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和恒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5104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和恒光系统,其中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包括一匀光部、一汇光部以及一感测芯片,所述汇光部形成一汇光光路,所述匀光部和所述感测芯片的感测面分别被保持在所述汇光光路。所述匀光部被设置在物体的反射光线穿过时被进行匀光处理,以形成一待检测光线,所述汇光部被设置能够汇聚所述待检测光线至所述汇光光路,所述感测芯片的所述感测面接收被所述汇光部汇聚至所述汇光光路的所述待检测光线,和所述感测芯片通过检测所述待检测光线的方式检测一使用环境的光强度。

Ambient light intensity detector and constant ligh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和恒光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环境光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和恒光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智能灯具被广泛地应用,其中现有的该智能灯具包括一处理器系统、至少一光线传感器以及至少一灯具,每个该光线传感器和每个该灯具分别被连接于该处理器系统,其中每个该光线传感器分别被配置一电位器,以在安装该智能灯具于一个使用环境时,通过该电位器调整该光线传感器的感测值。该光线传感器的感测值与用户期望的该使用环境的光线亮度有关。例如,若该使用环境的光线亮度低于该光线传感器的感测值,则该光线传感器生成一个感测信号,该处理器系统能够接收该感测信号和在后续控制该灯具的状态,例如该处理器系统能够控制该灯具开启或者调整该灯具的亮度,以使该使用环境的光线亮度满足用户的期望。虽然,现有的该智能灯具给用户带来了便利,但其仍然存在诸多的缺陷。首先,该光线传感器通过接收保持在该使用环境的物体的反射光线的方式检测该使用环境的光线亮度,这导致该光线传感器容易受到保持在该使用环境的物体的表面反射率的影响而使检测结果与真实环境不匹配。具体地说,保持在该使用环境的物体的类型多种多样,例如,若该使用环境是办公环境时,物体可以是办公桌、办公桌上放置的A4纸、键盘、手机屏幕等,其中办公桌的表面、A4纸的表面、键盘的表面和手机屏幕的表面受其材质和颜色的影响而具有不同的反射率,在该使用环境的光线亮度维持不变的情况下,该光线传感器分别接收到该办公桌的表面、该A4纸的表面、该键盘的表面和该手机表面的表面的反射光线而得到的检测结果均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显然,现有的该智能灯具的该光线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容易受到该使用环境中存在的物体的干扰。其次,该智能灯具的该光线传感器的感测值是被该电位器调整的,而该电位器的核心是一个滑动变阻器,其通过调整电阻体和可移动电刷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调整该光线传感器的感测值,这种方式导致该光线传感器的感测值存在误差。具体地说,即便是该电位器的本次档位被调整到与上次档位一致,而实际上该光线传感器在本次档位时的感测值与上次档位时的感测值仍然存在差异。若该智能灯具仅被配置一个该光线传感器,该电位器的误差对于该智能灯具的影响比较小,而若该智能灯具需要被配置多个该光线传感器时,由于该电位器的误差的原因导致多个该光线传感器的感测值无法被统一,进而导致该使用环境的真实光线亮度无法被该智能灯具准确地获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和恒光系统,其中保持在所述使用环境的物体的表面反射率对于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的检测结果产生的不良影响能够被减弱,以有利于提高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和恒光系统,其中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通过虚化保持在所述使用环境的物体的反射光线的方式,减弱物体的表面反射率对于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和恒光系统,其中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可以提供多个预设控制位,多个预设控制位分别与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的一感测芯片的每个感测值一一对应。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和恒光系统,其中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可以提供多个预设控制位,以有利于多个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的感测值被统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和恒光系统,其中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的检测范围能够根据所述使用环境的实际状态被调整,以提高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的适用性。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和恒光系统,其中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提供一匀光部和一汇光部,所述汇光部形成一汇光光路,所述匀光部和所述感测芯片的感测面分别被保持在所述汇光光路,其中所述匀光部被设置在物体的反射光线穿过时失去方向性,所述汇光部被设置能够汇聚物体的反射光线至所述汇光光路。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和恒光系统,其中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在检测所述使用环境的光强度时,首先允许物体的反射光线穿过所述匀光部而失去方向性,以形成待检测光线,其次所述汇光部汇聚所述待检测光线至所述汇光光路,以被所述感测芯片的感测面接收,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减弱保持在所述使用环境的物体的表面反射率对于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的检测结果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和恒光系统,其中所述汇光部和所述感测芯片之间的间距能够被调节,以调整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的检测范围,从而使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适用多种所述使用环境。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和恒光系统,其中所述汇光部具有一中轴线,所述汇光部被设置能够无差别地汇聚所述中轴线四周的所述待检测光线至所述汇光光路。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和恒光系统,其中所述匀光部被设置能够无差别地对所述中轴线四周的物体的反射光线进行匀光处理,以形成所述待检测光线。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和恒光系统,其中所述感测芯片被设置使所述感测芯片的所述感测面垂直于所述汇光部的所述中轴线,从而在所述汇光部汇聚所述待检测光线至所述汇光光路后,所述感测芯片的所述感测面能够直接接收所述待检测光线。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和恒光系统,其中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提供一光转向部,所述光转向部能够改变所述待检测光线的辐射方向,以在后续被所述感测芯片的所述感测面接收。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和恒光系统,其中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提供一外壳,所述外壳界定一检测环境,其中所述感测芯片在所述检测环境内接收所述待检测光线,和对所述使用环境的光强度进行检测,以避免外界光线的直射对于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的检测结果的干扰。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和恒光系统,其中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提供一控制器,所述感测芯片被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可以具有多个预设控制位,所述控制器的多个预设控制位与所述感测芯片的每个感测值一一对应。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通过所述控制器提供多个所述预设控制位的方式能够方便地统一多个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的感测值。依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环境光强度控制器,其包括:一匀光部,其中所述匀光部被设置在物体的反射光线穿过时被进行匀光处理,以形成一待检测光线;一汇光部,其中所述汇光部形成一汇光光路,所述匀光部被保持在所述汇光光路,其中所述汇光部被设置能够汇聚所述待检测光线至所述汇光光路;以及一感测芯片,其中所述感测芯片具有一感测面,所述感测芯片的所述感测面被保持在所述汇光光路,以允许被汇聚至所述汇光光路的所述待检测光线被所述感测芯片的所述感测面接收。依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恒光系统,其包括:一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具有多个预设控制位;至少一灯具,其中所述灯具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匀光部,其中所述匀光部被设置在物体的反射光线穿过时被进行匀光处理,以形成一待检测光线;/n一汇光部,其中所述汇光部形成一汇光光路,所述匀光部被保持在所述汇光光路,其中所述汇光部被设置能够汇聚所述待检测光线至所述汇光光路;以及/n一感测芯片,其中所述感测芯片具有一感测面,所述感测芯片的所述感测面被保持在所述汇光光路,以允许被汇聚至所述汇光光路的所述待检测光线被所述感测芯片的所述感测面接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匀光部,其中所述匀光部被设置在物体的反射光线穿过时被进行匀光处理,以形成一待检测光线;
一汇光部,其中所述汇光部形成一汇光光路,所述匀光部被保持在所述汇光光路,其中所述汇光部被设置能够汇聚所述待检测光线至所述汇光光路;以及
一感测芯片,其中所述感测芯片具有一感测面,所述感测芯片的所述感测面被保持在所述汇光光路,以允许被汇聚至所述汇光光路的所述待检测光线被所述感测芯片的所述感测面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匀光部具有一入射面和对应于所述入射面的一出射面,其中所述汇光部具有一入光面和对应于所述入光面的一出光面,其中所述匀光部以所述匀光部的所述出射面朝向所述汇光部的所述入光面的方式被保持在所述汇光光路,其中所述感测芯片的所述感测面朝向所述汇光部的所述出光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匀光部具有一入射面和对应于所述入射面的一出射面,其中所述汇光部具有一入光面和对应于所述入光面的一出光面,其中所述匀光部以所述匀光部的所述出射面朝向所述汇光部的所述入光面的方式被保持在所述汇光光路,其中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进一步包括一光转向部,所述汇光部的所述出光面和所述感测芯片的所述感测面分别朝向所述光转向部,所述光转向部被设置能够使所述汇光部汇聚的所述待检测光线在转向后被所述感测芯片的所述感测面接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匀光部具有一入射面和对应于所述入射面的一出射面,其中所述汇光部具有一内凹的汇光反射面,其中所述匀光部以所述匀光部的所述出射面朝向所述汇光部的所述汇光反射面的方式被保持在所述汇光光路,其中所述感测芯片被保持在所述匀光部和所述汇光部之间,并且所述感测芯片的所述感测面朝向所述汇光部的所述汇光反射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感测芯片的所述感测面和所述汇光部的所述出光面之间的间距被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光转向部具有一反射面,所述汇光部的所述出光面和所述感测芯片的所述感测面分别朝向所述光转向部的所述反射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光转向部被设置为棱镜和平面反射镜中的一个或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汇光部具有一中轴线,其中所述汇光部在厚度方向的任一位置的截面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所述汇光部的所述中轴线。


9.根据权利要求2、3、5、6或7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汇光部具有一中轴线,其中所述汇光部在厚度方向的任一位置的截面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所述汇光部的所述中轴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匀光部在厚度方向的任一位置的界面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所述汇光部的所述中轴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匀光部在厚度方向的任一位置的界面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所述汇光部的所述中轴线。


12.根据权利要求2、3、5、6或7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具有一间隙,所述间隙形成于所述匀光部的所述出射面和所述汇光部的所述入光面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具有一间隙,所述间隙形成于所述匀光部的所述出射面和所述汇光部的所述入光面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2、3、5、6或7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匀光部的所述出射面和所述汇光部的所述入光面被相互贴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汇光部是一菲涅尔透镜。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汇光部是一菲涅尔透镜。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汇光部是一聚光透镜或者聚光透镜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进一步包括一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具有多个预设控制位,其中所述感测芯片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并且所述控制器的每个所述预设控制位和所述感测芯片的每个感测值一一对应。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设置以无级调节的方式而使得所述预设控制位的数量不受限制,并使得所述预设控制位与相应的所述感测值呈函数关系一一对应。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进一步包括一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具有多个预设控制位,其中所述感测芯片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并且所述控制器的每个所述预设控制位和所述感测芯片的每个感测值一一对应。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设置以无级调节的方式而使得所述预设控制位的数量不受限制,并使得所述预设控制位与相应的所述感测值呈函数关系一一对应。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进一步包括一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具有多个预设控制位,其中所述感测芯片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并且所述控制器的每个所述预设控制位和所述感测芯片的每个感测值一一对应。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设置以无级调节的方式而使得所述预设控制位的数量不受限制,并使得所述预设控制位与相应的所述感测值呈函数关系一一对应。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器,进一步包括一外壳,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低端、对应于所述低端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高迪邹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