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庆专利>正文

一种外用拔毒祛湿散寒消炎止痛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32313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用拔毒祛湿散寒消炎止痛配方及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取植物油4500‑5500份、柳枝450‑550份、桑枝450‑550份、榆枝450‑550份、椒树枝450‑550份、皂角刺250‑350份、川乌40‑60份、草乌40‑60份、铁棒锤40‑60份、黄丹100‑200份。凭多年的实务研发出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消除由炎症、增生、疼痛引起的关节各种身体的问题,具有祛风散寒、祛风除湿、消炎、止痛、活血化瘀、通经走络、拔毒消肿、清热解毒的疗效,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一线。

A prescrip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external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用拔毒祛湿散寒消炎止痛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药品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用拔毒祛湿散寒消炎止痛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大鱼大肉司空见惯,工作也不像以前必须一直动,更多的是久坐不动,由于精神压力、工作压力大,工作又没有运动,各种疾病不知不觉的就得了,常见有各种关节疼痛,疗疖疔痈发、有头疽之初期或化脓期,一般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但一般药物大都含有激素和西药成分具有毒副作用和一定的过敏反应,而且成本高,不亲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外用拔毒祛湿散寒消炎止痛配方及其工艺方法,凭多年的实务研发出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消除由炎症、增生、疼痛引起的关节各种身体的问题,具有祛风散寒、祛风除湿、消炎、止痛、活血化瘀、通经走络、拔毒消肿、清热解毒的疗效,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一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用拔毒祛湿散寒消炎止痛配方,按重量份计包括:取植物油4500-5500份、柳枝450-550份、桑枝450-550份、榆枝450-550份、椒树枝450-550份、皂角刺250-350份、川乌40-60份、草乌40-60份、铁棒锤40-60份、黄丹100-200份。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包括:取植物油5000份、柳枝500份、桑枝500份、榆枝500g份、椒树枝500份、皂角刺300份、川乌50份、草乌50份、铁棒锤50份、黄丹100份。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油为芝麻香油或花生香油或核桃油任一一种或两种;进一步地,所述柳枝、桑枝、榆枝、椒树枝均取发芽时5-10毫米粗细的枝条并切段成3-6厘米条段。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包括:还包括裸藻15-20份;所述裸藻由衣藻、羽纹藻、微鞘藻粉任一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一种所述外用拔毒祛湿散寒消炎止痛配方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选用品质较好的所述的上述药材,备用;将上述药材均匀混合后全部浸泡植物油中约72-96小时后,备用;将浸泡好的药材放入砂锅中放在火炉上开始煎,先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煎2-4小时待砂锅中的药全部变为焦炭为宜,再武火烧开,捞出药渣过滤药油;在沸腾的药油中缓慢放入黄丹100-200份,软硬以滴水成珠为宜,边放边搅拌直至黄丹完全融化于药油;去火毒,准备一个便于冲洗的容器,放满常温12-30摄氏度清水,将上述加入好黄丹的药油倒入满水的容器中;用清水水反复冲洗降温降至常温后,倒掉多余的水,剩下块状药油,装入容器备用;成品,取少许块状药油放入容器加热摊在牛皮纸或布上待用。药用参考:植物油:效用:滋阴润燥。主治肺热燥咳、肌肤干燥、大便燥结等症。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能使皮肤滋润有光泽。柳枝:效用:祛风利湿,解毒消肿。用于风湿痹痛,小便淋浊,黄疸,风疹瘙痒,疔疮,丹毒,龋齿,龈肿。桑枝:效用:有祛风湿,利关节的作用。用于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榆枝:效用:榆树枝有宁心安神、补虚消肿、通利小便、促进断骨再生的功效和作用。花椒树枝:效用:它的辛散温燥,入脾胃经,长于温中燥湿拥有、散寒止痛、止呕止泻的效果。皂角刺: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病症。一般炮制后内服。生川乌酊外用能刺激皮肤,继而产生麻木感,故外用作某些神经痛及风湿的镇痛剂。草乌:驱逐寒湿,温经止痛;抗炎症,镇痛,还有强心作用,但是剂量如果过大的话会导致心率失常,所以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量,不要过量使用,否则会引起身体不必要的症状出现;草乌的乌头碱物质的毒性作用能够引起心率不齐和高血压,能起到很好的局部麻醉功效;乌头还能降血糖,其注射液能够抗癌,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铁棒锤:祛风止痛,散瘀止血,消肿拔毒,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外用治淋巴结结核(未破),痈疮肿毒。黄丹:外用:拔毒生肌,杀虫止痒;内服:坠痰镇惊,攻毒截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外用拔毒祛湿散寒消炎止痛配方,按重量份计包括:取植物油4500-5500份、柳枝450-550份、桑枝450-550份、榆枝450-550份、椒树枝450-550份、皂角刺250-350份、川乌40-60份、草乌40-60份、铁棒锤40-60份、黄丹100-200份。凭多年的实务研发,配方经过科学有机的结合使得患者可以在一个短时期内无副作用的消炎治愈,优选的加工方法可以保证药品制备科学,有效成分得以保留,主要治疗:带状疮疹、乳腺增生、乳腺炎、腮腺类、肩周炎、腰肌劳损、神经痛、嫒解各种关节疼痛,疗疖疔痈发、有头疽之初期或化脓期等病疗效显著,具有:祛风散寒、祛风除湿、消炎、止痛、活血化瘀、通经走络、拔毒消肿、清热解毒的治疗效果,有效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没有激素和副作用;进一步地,该配方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使用简单而且成本也非常亲民;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一线。本专利技术的外用拔毒祛湿散寒消炎止痛配方制备方法选用品质较好的所述的药材,备用;将上述药材均匀混合后全部浸泡植物油中约72-96小时后,备用;将浸泡好的药材放入砂锅中放在火炉上开始煎,先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煎2-4小时待砂锅中的药全部变为焦炭为宜,再武火烧开,捞出药渣过滤药油;在沸腾的药油中缓慢放入黄丹100-200份,软硬以滴水成珠为宜,边放边搅拌直至黄丹完全融化于药油;去火毒,准备一个便于冲洗的容器,放满常温12-30摄氏度清水,将上述加入好黄丹的药油倒入满水的容器中;用清水水反复冲洗降温降至常温后,倒掉多余的水,剩下块状药油,装入容器备用;成品,取少许块状药油放入容器加热摊在牛皮纸或布上待用。凭多年的实务研发,配方经过科学有机的结合使得患者可以在一个短时期内无副作用的消炎治愈,优选的加工方法可以保证药品制备科学,有效成分得以保留,主要治疗:带状疮疹、乳腺增生、乳腺炎、腮腺类、肩周炎、腰肌劳损、神经痛、嫒解各种关节疼痛,疗疖疔痈发、有头疽之初期或化脓期等病疗效显著,具有:祛风散寒、祛风除湿、消炎、止痛、活血化瘀、通经走络、拔毒消肿、清热解毒的治疗效果,有效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没有激素和副作用;进一步地,该配方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使用简单而且成本也非常亲民;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一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总的专利技术构思,一种所述外用拔毒祛湿散寒消炎止痛配方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选用品质较好的植物油4500-5500份、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用拔毒祛湿散寒消炎止痛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取植物油4500-5500份、柳枝450-550份、桑枝450-550份、榆枝450-550份、椒树枝450-550份、皂角刺250-350份、川乌40-60份、草乌40-60份、铁棒锤40-60份、黄丹100-20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用拔毒祛湿散寒消炎止痛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取植物油4500-5500份、柳枝450-550份、桑枝450-550份、榆枝450-550份、椒树枝450-550份、皂角刺250-350份、川乌40-60份、草乌40-60份、铁棒锤40-60份、黄丹100-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拔毒祛湿散寒消炎止痛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取植物油5000份、柳枝500份、桑枝500份、榆枝500g份、椒树枝500份、皂角刺300份、川乌50份、草乌50份、铁棒锤50份、黄丹1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拔毒祛湿散寒消炎止痛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为芝麻香油或花生香油或核桃油任一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拔毒祛湿散寒消炎止痛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柳枝、桑枝、榆枝、椒树枝均取发芽时5-10毫米粗细的枝条并切段成3-6厘米条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
申请(专利权)人:郭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