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化学沉淀处理复合重金属废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3434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混凝‑化学沉淀处理复合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检测废水中重金属种类和浓度;(2)向废水中投加FeSO

A method of coagulation and chemical precipi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heavy metal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化学沉淀处理复合重金属废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混凝-化学沉淀处理复合重金属废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金属冶炼、机械加工、化工处理、矿山开采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废水日益增多,并且多数情况下废水中同时含有Pb、Cu、Zn、Cd、Hg、Cr(Ⅵ)等多种重金属,即为复合重金属废水。这些复合重金属废水如果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水环境中,不仅会对水中的动植物产生直接危害,更会对人类健康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因此,亟需对复合重金属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使其中多种重金属浓度同时降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限值以下。常见的复合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有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去除重金属,该方法筛选菌种周期较长,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目前主要采用物理化学法处理复合重金属废水。如公开号为CN109569530A的专利技术专利中提出一种吸附废水中重金属铅的复合吸附剂,通过改性海藻酸钙、活性炭、硅藻土、啤酒酵母泥和壳聚糖组合成的吸附剂去除水中的铅离子。虽然吸附方法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好,但吸附剂成本较高,且吸附饱和后需要另行处理。公开号为CN103936105A的专利技术专利中提出一种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的电化学方法,该方法以镁或镁合金为阳极,在电化学作用下产生高活性氢氧化镁,能同时吸附去除废水中的Zn、Cd、Cu、As等重金属。虽然镁阳极电化学装置具有极板不易钝化、废渣量少的优点,但电化学方法耗电量大,成本较高,且我国发电主要依靠大量煤炭及其他化石燃料的火力发电方式,在发电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寻找一种能同时去除多种重金属、成本低廉、效果较好的复合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复合重金属废水的混凝-化学沉淀方法。该方法能同时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多种重金属,且操作简便、成本低,无二次污染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化学沉淀处理复合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检测复合重金属废水中的重金属种类和浓度;(2)向废水中投加FeSO4,将Cr(Ⅵ)还原为Cr(Ⅲ);(3)检测废水pH值,投加无机酸或碱调节pH值至最佳范围内;(4)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PFS进行第一阶段混凝-化学沉淀反应,用于去除水中的Pb、Cu、Zn、Cr(Ⅵ)重金属,沉淀后排出的沉渣进行一定的安全处置;(5)向沉淀后的上清液中投加Na2S,与水中的Hg反应生成HgS沉淀;(6)向废水中投加无机碱,调节pH值至最佳范围内;(7)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PFS进行第二阶段混凝-化学沉淀反应,用于去除水中的Cd、Hg重金属,沉淀后的沉渣进行一定的安全处置,上清液满足重金属排放标准,能够达标排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重金属主要以Pb、Cu、Zn、Cd、Hg、Cr(Ⅵ)为典型代表,其为工业废水中常见的重金属种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按照FeSO4与Cr(Ⅵ)质量比为14:1的份量来投加FeSO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将pH值调节至7。其具体原因如下:通过试验研究得出,混凝-化学沉淀法去除重金属的最佳pH值范围是:Pb、Cu的最佳pH值范围均为6~7,Zn、Cr(Ⅵ)的最佳pH值范围均为7~8,Cd的最佳pH值范围为9~10,Hg的最佳pH值为9。因此,该步骤中将pH值调至7,用于去除废水中的Pb、Cu、Zn、Cr(Ⅵ)重金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中,选择混凝剂PFS的原因为:通过重金属混凝-化学沉淀处理试验研究得出,PFS为最佳混凝剂种类。该技术方案中所投加PFS的浓度由重金属浓度确定,第一阶段PFS投加量公式为:ρ(PFS)=(0.3±0.05)×ρ(Pb)+(0.12±0.02)×ρ(Cu)+(1±0.02)×ρ(Zn)+(0.8±0.15)×ρ(Cr)其中,浓度ρ的单位是mg/L。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中,投加混凝剂PFS后的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混凝时间为20~30min,沉淀时间为30~40mi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5)中,按照Na2S与Hg质量比为16:5的份量来投加Na2S。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6)中,将pH值调节至9,其为混凝-化学沉淀法去除Cd、Hg重金属的最佳pH值。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7)中,PFS的投加量依旧由重金属浓度确定,第二阶段PFS投加量公式为:ρ(PFS)=(6±1)ρ(Cd)+(44±7)ρ(Hg)其中,浓度ρ的单位是mg/L。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7)中的搅拌速度、混凝时间与沉淀时间和步骤(4)基本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选择了效果最优的混凝剂种类,并且根据重金属浓度,确定了最佳混凝剂投加量,不仅能达到较好的重金属去除效果,还能降低药剂用量,节省运行成本。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混凝剂投加量公式,可以根据水体不同重金属种类和浓度,迅速得出所需混凝剂量,适用于处理多种重金属污染废水,对水厂调控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本专利技术采用分段投加混凝剂方式,通过在不同阶段调节水体pH值,使不同重金属分别在其最佳pH条件下进行去除,从而提高处理速率,增强处理效果。4.本专利技术能同时去除多种重金属,出水完全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限值要求。5.本专利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问题,易于工程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混凝-化学沉淀方法处理复合重金属废水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天津某工业带重金属事故废水中含有多种重金属,为使处理出水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限值要求,现采取混凝-化学沉淀处理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检测重金属事故废水的重金属种类和浓度,结果见表1所示;(2)根据水中Cr(Ⅵ)浓度,按照FeSO4与Cr(Ⅵ)质量比为14:1的份量核算FeSO4,即向水中投加350mg/L的FeSO4,将水中的Cr(Ⅵ)还原为Cr(Ⅲ);(3)检测废水初始pH值为7.5,投加无机酸,将pH值调节至7;(4)根据水中Pb、Cu、Zn、Cr(Ⅵ)浓度,按照PFS投加量公式:ρ(PFS)=(0.3±0.05)×ρ(Pb)+(0.12±0.02)×ρ(Cu)+(1±0.02)×ρ(Zn)+(0.8±0.15)×ρ(Cr)计算得出第一阶段混凝-化学沉淀反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化学沉淀处理复合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检测复合重金属废水中的重金属种类和浓度;/n(2)向废水中投加FeS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化学沉淀处理复合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检测复合重金属废水中的重金属种类和浓度;
(2)向废水中投加FeSO4,将Cr(Ⅵ)还原为Cr(Ⅲ);
(3)检测废水pH值,投加无机酸或碱调节pH值至最佳范围内;
(4)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PFS进行第一阶段混凝-化学沉淀反应,用于去除水中的Pb、Cu、Zn、Cr(Ⅵ)重金属,沉淀后排出的沉渣进行一定的安全处置;
(5)向沉淀后的上清液中投加Na2S,与水中的Hg反应生成HgS沉淀;
(6)向废水中投加无机碱,调节pH值至最佳范围内;
(7)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PFS进行第二阶段混凝-化学沉淀反应,用于去除水中的Cd、Hg重金属,沉淀后的沉渣进行一定的安全处置,上清液满足重金属排放标准,能够达标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化学沉淀处理复合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重金属主要以Pb、Cu、Zn、Cd、Hg、Cr(Ⅵ)为典型代表,其为工业废水中常见的重金属种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化学沉淀处理复合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按照FeSO4与Cr(Ⅵ)质量比为14:1的份量来投加FeSO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化学沉淀处理复合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pH值调节至7。其具体原因如下:通过试验研究得出,混凝-化学沉淀法去除重金属的最佳pH值范围是:Pb、Cu的最佳pH值范围均为6~7,Zn、Cr(Ⅵ)的最佳pH值范围均为7~8,Cd的最佳p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蓉芳周北海许丹丹邱丽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