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复合保温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3644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复合保温墙板,包括骨架、外面板、内面板、硬质聚氨酯泡沫和穿线管,所述的外面板采用纤维水泥压力板,所述的内面板采用OSB拉力板,分别固定在骨架两侧;所述的骨架采用钢板弯折而成,不连接内外面板的侧边至少设置有一个凹槽或凸台,所述的凹槽和凸台相互配合,连接多个保温墙板的骨架;所述的骨架内填充硬质聚氨酯泡沫,并设置有穿线管穿透骨架两侧,当多个保温墙板的骨架连接时,各个保温墙板的穿线管连接形成若干线缆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节能环保性能,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

A kind of assembled composite insulation wall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复合保温墙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保温材墙板。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绿色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采取工厂预制房屋组件、现场快速组装成型,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实现建筑产品的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环保。目前装配式建筑行业一般选用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保温板作为保温材料,可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从而保持建筑室内温度,实现建筑体系的保温功能——冬季保温、夏季隔热。但是上述材料保温效果相对较差,导热系数均在0.04W/(m·k)~0.05W/(m·k)之间,仅能满足普通建筑体系保温要求。对于高寒地区,上述材料无法有效满足建筑保温体系要求,建筑居住舒适度、环保节能性相对较差。因此,高效保温、节能环保成为建筑行业的一项关键突破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复合保温墙板,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节能环保性能,同时通过复合保温板工厂预制、现场快速装配成型,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实现施工过程的节水环保。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复合保温墙板,包括骨架、外面板、内面板、硬质聚氨酯泡沫和穿线管。所述的外面板采用纤维水泥压力板,所述的内面板采用OSB拉力板,分别固定在骨架两侧;所述的骨架采用钢板弯折而成,不连接内外面板的侧边至少设置有一个凹槽或凸台,所述的凹槽和凸台相互配合,连接多个保温墙板的骨架;所述的骨架内填充硬质聚氨酯泡沫,并设置有穿线管穿透骨架两侧,当多个保温墙板的骨架连接时,各个保温墙板的穿线管连接形成若干线缆通道。所述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包括质量比为1:(1~1.1)的组合聚醚与异氰酸酯,在130~150bar压力下形成;其中组合聚醚包括聚醚多元醇体系70质量份、催化体系2质量份、硅油稳定剂1质量份、141b发泡剂20份~25质量份、小分子助剂1质量份、液态磷酸酯阻燃剂4~6质量份,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体系为4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和6官能度聚醚按照3:1~4:1质量比混合而成,催化体系为二甲环胺和A33催化剂按照1.5:1~1:1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的硬质聚氨酯泡沫采用间歇式高压发泡成型工艺进行制造,所述的骨架、外面板、内面板和穿线管通过发泡过程形成的自粘接层进行连接。所述的穿线管采用硬质PVC塑料管。所述的骨架采用镀锌钢板折弯成型,采用点焊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的骨架厚度为1mm;外面板厚度为8mm;内面板厚度为9.5mm;穿线管的直径为40mm,间距为300mm排列。所述的凹槽和凸台间隙配合,深度配合间隙为2mm,高度配合间隙为3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具有高效保温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为闭孔结构,其闭孔率大于95%,导热系数不大于0.025W/(m·k),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是目前常用保温材料中导热系数最低的材料;②复合板面板均为厚质隔热板,可有效阻断框架部位的“热桥”,提升复合板整体保温性能。③面板与芯材的有效粘接,可提升复合板保温性能的持久性。2)本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可满足高阻燃级别建筑的使用要求。3)本专利技术内部设置PVC穿线管,板材标准化工厂制造,现场通过预设穿线管实现线路暗线布局,现场工作量相对较小。此种布线方式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安全性、和后期维修性。4)本专利技术为工厂预制,现场通过复合板凹凸槽配合形式进行装配。此种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装配工艺性,并可解决板材热胀冷缩引起的变形问题。同时此种装配形式板材连接部位均匀稳固,可有效提高板材接缝处气密性、防水性能、隔热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复合保温板结构示意图;图2是骨架横向边框结构示意图;图3是骨架竖向边框凹槽结构示意图;图4是骨架竖向边框凸槽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面板;2-内面板;3-硬质聚氨酯泡沫;4-穿线管;5-骨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包括但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制造和使用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保温复合墙板,并对复合墙板各部分构造、选材、功能及装配形式进行详细阐述。复合保温板构造:复合保温墙板为聚氨酯复合夹芯板,主要由骨架、外面板、内面板、硬质聚氨酯泡沫、穿线管五部分组成,具体见图1。复合保温板标准外形尺寸为1200mm*1200mm,整体厚度为50mm~100mm,其它规格复合保温板可根据设计尺寸进行设计加工,整体设计构造与标准板材一致。复合保温板整体采用间歇式高压发泡成型工艺进行制造,各部分通过发泡过程形成的自粘接层进行有效连接,可充分发挥复合板的综合性能。骨架:复合保温板骨架是由1mm厚镀锌钢板折弯成型,表面镀锌处理可有效降低钢板腐蚀、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进而提升建筑体系的寿命周期。骨架横向边框为槽型结构,竖向边框为凹槽、凸槽结构,具体结构分别见图2、图3、图4。框架整体采用点焊形式进行连接,可有效保证框架自身刚强度及尺寸精度。外面板:选用纤维水泥压力板,厚度为8mm。此种材料属于新一代“绿色”建材,在优良的防潮防火性能基础上独具环保功能。防火等级为不燃A级,可满足建筑用材的最高防火等级要求。与此同时,此种材料具有较好的防水防潮性能,在半露天和高湿度环境,仍能保持性能的稳定,不会出现下陷或变形等现象,可作为外面板的理想选材。内面板:选用OSB拉力板,厚度为9.5mm,其表层刨片呈纵向排列、芯层刨片呈横向排列,这种纵横交错的排列,重组了木质纹理结构,彻底消除了木材内应力对加工的影响,使之具有非凡的易加工性和防潮性;同时,此种材料整体均匀性较好,内部结合强度极高,所以无论是中央还是边缘都具有普通板材无法比拟的“超强握钉能力”,可实现建筑内部物品的随意安装。同时选用的OSB拉力板经阻燃处理,阻燃等级可达到B1级。硬质聚氨酯泡沫:此种材料为组合聚醚与异氰酸酯按照1:(1~1.1)的质量比例,液态粒子经130~150bar高压碰撞混合,在3min~5min内通过化学反应实现液态、粘流态、固态形态快速转化而形成的。其中组合聚醚为自主研发产品,主要是由聚醚多元醇体系70质量份(4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和6官能度聚醚按照3:1~4:1质量比混合)、催化体系2质量份(二甲环胺和A33按照1.5:1~1:1质量比混合)、硅油稳定剂1质量份、141b发泡剂20份~25质量份、小分子助剂(用于补充羟值)1质量份、液态磷酸酯阻燃剂4~6质量份组成。此种保温材料具有较好的保温性和耐水性,且密度为40kg/m3~50kg/m3之间,仅为传统岩棉保温材料密度的三分之一,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同时,通过配方研制,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阻燃等级可达到B1级。穿线管:复合板内部预设Φ40mm硬质PVC塑料管,间距为300mm,作为内部走线使用。此种结构设计可实现复合保温板工厂标准化制作,待现场装配后通过预设穿线管进行线路布置,现场不需进行表面开槽加工,现场工作量相对较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复合保温墙板,包括骨架、外面板、内面板、硬质聚氨酯泡沫和穿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面板采用纤维水泥压力板,所述的内面板采用OSB拉力板,分别固定在骨架两侧;所述的骨架采用钢板弯折而成,不连接内外面板的侧边至少设置有一个凹槽或凸台,所述的凹槽和凸台相互配合,连接多个保温墙板的骨架;所述的骨架内填充硬质聚氨酯泡沫,并设置有穿线管穿透骨架两侧,当多个保温墙板的骨架连接时,各个保温墙板的穿线管连接形成若干线缆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复合保温墙板,包括骨架、外面板、内面板、硬质聚氨酯泡沫和穿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面板采用纤维水泥压力板,所述的内面板采用OSB拉力板,分别固定在骨架两侧;所述的骨架采用钢板弯折而成,不连接内外面板的侧边至少设置有一个凹槽或凸台,所述的凹槽和凸台相互配合,连接多个保温墙板的骨架;所述的骨架内填充硬质聚氨酯泡沫,并设置有穿线管穿透骨架两侧,当多个保温墙板的骨架连接时,各个保温墙板的穿线管连接形成若干线缆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复合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包括质量比为1:(1~1.1)的组合聚醚与异氰酸酯,在130~150bar压力下形成;其中组合聚醚包括聚醚多元醇体系70质量份、催化体系2质量份、硅油稳定剂1质量份、141b发泡剂20份~25质量份、小分子助剂1质量份、液态磷酸酯阻燃剂4~6质量份,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体系为4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和6官能度聚醚按照3:1~4:1质量比混合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杜刚秦蕾李传明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长峰机电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