连接于容纳箱上端的支架、连接于支架的水箱、连接于水箱的出水管、连接于出水管的滴灌组件,所述滴灌组件设置于支架且位于水箱下方,所述支架设置有用于调节滴灌组件出水量的调节组件,所述水箱内设置有用于对水箱内增压的增压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苗木栽培的浇灌系统,具有浇灌效果好,苗木成活率高的优点。

A irrigation system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苗木栽培的浇灌系统
本技术涉及苗木移栽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苗木栽培的浇灌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苗木移栽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在取苗时一同取出苗木根部的部分土壤,运至栽种地点后直接将苗木根部和根部带土放置于提前开挖好的树坑中,填土浇水后等待苗木成活,少数以使用纱布或草绳包裹带土的方式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但是这种移栽方式中,不包裹带土会导致运输中带土脱落,影响成活率,用草绳、纱布包裹能防止带土脱落,但是对于苗木的长途运输过程中,当路途遥远时,苗木需要在途中停留较长时间,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苗木的浇灌问题就比较重要,但是现有技术中通常存在浇灌效果差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苗木栽培的浇灌系统,具有苗木移栽运输过程中灌溉效果好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苗木栽培的浇灌系统,包括包覆于树木土球外部的容纳箱、开设于容纳箱中部的植物腔、设置于容纳箱底部的储水腔、开设于容纳箱侧壁并连通于储水腔与植物腔的补水组件,还包括连接于容纳箱上端的支架、连接于支架的水箱、连接于水箱的出水管、连接于出水管的滴灌组件,所述滴灌组件设置于支架且位于水箱下方,所述支架设置有用于调节滴灌组件出水量的调节组件,所述水箱内设置有用于对水箱内增压的增压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植物的土球盛放在植物腔内,对土球上表面浇水,使得水能够慢慢渗透进入到土球内,从而对植物进行水分补充,随着渗透作用的持续,多余的水会继续向下渗透进入到储水腔内进行储存,在植物的长途运输过程中,储水腔内的水经过补水组件向上回渗到容纳腔侧壁,经容纳腔内壁实现对植物腔内土球的缓慢供水,保证土球的湿润,并且由于补水点分布在土球的侧壁上,从而可以实现供水的均匀性,进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将植物放置在植物腔内后,运输时在水箱内装入水,通过增压组件对水箱内施加压力,从而将水箱内的水向下压出,通过出水管以及滴灌组件将水浇灌到植物根部,实现持续且缓慢的供水,并且通过调节组件可以实现滴灌组件出水量的调节,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调节出水量,避免在不需要的时候对植物过多的浇水,达到节水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补水组件包括开设于容纳腔侧壁的补水腔,所述补水腔下端连通于储水腔,所述容纳箱内壁开设有用于连通补水腔的补水孔,所述补水腔内填充有输水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水组件的下端伸入储水腔,多余的水储存在储水腔内后,在毛细作用下经输水组件向上传输到容纳箱侧壁内,经补水孔向植物腔内渗透补充,达到从土球的侧壁向内缓慢释放水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水组件包括纵向穿设于补水腔内的补水管、穿设于补水管内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包括空心圆管状的塑料管、穿设于塑料管内的吸水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水腔内的水经吸水线向上传递,并且填充在补水腔内,经开设在容纳箱内壁的补水孔向土球侧壁释放,达到侧壁补水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增压组件包括设置于水箱内且呈柔性的储水袋,所述储水袋设置有用于进水且保持密封的进水组件,所述储水袋底部连接于出水管,所述储水袋上方设置有压力块,所述压力块横截面积与水箱内腔横截面积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储水袋中装满水时,在压力块的重力作用下对储水袋形成向下的挤压力,从而将储水袋中的水经出水管压出,在滴灌组件内形成压力并使得水流出,随着储水袋中水的减少,压力块逐渐向下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滴灌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架的内管、沿内管的轴向均等开设于内管侧壁的内孔、套设于内管外部的外管、沿外管轴向开设于外管侧壁的外孔,所述外孔与内孔交错开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水袋中的水经出水管进入到内管中,经内孔进入到内管与外管的缝隙中,最后经外孔向外滴落到土球上,实现对植物的滴灌,并且由于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较小,水流出时需要一定的压力,并且流出速度较慢,出水量较小,从而一定程度上节约水资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外管与内管之间的控水组件,所述支架设置有用于驱动外管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外管实现转动,从而带动控水组件转动,实现对出水量的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水组件包括设置于外管内壁且位于相邻两外孔之间位置的呈半圆环形的第一控水环,所述内管外壁且位于相邻两内孔之间的位置连接有呈半圆环形的第二控水环,所述第一控水环与第二控水环沿轴向呈交错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控水环与第二控水环交错设置,并且转动外管时,第一控水环与第二控水环的侧壁可以实现抵接,这样内管中的水经内孔向外流出,当第一控水环与第二控水环转动至完全贴合时,此时出水量最大,当第一控水环与第二控水环转动至完全不贴合时,出水量最小,从而通过转动外管,实现对出水量的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架的电机、连接于电机输出轴的主动齿轮、连接于外管外壁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出水量时,电机启动并带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外管转动,实现对外管的驱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使用时将植物的土球盛放在植物腔内,对土球上表面浇水,使得水能够慢慢渗透进入到土球内,从而对植物进行水分补充,随着渗透作用的持续,多余的水会继续向下渗透进入到储水腔内进行储存,在植物的长途运输过程中,储水腔内的水经过补水组件向上回渗到容纳腔侧壁,经容纳腔内壁实现对植物腔内土球的缓慢供水,保证土球的湿润,并且由于补水点分布在土球的侧壁上,从而可以实现供水的均匀性,进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将植物放置在植物腔内后,运输时在水箱内装入水,通过增压组件对水箱内施加压力,从而将水箱内的水向下压出,通过出水管以及滴灌组件将水浇灌到植物根部,实现持续且缓慢的供水,并且通过调节组件可以实现滴灌组件出水量的调节,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调节出水量,避免在不需要的时候对植物过多的浇水,达到节水的效果;2.输水组件的下端伸入储水腔,多余的水储存在储水腔内后,在毛细作用下经输水组件向上传输到容纳箱侧壁内,经补水孔向植物腔内渗透补充,达到从土球的侧壁向内缓慢释放水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信息型容纳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布水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输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滴灌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滴灌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容纳箱;2、植物腔;3、储水腔;4、补水组件;5、保水组件;6、支撑笼;7、补水腔;9、补水孔;10、输水组件;11、补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苗木栽培的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覆于树木土球外部的容纳箱(1)、开设于容纳箱(1)中部的植物腔(2)、设置于容纳箱(1)底部的储水腔(3)、开设于容纳箱(1)侧壁并连通于储水腔(3)与植物腔(2)的补水组件(4),还包括连接于容纳箱(1)上端的支架(20)、连接于支架(20)的水箱(21)、连接于水箱(21)的出水管(22)、连接于出水管(22)的滴灌组件(23),所述滴灌组件(23)设置于支架(20)且位于水箱(21)下方,所述支架(20)设置有用于调节滴灌组件(23)出水量的调节组件(24),所述水箱(21)内设置有用于对水箱(21)内增压的增压组件(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苗木栽培的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覆于树木土球外部的容纳箱(1)、开设于容纳箱(1)中部的植物腔(2)、设置于容纳箱(1)底部的储水腔(3)、开设于容纳箱(1)侧壁并连通于储水腔(3)与植物腔(2)的补水组件(4),还包括连接于容纳箱(1)上端的支架(20)、连接于支架(20)的水箱(21)、连接于水箱(21)的出水管(22)、连接于出水管(22)的滴灌组件(23),所述滴灌组件(23)设置于支架(20)且位于水箱(21)下方,所述支架(20)设置有用于调节滴灌组件(23)出水量的调节组件(24),所述水箱(21)内设置有用于对水箱(21)内增压的增压组件(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苗木栽培的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组件(4)包括开设于容纳腔侧壁的补水腔(7),所述补水腔(7)下端连通于储水腔(3),所述容纳箱(1)内壁开设有用于连通补水腔(7)的补水孔(9),所述补水腔(7)内填充有输水组件(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苗木栽培的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组件(10)包括纵向穿设于补水腔(7)内的补水管(11)、穿设于补水管(11)内的毛细管(12),所述毛细管(12)包括空心圆管状的塑料管(13)、穿设于塑料管(13)内的吸水线(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苗木栽培的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组件(25)包括设置于水箱(21)内且呈柔性的储水袋(26),所述储水袋(26)设置有用于进水且保持密封的进水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禹乔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