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箱及减速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836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箱及减速电机,齿轮箱包括壳体、第一级行星齿轮、第二级行星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第一级行星齿轮和第二级行星齿轮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输出齿轮安装在第二级行星齿轮上,所述第一级行星齿轮转动驱动第二级行星齿轮转动,所述第二级行星齿轮转动带动所述输出齿轮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级行星齿轮和第二级行星齿轮来形成两级行星齿轮进行传动,在保证传动效率的同时,还使得该齿轮箱装配简单,而且实现了传动比系列化。

A kind of gearbox and reduction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箱及减速电机
本技术涉及齿轮传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齿轮箱及减速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多数的微型减速电机的齿轮箱为5级平行轴齿轮传动,它由10个金属齿轮组成,均为滚齿加工生产,再加上3个固定板及2个固定柱(为黄铜材质),导致零件成本很高,装配复杂,装配精度也要求高,而且这款微型金属齿轮箱无法用塑料齿轮及塑料件替代,因此整个齿轮箱的制造成本十分高昂,且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不符合国家发展战略。
技术实现思路
通过阅读说明书,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更好地了解这些技术方案的特征和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箱及减速电机,在保证传动效率的同时,装配简单。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齿轮箱,包括壳体、第一级行星齿轮、第二级行星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第一级行星齿轮和第二级行星齿轮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输出齿轮安装在第二级行星齿轮上,所述第一级行星齿轮转动驱动第二级行星齿轮转动,所述第二级行星齿轮转动带动所述输出齿轮转动。所述第一级行星齿轮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内齿圈和至少三个行星轮,所述至少三个行星轮设于所述第一内齿圈内且每个行星轮与所述第一内齿圈啮合,所述第一太阳轮位于所述至少三个行星轮之间且每个行星轮还与第一太阳轮啮合,所述至少三个行星轮转动驱动所述第二级行星齿轮转动。所述第二级行星齿轮包括第一行星架、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第三行星架、第二内齿圈和至少三个双联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架安装在所述至少三个行星轮上,所述至少三个行星轮转动驱动所述第一行星架转动;所述第二太阳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行星架上,所述第二行星架和第三行星架连接,且所述第二行星架和第三行星架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至少三个双联行星轮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第二太阳轮位于所述至少三个双联行星轮之间且每个双联行星轮与第二太阳轮啮合,每个双联行星轮还同时与第一内齿圈和第二内齿圈啮合,所述输出齿轮固定在第二内齿圈上。每个行星轮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行星架包括第一支撑盘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盘上的至少三个第一轴,一个第一轴与一个第一轴孔相配合。所述第二行星架上设有连接柱,所述第三行星架上设有插孔,所述连接柱置于所述插孔内。每个双联行星轮具有两个连接端,每个双联行星轮的其中一个连接端设有第二轴,每个双联行星轮的另一个连接端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行星架上设有第三轴孔,所述第三行星架上设有第三轴,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三轴孔相配合,所述第三轴与所述第二轴孔相配合。所述壳体包括固定罩和设于所述固定罩底部的底盘,所述固定罩的底部与底盘之间卡接连接。所述固定罩的底部设有卡槽,所述底盘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槽与卡扣相互卡合或脱离。所述壳体、第一级行星齿轮、第二级行星齿轮和输出齿轮采用塑料制成。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减速电机,包括马达和安装在所述马达上的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为上述所述的齿轮箱,所述马达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一级行星齿轮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级行星齿轮和第二级行星齿轮来形成两级行星齿轮进行传动,在保证传动效率的同时,还使得该齿轮箱装配简单,而且实现了传动比系列化。附图说明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技术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齿轮箱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齿轮箱的爆炸图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齿轮箱的爆炸图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齿轮箱的剖视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减速电机的剖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齿轮箱,该齿轮箱可应用在减速电机中,齿轮箱安装在减速电机的马达上。该齿轮箱包括壳体10、第一级行星齿轮、第二级行星齿轮和输出齿轮40,第一级行星齿轮和第二级行星齿轮安装在壳体10内,输出齿轮40安装在第二级行星齿轮上,第一级行星齿轮转动驱动第二级行星齿轮转动,第二级行星齿轮转动带动输出齿轮转动,这样通过两级行星齿轮来进行传动,在保证传动效率的同时,还使得该齿轮箱装配简单,而且实现了传动比系列化。壳体10、第一级行星齿轮、第二级行星齿轮和输出齿轮40采用塑料制成,成本低廉,而且生产效率高。如图2和图4所示,壳体包括固定罩11和设于固定罩11底部(以图2所示的方向为例)的底盘12,固定罩11的顶部设有开口111,输出齿轮40从固定罩11的开口111伸出。固定罩11的底部与底盘12之间卡接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罩11的底部设有卡槽112,底盘12上设有卡扣123,卡槽112与卡扣123相互卡合或脱离。底盘12的前侧间隔设有两个卡扣123,且两个卡扣123之间形成凹槽124;底盘12的后侧间隔设有两个卡扣123,且两个卡扣123之间形成凹槽124。底盘12的中间设有第一穿孔122,以便于供马达的旋转轴穿过。底盘12上还设有位于第一穿孔122的两侧的螺钉过孔121,以便于通过螺钉将底盘12固定在马达上。本实施例中,第一级行星齿轮为NGW行星齿轮,第二级行星齿轮为NGWN行星齿轮。由于NGWN行星齿轮传动比大,结构紧凑,但效率略低,大多情况装配需要对齿,如无需对齿,则配齿方案很少,可选传动比少,传动比无法实现系列化;NGW行星齿轮单级传动比小,效率较高,为实现大传动比,需要多级NGW叠加,造成装配困难,繁琐,生产效率低,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NGW行星齿轮和NGWN行星齿轮形成两级行星齿轮来进行传动,在保证传动效率的同时,还使得该齿轮箱装配简单,而且实现了传动比系列化,而且输出技术参数可完全达到金属制成的标准。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级行星齿轮包括第一太阳轮21、第一内齿圈22和至少三个行星轮23,本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轮21与马达的旋转轴连接,行星轮23数量为三个。三个行星轮23设于第一内齿圈22内且每个行星轮23与第一内齿圈22啮合。第一太阳轮21位于三个行星轮23之间且每个行星轮23还与第一太阳轮21啮合,三个行星轮23转动驱动第二级行星齿轮转动。第一内齿圈22的底部间隔设有两个凸筋221,凸筋221卡在底盘12的凹槽124内,从而将第一内齿圈22固定在底盘12上,以防止第一内齿圈22转动。如图3所示,第一内齿圈22上设有第二穿孔222,以供第一太阳轮21伸入第一内齿圈22中与行星轮23啮合。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级行星齿轮包括第一行星架31、第二太阳轮32、第二行星架33、第三行星架35、第二内齿圈36和至少三个双联行星轮34,本实施例中,双联行星轮34的数量为三个。第一行星架31安装在三个行星轮23上,三个行星轮23转动驱动第一行星架31转动。本实施例中,每个行星轮23上设有第一轴孔231,第一行星架31包括第一支撑盘311和设于第一支撑盘311上的三个第一轴3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级行星齿轮、第二级行星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第一级行星齿轮和第二级行星齿轮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输出齿轮安装在第二级行星齿轮上,所述第一级行星齿轮转动驱动第二级行星齿轮转动,所述第二级行星齿轮转动带动所述输出齿轮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级行星齿轮、第二级行星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第一级行星齿轮和第二级行星齿轮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输出齿轮安装在第二级行星齿轮上,所述第一级行星齿轮转动驱动第二级行星齿轮转动,所述第二级行星齿轮转动带动所述输出齿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行星齿轮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内齿圈和至少三个行星轮,所述至少三个行星轮设于所述第一内齿圈内且每个行星轮与所述第一内齿圈啮合,所述第一太阳轮位于所述至少三个行星轮之间且每个行星轮还与第一太阳轮啮合,所述至少三个行星轮转动驱动所述第二级行星齿轮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行星齿轮包括第一行星架、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第三行星架、第二内齿圈和至少三个双联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架安装在所述至少三个行星轮上,所述至少三个行星轮转动驱动所述第一行星架转动;所述第二太阳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行星架上,所述第二行星架和第三行星架连接,且所述第二行星架和第三行星架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至少三个双联行星轮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第二太阳轮位于所述至少三个双联行星轮之间且每个双联行星轮与第二太阳轮啮合,每个双联行星轮还同时与第一内齿圈和第二内齿圈啮合,所述输出齿轮固定在第二内齿圈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毅任大亮吕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晶辉精密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