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顶绿化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15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顶绿化种植装置,包括至少两条植培柱,任意两条所述植培柱之间连接有通水管,所述植培柱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筒、设置于所述直筒底端的底盖、设置于所述直筒顶端的顶盖、设置于所述底盖底面的支撑座,所述直筒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通道,所述直筒的外壁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种植格,所述直筒的外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主管道,所述通水管与所述主管道相互连通,所述直筒的外壁对应所述种植格旁侧的位置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相互连通,所述分流管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种植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搭接而成的棚架结构稳固,抗风压能力强,不易吹倒,并且可立体种植,实用性更高。

A green planting device on the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顶绿化种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楼顶绿化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在楼顶绿化种植中,很多人会搭棚种植,方便种植一些爬藤植物,并且提高楼顶绿化的观赏性,但传统的棚架通常为一些竹木、铁管等搭成,材质不够坚固,自身重量较轻,使得搭接起来的整个棚架结构不够稳固,如天气状况较差时,容易被吹散,并且楼顶相比地面风较大,轻质材料容易被风直接卷走,掉落到地上会出现伤人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一种楼顶绿化种植装置,搭成的棚架结构稳固,实用性、安全性更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楼顶绿化种植装置,包括至少两条植培柱,任意两条所述植培柱之间连接有通水管,任意两条所述植培柱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植培柱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筒、设置于所述直筒底端的底盖、设置于所述直筒顶端的顶盖、设置于所述底盖底面的支撑座,所述直筒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通道,所述直筒的外壁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种植格,所述直筒的外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主管道,所述通水管与所述主管道相互连通,所述直筒的外壁对应所述种植格旁侧的位置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相互连通,所述分流管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种植格。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筒的外壁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盲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盲孔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种植格包括设置于所述直筒外壁的收纳格,所述直筒外壁对应所述收纳格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收纳格的顶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贯穿通道相互连通,所述分流管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开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盖为开口向上的圆锥面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盖的表面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出泥口,所述出泥口内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底盖为可拆卸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盖的底面通过滑轨滑槽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座的方向来回运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管与所述主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楼顶绿化种植装置,包括至少两条植培柱,植培柱既作为棚架的支撑立柱,也可用于种植植物,任意两条植培柱之间连接有通水管、连接杆,通水管与各条植培柱上的主管道连通,形成供水网,通水管也可作为棚架的一部分,连接杆主要用于作为棚架的主要连接受力部件,将植培柱之间连接起来,形成棚架结构,植培柱在安装时,先将支撑座固定在地面,再将底盖、直筒组装到支撑座上,然后在直筒的顶端向贯穿通道内添加泥土,最后将顶盖安装至直筒上,即组装成一个立柱的结构,作为搭接棚架的立柱,此立柱结构由于加入泥土,增加了自身的重力,抗风压能力更强,避免了被风卷走并吹落至地面的危险,并且可在种植格内种植植物,尤其方便爬藤植物的种植,种植格内的植物从直筒内的泥土汲取养分,通过主管道往分流管输送水,分流管的水输出时直接流向收纳格内,对种植格内的植物进行灌溉,并且输送水的管道布置在直筒外,避免了泥土会堵塞管道的问题,因此,整体结构不仅提高了棚架结构的稳定性,还实现了立体种植,将灌溉的水管系统也结合于一体,实用性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直筒、2-底盖、3-顶盖、4-支撑座、5-收纳格、6-通孔、7-主管道、8-分流管、9-密封盖、10-支撑柱、11-盲孔、12-通水管、13-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一种楼顶绿化种植装置,包括至少两条植培柱,任意两条所述植培柱之间连接有通水管12,任意两条所述植培柱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植培柱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筒1、设置于所述直筒1底端的底盖2、设置于所述直筒1顶端的顶盖3、设置于所述底盖2底面的支撑座4,所述直筒1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通道,所述直筒1的外壁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种植格,所述直筒1的外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主管道7,所述通水管12与所述主管道7相互连通,所述直筒1的外壁对应所述种植格旁侧的位置设置有分流管8,所述分流管8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7相互连通,所述分流管8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种植格。由上述可知,本技术提供一种楼顶绿化种植装置,包括至少两条植培柱,植培柱既作为棚架的支撑立柱,也可用于种植植物,任意两条植培柱之间连接有通水管12、连接杆13,通水管12与各条植培柱上的主管道7连通,形成供水网,通水管12也可作为棚架的一部分,连接杆13主要用于作为棚架的主要连接受力部件,将植培柱之间连接起来,形成棚架结构,植培柱在安装时,先将支撑座4固定在地面,再将底盖2、直筒1组装到支撑座4上,然后在直筒1的顶端向贯穿通道内添加泥土,最后将顶盖3安装至直筒1上,即组装成一个立柱的结构,作为搭接棚架的立柱,此立柱结构由于加入泥土,增加了自身的重力,抗风压能力更强,避免了被风卷走并吹落至地面的危险,并且可在种植格内种植植物,尤其方便爬藤植物的种植,种植格内的植物从直筒1内的泥土汲取养分,通过主管道7往分流管8输送水,分流管8的水输出时直接流向收纳格5内,对种植格内的植物进行灌溉,并且输送水的管道布置在直筒1外,避免了泥土会堵塞管道的问题,因此,整体结构不仅提高了棚架结构的稳定性,还实现了立体种植,将灌溉的水管系统也结合于一体,实用性更高。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直筒1的外壁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盲孔11,所述连接杆13的一端插入所述盲孔11内,连接杆13插入到盲孔11内即可安装到植培柱上,拆装非常方便。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种植格包括设置于所述直筒1外壁的收纳格5,所述直筒1外壁对应所述收纳格5的位置设置有通孔6,所述收纳格5的顶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所述通孔6与所述贯穿通道相互连通,所述分流管8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开口,在收纳格5内可种植植物,尤其方便爬藤植物的种植,收纳格5内的植物从直筒1内的泥土汲取养分,收纳格5开口向上,便于植物的往上生长。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盖2为开口向上的圆锥面结构,泥土的重力压在底盖2上,底盖2通过斜面的引导更好地将压力传递至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顶绿化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条植培柱,任意两条所述植培柱之间连接有通水管(12),任意两条所述植培柱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植培柱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筒(1)、设置于所述直筒(1)底端的底盖(2)、设置于所述直筒(1)顶端的顶盖(3)、设置于所述底盖(2)底面的支撑座(4),所述直筒(1)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通道,所述直筒(1)的外壁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种植格,所述直筒(1)的外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主管道(7),所述通水管(12)与所述主管道(7)相互连通,所述直筒(1)的外壁对应所述种植格旁侧的位置设置有分流管(8),所述分流管(8)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7)相互连通,所述分流管(8)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种植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顶绿化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条植培柱,任意两条所述植培柱之间连接有通水管(12),任意两条所述植培柱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植培柱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筒(1)、设置于所述直筒(1)底端的底盖(2)、设置于所述直筒(1)顶端的顶盖(3)、设置于所述底盖(2)底面的支撑座(4),所述直筒(1)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通道,所述直筒(1)的外壁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种植格,所述直筒(1)的外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主管道(7),所述通水管(12)与所述主管道(7)相互连通,所述直筒(1)的外壁对应所述种植格旁侧的位置设置有分流管(8),所述分流管(8)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7)相互连通,所述分流管(8)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种植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顶绿化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筒(1)的外壁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盲孔(11),所述连接杆(13)的一端插入所述盲孔(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顶绿化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小群江先陆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草绿毯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