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能互补矿井供热管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488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供热管网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多能互补矿井供热管网系统,包括蓄能水箱、供热装置组和用能装置组,所述供热装置组和用能装置组均通过管道与所述蓄能水箱连通;所述供热装置组和用能装置组与所述蓄能水箱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热水循环泵,所述供热装置组包括瓦斯真空泵热回收机组、瓦斯真空泵热交换器、压风机热回收机组、压风机热交换器、洗浴废水余热回收池、洗浴废水余热回收热泵、矿井水水源热泵、矿井水水池及矿井水抽排水泵、乏风取热装置、乏风源热泵机组、空气源热泵和辅助电加热装置;所述用能装置包括采暖末端、空气加热机组、洗浴热水加热装置和洗浴热水蓄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供热稳定可靠,可以实现煤矿节能减排。

A multi energy complementary mine heating pipe network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能互补矿井供热管网系统
本技术涉及供热管网应用
,具体涉及用于煤矿的一种多能互补供热管网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供热水管网系统通常有一个热源,特别是在煤矿中,原来往往采用燃煤锅炉作为热源,根据国家和地方环保政策,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除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锅炉(含煤粉锅炉),因此需要采用清洁能源替代原有的燃煤锅炉。在使用清洁能源替代原有的锅炉后,原供热水管网系统常常因为温差和流量问题,难以满足系统中部分热能用户的供暖需求。另外,现有的供热水管网系统不具备一个开放的供热水管路和回水管路,导致系统外多余的热源无法进入到供热系统中而加以合理的运用,由此会造成大大的能源浪费与投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煤矿燃煤锅炉作为热源的供热管网在清洁能源替代后不能完全满足热能用户的供暖及供热管网方式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能互补矿井供热管网系统,以实现整个供热管网的各个用户的供暖稳定可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能互补矿井供热管网系统,包括蓄能水箱、供热装置组和用能装置组,所述供热装置组和用能装置组均通过管道与所述蓄能水箱连通;所述供热装置组和用能装置组与所述蓄能水箱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热水循环泵,所述供热装置组包括瓦斯真空泵热回收机组、瓦斯真空泵热交换器、压风机热回收机组、压风机热交换器、洗浴废水余热回收池、洗浴废水余热回收热泵、矿井水水源热泵、矿井水水池及矿井水抽排水泵、乏风取热装置、乏风源热泵机组、空气源热泵和辅助电加热装置;所述瓦斯真空泵热回收机组用于从瓦斯真空泵的冷却水中提取热量并通过瓦斯真空泵热交换器将热量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所述压风机热回收机组用于从压风中提取热量并通过所述压风机热交换器将热量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所述洗浴废水余热回收热泵用于从所述洗浴废水余热回收池内的废水内提取热量并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所述矿井水水源热泵用于从矿井水中提取热量并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所述空气源热泵用于从空气中提取热量并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乏风源热泵机组用于将乏风取热装置从乏风中提取的热量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所述用能装置包括采暖末端、空气加热机组、洗浴热水加热装置和洗浴热水蓄水箱;所述采暖末端和空气加热机组通过管道与所述蓄能水箱连接,用于从所述蓄能水箱内的热水内获取热量,所述洗浴热水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洗浴热水蓄水箱与蓄能水箱之间,用于将蓄能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后输送到所述洗浴热水蓄水箱。所述的一种多能互补矿井供热管网系统,还包括软化水装置和定压补水装置,外接水源通过软化水装置进行软化后,通过定压补水装置输送到所述供热管网。所述的一种多能互补矿井供热管网系统,还包括辅助电加热装置,所述辅助电加热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蓄能水箱,用于对所述蓄能水箱内的水进行辅助电加热。所述供热装置组和用能装置组与所述蓄能水箱之间的管道为环形管网或供回水同时布管非环形管网。所述瓦斯真空泵热回收机组的热输出端与瓦斯真空泵热交换器的换热端连接,所述瓦斯真空泵热交换器的热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蓄能水箱连通,所述压风机热回收机组的热输出端与所述压风机热交换器的换热端连接,所述压风机热交换器的热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蓄能水箱连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煤矿燃煤锅炉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或新建清洁能源供热系统使用过程中,并联多个热源产生的热水可通过串联有循环水泵的管路输送到供热水管路中,同时为每个热源提供热水,从而保证各用热装置能够从公共的供热水管路上得到稳定可靠的供热。因此,本技术的一种多能互补矿井供热管网系统,可以提供一种对整个供热管网的各个用户的供暖稳定可靠供能。可通过开放的供热管路和回水管路灵活引入或运用管网中各种热源,可以根据矿井各用热负荷变化情况选择投入运行供热设备的型式和数量,还可以利用蓄能水箱进行储热,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此外,本技术还可以合理配置供热管网的供热容量,降低总供热设备初投资,实现煤矿节能减排,节省运行费用。本技术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环境污染,节能环保,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能互补矿井供热管网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软化水装置,2为定压补水装置,3为热水循环泵,4为采暖末端,5为瓦斯真空泵热交换器,6为瓦斯真空泵热回收机组,7为压风机热回收机组,8为压风机热交换器,9为洗浴废水余热回收热泵,10为洗浴废水余热回收池,11为空气加热机组,12为洗浴热水加热装置,13为洗浴热水蓄热水箱,14为蓄能水箱,15为辅助电加热装置,16为空气源热泵,17为矿井水抽排水泵,18为矿井水水池,19为矿井水水源热泵,20为乏风取热装置,21为乏风源热泵机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能互补矿井供热管网系统,包括蓄能水箱14、供热装置组和用能装置组,所述供热装置组和用能装置组均通过管道与所述蓄能水箱14连通,所述供热装置组和用能装置组与所述蓄能水箱14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热水循环泵3,热水循环泵3将蓄能水箱14内的水输出到供热装置组内吸收热量,同时将蓄能水箱14内吸收了热量后的水输出到用能装置组,在用能装置组内输出热水供终端使用。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供热装置组包括瓦斯真空泵热回收机组6、瓦斯真空泵热交换器5、压风机热回收机组7、压风机热交换器8、洗浴废水余热回收池10、洗浴废水余热回收热泵9、矿井水水源热泵19、矿井水水池18及矿井水抽排水泵17、乏风取热装置20、乏风源热泵机组21、空气源热泵16和辅助电加热装置15;所述瓦斯真空泵热回收机组6用于从瓦斯水环真空泵冷却水中提取热量并通过瓦斯真空泵热交换器5将热量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14;所述压风机热回收机组7用于从压风中提取热量并通过所述压风机热交换器8将热量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14;所述洗浴废水余热回收热泵9用于从所述洗浴废水余热回收池10内的废水内提取热量并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14;所述矿井水水源热泵19用于从矿井水中提取热量并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14;所述空气源热泵用于从空气中提取热量并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14;乏风源热泵机组21用于将乏风取热装置20从乏风中提取的热量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14。其中,瓦斯真空泵热回收机组6、压风机热回收机组7、洗浴废水余热回收热泵9、矿井水水源热泵19、乏风源热泵机组21、空气源热泵16和辅助电加热装置15均可以独立可靠运行,因此,本实施例中,供热装置组可以提供一种对整个供热管网的各个用户的供暖稳定可靠更灵活的各种能源多能互补供能方式,对蓄能水箱的水加热进行储热。此外,可以根据矿井各用热负荷变化情况选择投入运行供热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能互补矿井供热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能水箱(14)、供热装置组和用能装置组,所述供热装置组和用能装置组均通过管道与所述蓄能水箱(14)连通;所述供热装置组和用能装置组与所述蓄能水箱(14)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热水循环泵(3),所述供热装置组包括瓦斯真空泵热回收机组(6)、瓦斯真空泵热交换器(5)、压风机热回收机组(7)、压风机热交换器(8)、洗浴废水余热回收池(10)、洗浴废水余热回收热泵(9)、矿井水水源热泵(19)、矿井水水池(18)及矿井水抽排水泵(17)、乏风取热装置(20)、乏风源热泵机组(21)、空气源热泵(16)和辅助电加热装置(15);所述瓦斯真空泵热回收机组(6)用于从瓦斯真空泵的冷却水中提取热量并通过瓦斯真空泵热交换器(5)将热量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14);所述压风机热回收机组(7)用于从压风中提取热量并通过所述压风机热交换器(8)将热量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14);所述洗浴废水余热回收热泵(9)用于从所述洗浴废水余热回收池(10)内的废水内提取热量并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14);所述矿井水水源热泵(19)用于从矿井水中提取热量并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14);所述空气源热泵用于从空气中提取热量并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14);乏风源热泵机组(21)用于将乏风取热装置(20)从乏风中提取的热量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14);/n所述用能装置包括采暖末端(4)、空气加热机组(11)、洗浴热水加热装置(12)和洗浴热水蓄水箱(13);所述采暖末端(4)和空气加热机组通过管道与所述蓄能水箱(14)连接,用于从所述蓄能水箱(14)内的热水内获取热量,所述洗浴热水加热装置(12)设置在所述洗浴热水蓄水箱(13)与蓄能水箱(14)之间,用于将蓄能水箱(14)内的水进行加热后输送到所述洗浴热水蓄水箱(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能互补矿井供热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能水箱(14)、供热装置组和用能装置组,所述供热装置组和用能装置组均通过管道与所述蓄能水箱(14)连通;所述供热装置组和用能装置组与所述蓄能水箱(14)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热水循环泵(3),所述供热装置组包括瓦斯真空泵热回收机组(6)、瓦斯真空泵热交换器(5)、压风机热回收机组(7)、压风机热交换器(8)、洗浴废水余热回收池(10)、洗浴废水余热回收热泵(9)、矿井水水源热泵(19)、矿井水水池(18)及矿井水抽排水泵(17)、乏风取热装置(20)、乏风源热泵机组(21)、空气源热泵(16)和辅助电加热装置(15);所述瓦斯真空泵热回收机组(6)用于从瓦斯真空泵的冷却水中提取热量并通过瓦斯真空泵热交换器(5)将热量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14);所述压风机热回收机组(7)用于从压风中提取热量并通过所述压风机热交换器(8)将热量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14);所述洗浴废水余热回收热泵(9)用于从所述洗浴废水余热回收池(10)内的废水内提取热量并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14);所述矿井水水源热泵(19)用于从矿井水中提取热量并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14);所述空气源热泵用于从空气中提取热量并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14);乏风源热泵机组(21)用于将乏风取热装置(20)从乏风中提取的热量输送给所述蓄能水箱(14);
所述用能装置包括采暖末端(4)、空气加热机组(11)、洗浴热水加热装置(12)和洗浴热水蓄水箱(1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小林杜永强黄水清王晓东唐华裴宝琳胡海君李周军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向明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