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86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护断路器,包括绝缘外壳、操作机构、灭弧系统和触头系统,在所述绝缘外壳上还设有三相线电源进线端、三相线电源出线端、中性线电源进线端和中性线电源出线端,所述中性线电源进线端和中性线电源出线端沿所述断路器的高度方向设于三相线基座的上方或下方。

A protective circuit br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断路器。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设备,用于在电路出现诸如短路或过载等的故障时及时中断电路中的电流,由此防止发生意外。当断路器具有自动重合闸的功能时,能够实现对电路的自动检测及保护,保证用户安全、连续、可靠的使用电力资源,在使用时一般安装在配电柜柜体内,和其他电器产品共同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随着低压电器行业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断路器产品在具备接原有的保护功能基础上,需要具有多种信息传输与控制功能,在某些情况下还要满足客户直接替换载波通讯盒等外接模块的要求,在需要配套多种功能的情况下,势必会造成断路器产品尺寸的增加,当产品需要在比较小规格的配电柜中使用时,如规格为235*142*99mm的配电柜,传统的具有的自动重合闸功能的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体积较大,智能化程度不高,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在当前越来越多的电网智能化改造的需求下,从经济层面考虑,直接替换配电柜内的断路器是更加快速及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目前的配电柜中,多以三极断路器为主,而目前的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必须要采用3P+N的形式实现功能,目前的四极宽度尺寸的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无法直接替换旧的断路器。而且目前的配电柜内的断路器各个厂家的安装尺寸不一致,也为直接替换旧的断路器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背景,本技术提供一种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对断路器内部元件进行重新布局,通过优化基座的结构,使得N极层叠布置在断路器的高度空间上,而不占用断路器宽度空间,通过优化零序互感器及电操机构的安装位置,降低了断路器的整体高度,通过优化基座及中盖上的安装孔,保证适配配电柜内的多种安装尺寸,在具备多种智能化功能的前提下可保证直接替换旧的断路器。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保护断路器,包括绝缘外壳、操作机构、灭弧系统和触头系统,在所述绝缘外壳上还设有三相线电源进线端、三相线电源出线端、中性线电源进线端和中性线电源出线端,所述中性线电源进线端和中性线电源出线端沿所述断路器的高度方向设于三相线基座的上方或下方。优选的,所述中性线电源进线端或中性线电源出线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三相线电源进线端或三相线电源出线端的前方或后方。优选的,所述中性线电源进线端设置于所述三相线电源进线端的后方,所述中性线电源出线端设置于所述三相线电源出线端的前方。优选的,所述断路器可为热磁式断路器、电子式断路器、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或重合闸断路器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断路器为剩余电流断路器,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电流采集器,所述电流采集器包括电流互感器、零序互感器或电流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三相线主导线及中性线导体均穿过所述零序互感器的中心。优选的,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电动操作机构,所述电动操作机构的电机设于所述零序互感器的周围。优选的,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电子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器可接收所述电流采集器传来的电流信息。优选的,所述断路器还包括通讯模块,外部控制中心可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电子控制器通讯。优选的,所述绝缘外壳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腰形孔、长方形孔或圆形孔。优选的,所述三相线电源进线端、三相线电源出线端、中性线电源进线端或中性线电源出线端可外接扩展铜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将所述中性线电源进线端和中性线电源出线端之间的导体与三相线基座上下设置,使得断路器宽度尺寸不变,仍然为三极宽度尺寸,且基座上的用于提供用户的安装的孔为腰形孔,适配不同安装尺寸,最大确保断路器的可直接替换性。2、本技术通过将零序互感器及电机下沉安装,有效克服了现有结构中将电机设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上方导致的高度较大的问题,使高度明显降低。3、本技术通过在操作手柄上安装轴销,轴销的端面低于操作手柄最高面,保证所述连杆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低于所述操作手柄最高面,从而保证手柄最高面上的空间可以预留给所述电子控制器使用,降低整个断路器的高度尺寸。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保护断路器的总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保护断路器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保护断路器的主导线与零序互感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保护断路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保护断路器的基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保护断路器的基座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保护断路器的外接扩展铜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上”、“下”、“左”、“右”、“前”、“后”、“高度”、“宽度”、“长度”等方位用语以图1中所示位置为准。请参考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断路器,包括:绝缘外壳100、操作机构200、灭弧系统700和触头系统800,所述操作机构200、灭弧系统700和触头系统800设于所述绝缘外壳100内,所述绝缘外壳100包括三相线基座110、中盖120和面盖130,所述中盖120设于所述三相线基座110和所述面盖130之间,且所述中盖120分别与所述三相线基座110和所述面盖130通过螺丝固定。所述三相线基座110是指包括了A、B、C三相但不包括N相的基座,在所述三相线基座110上设有安装孔111为腰形孔、长方形孔或圆孔等,以适配配电柜内所装的不同安装尺寸的断路器。在所述三相线基座110上设有三相线电源进线端300、三相线电源出线端400、在所述三相线电源进线端300和三相线电源出线端400之间设有三相线主导线301,所述三相线主导线包括A相主导线3011、B相主导线3012和C相主导线3013,在所述绝缘外壳100内设有中性线电源进线端500和中性线电源出线端600,在所述中性线电源进线端500和中性线电源出线端600之间设有导体501,所述中性线电源进线端500和中性线电源出线端600沿所述断路器的高度方向设于三相线基座110的上方或下方。需要注意的是,中性线电源进线端500和中性线电源出线端600设于所述三相线基座110的上方或下方是指所述中性线电源进线端500和中性线电源出线端600可设于所述三相线基座110本体外部的上方或下方,也可设于所述三相线基座110本体内部空间中的上方或下方,上述情况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此外,本文中提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断路器,包括绝缘外壳(100)、操作机构(200)、灭弧系统(700)和触头系统(800),在所述绝缘外壳(100)上还设有三相线电源进线端(300)、三相线电源出线端(400)、中性线电源进线端(500)和中性线电源出线端(6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线电源进线端(500)和中性线电源出线端(600)沿所述断路器的高度方向设于三相线基座(110)的上方或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断路器,包括绝缘外壳(100)、操作机构(200)、灭弧系统(700)和触头系统(800),在所述绝缘外壳(100)上还设有三相线电源进线端(300)、三相线电源出线端(400)、中性线电源进线端(500)和中性线电源出线端(6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线电源进线端(500)和中性线电源出线端(600)沿所述断路器的高度方向设于三相线基座(110)的上方或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线电源进线端(500)或中性线电源出线端(600)分别设置在所述三相线电源进线端(300)或三相线电源出线端(400)的前方或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护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线电源进线端(500)设置于所述三相线电源进线端(300)的后方,所述中性线电源出线端(600)设置于所述三相线电源出线端(400)的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可为热磁式断路器、电子式断路器、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或重合闸断路器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护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为剩余电流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寅吴来顺沈迪刘万里王文涛任庆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京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