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油类的造纸烘缸用乳液剥离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3610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物油类的造纸烘缸用乳液剥离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按以下组分均以重量份数计为:矿物油25~40,润滑剂3~10,乳化剂4~15,去离子水45~50,杀菌剂0.2~0.5;制备方法是:在干燥的反应釜中加入矿物油,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润滑剂,加热后混合搅拌,得第一混合液体;接着向第一混合液体中加入乳化剂,并搅拌,得第二混合液体;然后向第二混合液体中逐渐滴加去离子水,使得完全相反转,加入杀菌剂搅拌,最终得到乳液剥离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乳液剥离剂稳定性好,粘度低,水中分散速度快,剥离效果好;可广泛用于各种纸的加工制造。

Emulsion stripping agent for paper drying cylinder of mineral oi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物油类的造纸烘缸用乳液剥离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造纸领域中的一种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造纸工业助剂添加剂领域的一种乳液型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剥离剂被广泛地应用于造纸领域中,可广泛用于书写纸、双胶纸、卫生纸、轻型纸、铝箔衬纸、箱板纸、果袋纸等各种纸的加工制造过程中,属于造纸工业助剂添加剂领域。
技术介绍
在箱板纸造纸过程中,由于原料短缺,大量使用废纸浆,纸浆的纤维变短,杂质较多较杂,白水封闭循环,造成回用浆料无法有效清洗,大量的细小胶粘物仍存在于浆料中;脱墨未尽的残余油墨和其他杂质在烘缸上受热引起粘缸、糊缸;磨浆时比压过大,浆板中原先被高岭土或滑石粉钝化的树脂和未蒸煮出来的树脂会重新分散析出,控制不得当也会引起粘缸;添加其他化学品的影响,如分散剂、湿强剂、干强剂使用不当等都会造成粘缸。胶粘物和树脂粘缸、粘干网成为造纸过程中一种普遍的现象,由此产生诸如纸页表面黑斑块、纸毛增多、纸机断头等,严重影响纸机正常运行及成纸质量。为了减少和消除这些现象需要添加烘缸剥离剂。植物油剥离剂一般用于低档纸,难以保证不产生油斑;有机硅剥离剂,有一定的爽滑性,但很有可能因为分散效果不好,导致纸面产生油斑,且价格相对较贵。目前,造纸烘缸剥离剂公开的专利中,制备方法有聚合制备和共混制备,制备所得剥离剂都为溶液型产品。聚合制备工艺比较复杂,溶液型产品在使用中和水的混溶性不好。现有市售剥离剂产品多为溶液型,此类产品在使用中出现破乳分层、不稳定问题。例如已有专利CN123233388A(一种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起皱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CN103233388B(一种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起皱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CN105732863B(纸张用合成高分子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CN105732863A(纸张用合成高分子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CN1141984A(起皱剥离剂)、CN103819981A(一种香烟包装镀铝纸剥离剂的制备方法),仅从制备方法上分析,都属于聚合型制备方法,且产品都属于溶液型。已有专利CN105332320A(一种矿物油类的造纸烘缸剥离剂),制备方法的产品也是溶液型。因此,现有造纸烘缸剥离剂制备所得剥离剂都为溶液型产品,会带来出现破乳分层、不稳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传统的剥离剂多为非水的油体系,实际应用中采取在线稀释,存在分散速度慢,易受其他化学物质干扰或细菌污染,极易造成破乳和生成管路堵塞物。乳液体系的产品又多存在稳定性问题,实际应用很少。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矿物油类乳液剥离剂,采用共混制备工艺,通过相反转获得乳液型造纸用烘缸剥离剂。本专利技术在制备工艺简化、产品适用性方面都有明显进步。本专利技术制成的产品稳定性好,分散速度快;剥离效果好,采取直接喷涂或稀释后喷涂于烘缸位置,不仅能够解决粘缸问题,而且可以清洁干网,从而减少干燥部断头、提高纸页平滑度、光泽度、柔软度等;可用于高速纸机,任何类型的纸张生产。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的步骤如下:一、一种矿物油类的造纸烘缸用乳液剥离剂组合物:含有去离子水、矿物油、润滑剂、乳化剂和杀菌剂的五种原料,按以下组分均以重量份数计:矿物油25~404℃植物油酸3~10乳化剂4~15去离子水45~50杀菌剂0.2~0.5。所述的矿物油为15#白油、26#白油、32#白油的一种。所述的乳化剂为聚氧乙烯单油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脂肪醇、甘油油酸酯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乳化剂为平平加7、平平加9、平平加10,Safol23E7、Safol23E9、异构12醇EO/PO醚、PEG200单油酸酯、PEG400单油酸酯、甘油单油酸酯中的酯类乳化剂和醇醚类乳化剂的组合,酯类乳化剂和醇醚类乳化剂的使用比例与矿物油和植物油酸有关且不可缺少。所述的杀菌剂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二、一种矿物油类的造纸烘缸用乳液剥离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乳液剥离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干燥的反应釜中加入矿物油,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润滑剂,加热至40~50℃后混合搅拌15~20分钟,得第一混合液体;接着向第一混合液体中加入乳化剂,并搅拌30分钟,得第二混合液体;然后向第二混合液体中逐渐滴加50~55℃的去离子水,滴加时间90分钟,使得完全相反转,最后加入杀菌剂,并搅拌30分钟,最终得到乳液剥离剂。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条件得到相反转后的乳液剥离剂。与
技术介绍
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该矿物油类乳液剥离剂,低温稳定性更好,不易分层;2)该矿物油类乳液剥离剂在水中分散速度快,且分散液的稳定性好,不易破乳;3)该矿物油类乳液剥离剂稀释后与其他化学品的相容性更好,不易破乳,产生的堵塞物更少,更有利于现场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三个实施例乳液型剥离剂样品的粒径分布结果图;图2是左侧市售溶液型剥离剂、右侧本专利技术技术乳液型剥离剂的对比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乳液型剥离剂稀释500倍后(稳定、不破乳)的结果图;图4是市售和本专利技术剥离剂稀释500倍后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下组分均以重量百分比计),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按重量百分比选取原料26#白油35%4℃油酸3%PEG400单油酸酯5%Safol23E77%杀菌剂0.5%去离子水49.5%将70克32#白油、6克4℃油酸,加入反应釜中,在搅拌状态下加热至40~50℃,然后依次加入10gPEG400单油酸酯,14克Safol23E7,搅拌30分钟后开始滴加50~55℃的去离子水99克,滴加时间90分钟,需要严格控制滴加速度以保证相反转完全,最后加入杀菌剂1.0克即得到剥离剂乳液样品1。实施例2:按重量百分比选取原料32#白油25%4℃油酸10%甘油单油酸酯3%异构12醇EO/PO醚12%杀菌剂0.5%去离子水49.5%将50克32#白油、20克4℃油酸,加入反应釜中,在搅拌状态下加热至40~50℃,然后依次加入6克甘油单油酸酯,24克异构12醇EO/PO醚,搅拌30分钟后开始滴加50~55℃的去离子水99克,滴加时间90分钟,需要严格控制滴加速度以保证相反转完全,最后加入杀菌剂1.0g即得到剥离剂乳液样品2。实施例3:按重量百分比选取原料26#白油30%4℃油酸7%甘油单油酸酯7%平平加96%杀菌剂0.5%去离子水49.5%将60克26#白油、14克4℃油酸,加入反应釜中,在搅拌状态下加热至40~50℃,然后依次加入14克甘油单油酸酯,12g平平加9,搅拌30分钟后开始滴加50~55℃的去离子水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物油类的造纸烘缸用乳液剥离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n含有去离子水、矿物油、润滑剂、乳化剂和杀菌剂,按以下组分均以重量份数计:/n矿物油25~40/n4℃植物油酸3~10/n乳化剂4~15/n去离子水45~50/n杀菌剂0.2~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物油类的造纸烘缸用乳液剥离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含有去离子水、矿物油、润滑剂、乳化剂和杀菌剂,按以下组分均以重量份数计:
矿物油25~40
4℃植物油酸3~10
乳化剂4~15
去离子水45~50
杀菌剂0.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物油类的造纸烘缸用乳液剥离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物油为15#白油、26#白油、32#白油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物油类的造纸烘缸用乳液剥离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聚氧乙烯单油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脂肪醇、甘油油酸酯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物油类的造纸烘缸用乳液剥离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平平加7、平平加9、平平加10,Safol23E7、Safol23E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先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