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840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包括:钢制空心轴,所述钢制空心轴中间设有通气道以及充气道,所述钢制空心轴的尾端连接一通气接头;橡胶气囊套设于钢制空心轴上表面,橡胶气囊的顶端通过第一夹紧箍以及中心轴密封固定于所述钢制空心轴的顶端,橡胶气囊的尾端通过第二夹紧箍密封固定于所述钢制空心轴的尾顶端;所述橡胶气囊上设有至少一处膨胀处,膨胀处与充气道相连通,所述膨胀处外表面光滑,且其在充气膨胀后封堵需要封堵的内孔;不锈钢保护套,其套设于所述橡胶气囊外表面;固定法兰,其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钢制空心轴的尾端上,通过所述固定法兰将所述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固定于一自动设备上。

Gas filled inner expanding type sealing inner hol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制造工厂,零件的加工和装配生产中,通常要对发动机缸体、缸盖、变速箱壳体等关键零件以及装配组合的中间过程的部件半成品的密封性能进行全部在线检测。密封性检测设备通常是先自动对零部件开孔进行封堵,再充入气体检测。零件外露孔封堵起来相对容易,封堵手段也简单,但有些加工孔在机体的内部,比如发动机缸体中间轴瓦处的凸轮轴孔、轴瓦内部开口的油道孔等,封堵起来就比较麻烦,需要专业的封堵工具。现在生产中,泄漏测试要封堵处在深处内孔,通常是采用多环台阶轴,台阶轴外套有橡胶圈,轴深入到封堵孔位置后,通过拉或压台阶轴,轴向强行压缩橡胶圈使橡胶圈径向向外膨胀,橡胶圈贴合孔内壁完成封堵。目前这种封堵装置和方法存在下面几个问题:1.通过压缩的方法橡胶圈径向膨胀量有限,经常过量压缩很容易压坏橡胶圈,橡胶环使用寿命短,成了易损件,需要经常换备件;2.挤压橡胶圈变形需要的拉压力较大,往往需要用油缸拉压台阶轴,使用到油压设备,设备结构复杂。3.台阶轴本身是多层台阶和套环结构,制造装配零件多,装配结构也相对复杂,更换橡胶圈备件拆装麻烦又费时,影响生产效率。4.橡胶圈轴向压缩径向膨胀可靠性差,经常出现封堵不严,测试漏气不合格。5.橡胶圈轴向压缩径向膨胀量很小,径向直径增大量只有1~1.5%,采用纯机械挤压橡胶圈变形的封堵轴直径变化范围小,尺寸兼容性差,不同孔径的产品换型必须更换封堵轴。<br>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现有技术存在着上述技术问题,因而本申请提出一种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封堵装置使用寿命短、成本消耗大、生产效率低、兼容性差的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手段: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包括:钢制空心轴,所述钢制空心轴中间设有通气道以及连通所述通气道与所述钢制空心轴外表面的充气道,所述钢制空心轴的尾端连接一通气接头;圆柱环形橡胶气囊,其套设于所述钢制空心轴上表面,所述橡胶气囊的顶端通过第一夹紧箍以及中心轴密封固定于所述钢制空心轴的顶端,所述橡胶气囊的尾端通过第二夹紧箍密封固定于所述钢制空心轴的尾顶端;所述橡胶气囊上留设有至少一处膨胀处,所述膨胀处内表面与所述充气道一一对应且相连通,所述膨胀处外表面光滑,且其在充气膨胀后封堵需要封堵的内孔;不锈钢保护套,其套设于所述橡胶气囊外表面;固定法兰,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于所述钢制空心轴的尾端上,通过所述固定法兰将所述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固定于一自动设备上。较佳的是,所述第一夹紧箍内表面设有多个台阶,所述第一夹紧箍内表面与所述钢制空心轴的顶端匹配,且所述第一夹紧箍上设有一穿孔,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穿孔将所述夹紧箍固定于所述钢制空心轴端头。较佳的是,所述第二夹紧箍为一环形箍体。较佳的是,所述不锈钢保护套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膨胀处位于不锈钢保护套未覆盖部分。较佳的是,所述不锈钢保护套上设有间隔的多个镂空处供所述膨胀处膨胀。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的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充气膨胀的方式相对现有的对橡胶挤压变形更可靠,对橡胶气囊的损伤更小,使用寿命更持久;本申请的兼容性更强,适用于不同机型产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剖视图;图3为本申请的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包括钢制空心轴1、橡胶气囊2、不锈钢保护套3以及固定法兰4、通气接头5等结构。具体结构详细描述如下。参见图2所示,所述钢制空心轴1中间设有通气道11以及连通所述通气道11与所述钢制空心轴1外表面的充气道12,所述钢制空心轴1的尾端连接一通气接头5。通气接头5用于对通气道11进行充气或放气。充气道12为橡胶气囊充气或放气的气流通道。圆柱环形橡胶气囊2套设于所述钢制空心轴1上表面。所述橡胶气囊2的顶端通过第一夹紧箍21以及中心轴22密封固定于所述钢制空心轴1的顶端。所述橡胶气囊2的尾端通过第二夹紧箍23密封固定于所述钢制空心轴1的尾顶端。所述第一夹紧箍内21表面设有多个台阶,所述第一夹紧箍21内表面与所述钢制空心轴1的顶端匹配,且所述第一夹紧箍21上设有一穿孔,所述中心轴22穿过所述穿孔将所述夹紧箍21固定于所述钢制空心轴1端头。所述第二夹紧箍23为一环形箍体。所述橡胶气囊2的两端要夹紧,防止漏气。如图2所示,所述橡胶气囊2上留设有至少两处膨胀处24。所述膨胀处24的内表面与所述充气道12一一对应且相连通,所述膨胀处24外表面光滑,且其在充气膨胀后封堵需要封堵的内孔。本申请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所举膨胀处2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来调整设定膨胀处24的数量和位置。如图1所示,本申请还包括一不锈钢保护套3,其套设于所述橡胶气囊2外表面。不锈钢保护套3用以限制该段橡胶气囊的膨胀,并防止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插入以及封堵孔时刮伤橡胶气囊。如图1所示,固定法兰4通过螺母41固定于所述钢制空心轴1的尾端上,通过所述固定法兰4将所述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固定于一自动设备上。作为本申请的变形,不锈钢保护套3数量可以是多个,所述膨胀处位于各不锈钢保护套未覆盖部分。或者在所述不锈钢保护套3上设有间隔的多个镂空处供各所述膨胀处膨胀。本申请的工作原理请参见图3所示:当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A插入到要封堵的工件6内部,打开充气阀连通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上的通气接头5,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A的膨胀处24在充气时膨胀鼓起,气囊外壁贴紧到外要封堵孔的内壁完成封堵。当测试结束后,关闭充气阀,排出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A内高压空气,膨胀处24收缩复原,取出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A。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钢制空心轴,所述钢制空心轴中间设有通气道以及连通所述通气道与所述钢制空心轴外表面的充气道,所述钢制空心轴的尾端连接一通气接头;/n圆柱环形橡胶气囊,其套设于所述钢制空心轴上表面,所述橡胶气囊的顶端通过第一夹紧箍以及中心轴密封固定于所述钢制空心轴的顶端,所述橡胶气囊的尾端通过第二夹紧箍密封固定于所述钢制空心轴的尾顶端;所述橡胶气囊上留设有至少一处膨胀处,所述膨胀处内表面与所述充气道一一对应且相连通,所述膨胀处外表面光滑,且其在充气膨胀后封堵需要封堵的内孔;/n不锈钢保护套,其套设于所述橡胶气囊外表面;/n固定法兰,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于所述钢制空心轴的尾端上,通过所述固定法兰将所述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固定于一自动设备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制空心轴,所述钢制空心轴中间设有通气道以及连通所述通气道与所述钢制空心轴外表面的充气道,所述钢制空心轴的尾端连接一通气接头;
圆柱环形橡胶气囊,其套设于所述钢制空心轴上表面,所述橡胶气囊的顶端通过第一夹紧箍以及中心轴密封固定于所述钢制空心轴的顶端,所述橡胶气囊的尾端通过第二夹紧箍密封固定于所述钢制空心轴的尾顶端;所述橡胶气囊上留设有至少一处膨胀处,所述膨胀处内表面与所述充气道一一对应且相连通,所述膨胀处外表面光滑,且其在充气膨胀后封堵需要封堵的内孔;
不锈钢保护套,其套设于所述橡胶气囊外表面;
固定法兰,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于所述钢制空心轴的尾端上,通过所述固定法兰将所述充气内涨式封堵内孔装置固定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瑞波洪浩祯程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希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