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宿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36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均焊接有限位台,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顶部中心设置有锁紧螺套,所述锁紧螺套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顶部外缘安装有脚套,所述脚套的内侧设置有按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以便直接将脚部放置在制定位置,当受到外力干预时,一般易出现晃动的现象,造成康复效果不佳的问题,同时现有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对脚部固定时,一般较为繁琐,且卡合限位力度较大,易造成脚踝疼痛感加重的问题。

An ankle rehabilitation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踝关节康复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康复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踝关节康复机器人。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人们对各种不同方式的构造或再现具有生命特征的人工系统怀有极大的兴趣由于所处的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这一愿望的实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具有生命特征的人工系统综合了生物运动学、机器人学、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等多个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成为一种跨科学的产物。人工综合系统的自主与适应能力的实现不仅可以把人类从繁重、乏味、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还可以代替人从事一些不适合人类活动的工作(如核电站操作维护、航天空间站、深水作业等)。在康复医疗领域也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医护人员和康复患者的助手。当踝关节受伤治疗后,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便于提高康复效果,现有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以便直接将脚部放置在制定位置,当受到外力干预时,一般易出现晃动的现象,造成康复效果不佳的问题,同时现有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对脚部固定时,一般较为繁琐,且卡合限位力度较大,易造成脚踝疼痛感加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踝关节康复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以便直接将脚部放置在制定位置,当受到外力干预时,一般易出现晃动的现象,造成康复效果不佳的问题,同时现有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对脚部固定时,一般较为繁琐,且卡合限位力度较大,易造成脚踝疼痛感加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均焊接有限位台,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顶部中心设置有锁紧螺套,所述锁紧螺套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顶部外缘安装有脚套,所述脚套的内侧设置有按摩层,所述按摩层的顶部安装有按摩头,所述按摩头的底部安装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内部开设有上空腔,所述上空腔的下方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下空腔。优选的,所述上空腔和下空腔的内部均完全填充有橡胶颗粒。优选的,所述按摩头为一种硅胶材料构件,所述按摩头的内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优选的,所述吸附层由象草层、软化处理液层、勃姆石粉层和硅藻泥层组成。优选的,所述定位座为一种磁铁材料构件,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嵌入安装有铁块,所述铁块与定位座相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底座进行稳定的底部支撑,与限位台固定安装,便于进行侧边限位保护,底座通过螺栓与安装盘固定安装,进而为锁紧螺套提供底部支撑,当受到外力时,整体放置稳定,安全可靠,解决了现有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以便直接将脚部放置在制定位置,当受到外力干预时,一般易出现晃动的现象,造成康复效果不佳的问题。2.通过设置缓冲柱,控制电动推杆进行伸缩调节,通过承载板进行顶部支撑,承载板与定位座进行吸合限位,限位安全,同时将脚部放置到脚套内部进行放置,脚部先经由按摩层顶部安装的按摩头按摩处理,同时由吸附层进行汗液吸附,避免出现异味,运动过程中经由缓冲柱进行缓冲保护,且缓冲柱的内部开设有上空腔及下空腔,便于进行安全的缓冲保护,解决了现有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对脚部固定时,一般较为繁琐,且卡合限位力度较大,易造成脚踝疼痛感加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脚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缓冲柱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安装盘;3、锁紧螺套;4、电动推杆;5、限位台;6、承载板;7、定位座;8、脚套;9、按摩层;10、按摩头;11、吸附层;12、上空腔;13、缓冲柱;14、下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以便直接将脚部放置在制定位置,当受到外力干预时,一般易出现晃动的现象,造成康复效果不佳的问题,同时现有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对脚部固定时,一般较为繁琐,且卡合限位力度较大,易造成脚踝疼痛感加重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踝关节康复机器人。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四角均焊接有限位台5,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盘2,安装盘2的顶部中心设置有锁紧螺套3,锁紧螺套3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电动推杆4,电动推杆4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板6,承载板6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定位座7,定位座7的顶部外缘安装有脚套8,脚套8的内侧设置有按摩层9,按摩层9的顶部安装有按摩头10,按摩头10的底部安装有吸附层11,吸附层1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柱13,缓冲柱13的内部开设有上空腔12,上空腔12的下方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下空腔14。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进行放置时,通过底座1进行稳定的底部支撑,与限位台5固定安装,便于进行侧边限位保护,底座1通过螺栓与安装盘2固定安装,进而为锁紧螺套3提供底部支撑,当受到外力时,整体放置稳定,安全可靠,解决了现有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以便直接将脚部放置在制定位置,当受到外力干预时,一般易出现晃动的现象,造成康复效果不佳的问题,当需要使用其进行康复训练时,控制电动推杆4进行伸缩调节,通过承载板6进行顶部支撑,承载板6与定位座7进行吸合限位,限位安全,同时将脚部放置到脚套8内部进行放置,脚部先经由按摩层9顶部安装的按摩头10按摩处理,同时由吸附层11进行汗液吸附,避免出现异味,运动过程中经由缓冲柱13进行缓冲保护,且缓冲柱13的内部开设有上空腔12及下空腔14,便于进行安全的缓冲保护,解决了现有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对脚部固定时,一般较为繁琐,且卡合限位力度较大,易造成脚踝疼痛感加重的问题。实施例2请参阅图1-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上空腔12和下空腔14的内部均完全填充有橡胶颗粒,便于进行内部的软体缓冲,按摩头10为一种硅胶材料构件,亲肤舒适,按摩头10的内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便于透气保证。其中,吸附层11由象草层、软化处理液层、勃姆石粉层和硅藻泥层组成,脚部汗液先由象草层进行吸收,勃姆石粉层具有粒径小、比表面和孔容大的特点,便于更好的收集汗液,最终由硅藻泥层吸收处理,进行汗液吸收净化,以达到一定的防臭功效,定位座7为一种磁铁材料构件,承载板6的顶部嵌入安装有铁块,铁块与定位座7相匹配,磁性吸合,安装稳定,拆卸便捷。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四角均焊接有限位台(5),所述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盘(2),所述安装盘(2)的顶部中心设置有锁紧螺套(3),所述锁紧螺套(3)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电动推杆(4),所述电动推杆(4)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板(6),所述承载板(6)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定位座(7),所述定位座(7)的顶部外缘安装有脚套(8),所述脚套(8)的内侧设置有按摩层(9),所述按摩层(9)的顶部安装有按摩头(10),所述按摩头(10)的底部安装有吸附层(11),所述吸附层(1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柱(13),所述缓冲柱(13)的内部开设有上空腔(12),所述上空腔(12)的下方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下空腔(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四角均焊接有限位台(5),所述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盘(2),所述安装盘(2)的顶部中心设置有锁紧螺套(3),所述锁紧螺套(3)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电动推杆(4),所述电动推杆(4)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板(6),所述承载板(6)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定位座(7),所述定位座(7)的顶部外缘安装有脚套(8),所述脚套(8)的内侧设置有按摩层(9),所述按摩层(9)的顶部安装有按摩头(10),所述按摩头(10)的底部安装有吸附层(11),所述吸附层(1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柱(13),所述缓冲柱(13)的内部开设有上空腔(12),所述上空腔(12)的下方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君胡波张淑芳由佳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