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割伤医用备皮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3300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割伤医用备皮刀,包括刀柄、安装座、刀片、上压盖和下压板,所述刀片位于下压盖内,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驱动刀片沿垂直于其刀口方向滑动的驱动机构,沿上压板长边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底部开设有缺口,滑槽内设有柔性板,刀片与柔性板之间固定有连接柱,连接柱位于缺口内。采用本专利中的技术方案,由于备皮刀在使用前,刀片是位于上压盖内部的,因此医护人员在打开备皮刀上的防护盖时,刀片不再会对医护人员造成割伤的危险,消除了现有医用备皮刀的安全隐患。

A kind of medical knife for skin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割伤医用备皮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防割伤医用备皮刀。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医用备皮刀与手动T型的剃须刀相似,医护人员在打开防护盖时,外露的刀片容易将医护人员划伤,另外现有的备皮刀里刀片都是固定设置的,而这样设置的刀片虽然能够将备皮处的毛发剃干净,但是当遇到特殊情形需要保留0.5-2mm毛发时,现有的备皮刀由于刀片无法调节,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割伤医用备皮刀,以解决现有的备皮刀中刀片外露容易将医护人员划伤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割伤医用备皮刀,包括刀柄、安装座、刀片、上压盖和下压板,所述刀片位于上压盖内,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驱动刀片沿垂直于其刀口方向滑动的驱动机构,沿上压板长边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底部开设有缺口,滑槽内设有柔性板,刀片与柔性板之间固定有连接柱,连接柱位于缺口内。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和效果在于:1、本方案中备皮刀在使用前,刀片是位于上压盖内部的,因此医护人员在打开备皮刀上的防护盖时,刀片不再会对医护人员造成割伤的危险,消除了现有医用备皮刀的安全隐患。2、本方案中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刀片沿着垂直于刀口方向滑动,这样就能够根据备皮需要来调节刀片的刀口伸出上压盖的距离,从而适应于不同的使用要求,另外在调节刀片的同时,刀片滑动会带动连接柱移动,从而使得柔性板伸出滑槽,对刀片进行压紧,便于医护人员的备皮处理。进一步,所述柔性板的长度不小于刀片的长度。有益效果:这样柔性板能将刀片滑出的部分进行遮挡。进一步,所述安装座均为空心结构,所述驱动机构位于安装座内。有益效果:这样设置是为了从外观上来看,整个备皮刀的结构是比较简单的,没有复杂的零件位于备皮刀的外部,从而影响备皮。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杆和摆动柱,所述转杆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所述转杆平行于刀片的刀口边,所述摆动柱一端固定在转杆上,一端固定在刀片的底部。有益效果:通过转动转杆,转杆随转杆同步转动,由于刀片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刀片的刀口处可能出现向上微翘的情形,而此时柔性板滑出,不仅遮挡滑出的刀片,同时也起到按压刀片的作用。进一步,所述转杆一端贯穿安装座,且转杆伸出安装座一端固定有旋钮。有益效果:旋钮的设置有利于医护人员转动转杆,从而调节刀片。进一步,所述上压盖的横截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有益效果:将上压盖设置为弧形使得,上压盖只有两侧压紧在刀片上,减少上压盖与刀片的接触面积,使刀片易于滑动。进一步,所述下压板为长条形,沿下压板的长度方向的侧边设有多个间距分布的梳齿。有益效果:梳齿的设置是防止刀片直接接触到患者的皮肤,使得安全隐患增大。进一步,所述刀柄为空心结构,刀柄内设有消毒袋,消毒袋顶部连通有出液管。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消毒袋和出液管,通过出液管将消毒袋内的消毒液导向梳齿处,从而对患者备皮处进行消毒处理。进一步,所述出液管上设有出液单向阀。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阀门能够避免当备皮刀未使用时,外界的水分或其他污染物进入到消毒袋内。进一步,所述安装座的顶面沿下压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液槽,所述出液管与导液槽连通。有益效果:出液管排出的消毒液首先进入导液槽内,再经过导液槽缓慢流动至各梳齿之间,后流至患者的皮肤上,进而对患者备皮处进行消毒。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正向局剖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左向局剖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左向局剖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刀柄10、安装座11、刀片12、上压盖13、下压板14、梳齿15、支撑柱16、条形孔17、滑槽18、缺口19、柔性板20、连接柱21、转杆22、摆动柱23、支撑杆24、旋钮25、消毒袋26、出液管27、出液单向阀28、导液槽29。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割伤医用备皮刀,包括刀柄10、安装座11、刀片12、上压盖13和下压板14,刀片12、上压盖13和下压板14均为长方体,其中安装座11为空心结构,安装座11一体成型在刀柄10的顶部,下压板14固定在安装座11的顶部,下压板14呈回字形且为长条形,沿下压板14长度方向的侧边上设有多个间距分布的梳齿15,上压盖13的横截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上压盖13的底部设有固定在安装座11内壁上的支撑柱16,上压盖13与下压板14之间具有大于刀片12厚度的间隙,刀片12设置在上压盖13与下压板14之间,且刀片12位于上压盖13内,在刀片12上开设有供支撑柱16通过的条形孔17。结合图3所示,在上压盖13长边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18,滑槽18的底部开设有缺口19,在滑槽18内滑动连接有长条状的柔性板20,其中柔性板20长边的长度不小于刀片12长边的长度,刀片12与柔性板20之间固定有连接柱21,其中连接柱21采用硅胶材质制成,连接柱21位于缺口19内,在安装座11内设有驱动刀片12沿垂直于其刀口方向滑动的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转杆22和摆动柱23,其中转杆22水平转动连接在安装座11上,且转杆22平行于刀片12的刀口边,摆动柱23一端固定在转杆22上,另一端固定在刀片12的中部,转杆22上绕其周向设有固定在刀片12底部的支撑杆24,转杆22一端贯穿安装座11,且转杆22伸出安装座11一端固定有旋钮25。使用时,医护人员根据备皮需要旋转旋钮25,使刀片12伸出上压盖13,刀片12在滑动过程中,带动连接柱21移动,从而使得柔性板20滑出滑槽18,从而将刀片12压紧在下压板14上,即可进行备皮处理;由于刀片12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同时刀片12伸出上压盖13的距离仅为2mm左右,因此上压盖13与下压板14之间的间隙足够刀片12滑出。实施例2基本如附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刀柄10为空心结构,在刀柄10内设置装有消毒液的消毒袋26,其中消毒袋26顶部设有出液管27,出液管27上设有出液单向阀28,在安装座11的顶面沿下压板14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液槽29,其中出液管27与导液槽29连通,在刀柄10两侧均水平滑动连接有按压柱,按压柱位于刀柄10内部一端固定在消毒袋26上,这样在备皮时,医护人员通过挤压按压柱,从而使消毒袋26产生形变,当消毒袋26内的体积减小时,出液单向阀28打开,消毒袋26内部的消毒液经出液管27进入到导液槽29内,后从导液槽29流至梳齿15的根部,从而对患者备皮处进行消毒处理。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割伤医用备皮刀,包括刀柄、安装座、刀片、上压盖和下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位于上压盖内,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驱动刀片沿垂直于其刀口方向滑动的驱动机构,沿上压板长边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底部开设有缺口,滑槽内设有柔性板,刀片与柔性板之间固定有连接柱,连接柱位于缺口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割伤医用备皮刀,包括刀柄、安装座、刀片、上压盖和下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位于上压盖内,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驱动刀片沿垂直于其刀口方向滑动的驱动机构,沿上压板长边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底部开设有缺口,滑槽内设有柔性板,刀片与柔性板之间固定有连接柱,连接柱位于缺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割伤医用备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板的长度不小于刀片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割伤医用备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均为空心结构,所述驱动机构位于安装座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割伤医用备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杆和摆动柱,所述转杆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所述转杆平行于刀片的刀口边,所述摆动柱一端固定在转杆上,一端固定在刀片的底部。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婕李娅萍何密杨德娟刘春梅兰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