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276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包括:称重装置、供水装置和控制装置,称重装置包括总称重模块、主称重模块、第一副称重模块和第二副称重模块,待检翻斗式雨量计设在主称重模块上且具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供水装置包括蠕动泵、总水杯、第一副水杯和第二副水杯,蠕动泵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接至待检翻斗式雨量计的进水口的上方,蠕动泵用于将总水杯中的水定量的泵送至待检翻斗式雨量计内,控制装置信号连接称重装置和供水装置用于控制蠕动泵工作并获取称重装置的测量值。将出水管与待检翻斗式雨量计间隔设置,可以防止出水管的重力影响待检翻斗式雨量计的重量测量,可以提升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的检定精度。

Verification system of tipping bucket rain gau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
本技术属于雨量计
,具体地,涉及一种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智能化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雨量计的应用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在农业生产中由始至终地记录降雨量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为保证雨量计的测量精度就需要对雨量计进行检定,相关技术中的翻斗式雨量计在检定前未把蠕动泵的管道内注满水,会增加检定的误差,而且残留在翻斗式雨量计内部的水分也会影响检定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所述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可以提升翻斗式雨量计的检定精度。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包括:称重装置、供水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称重装置包括总称重模块、主称重模块、第一副称重模块和第二副称重模块,待检翻斗式雨量计设在所述主称重模块上且具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供水装置包括蠕动泵、设在所述总称重模块上的总水杯、设在所述第一副称重模块上且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第一副水杯和设在所述第二副称重模块上且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的第二副水杯,所述蠕动泵具有连通所述总水杯的进水管和连通所述进水口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接至所述待检翻斗式雨量计的进水口的上方,所述蠕动泵用于将所述总水杯中的水定量的泵送至所述待检翻斗式雨量计内,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称重装置和所述供水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蠕动泵工作并获取所述称重装置的测量值。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将出水管与待检翻斗式雨量计间隔设置,可以防止出水管的重力影响待检翻斗式雨量计的重量测量,从而可以提升通过待检翻斗式雨量计的总雨量的测量,可以进一步提升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的检定精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待检翻斗式雨量计位于所述第一副水杯和所述第二副水杯的上方。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副水杯之间通过第一导管相连,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副水杯之间通过第二导管相连,所述第一导管邻近所述第一副水杯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副水杯的敞开口的上方,所述第二导管邻近所述第二副水杯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副水杯的敞开口的上方。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称重模块上设有雨量计支架,所述待检翻斗式雨量计设在所述雨量计支架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副称重模块上设有第一导管支架,所述第一导管支撑在所述第一导管支架上;所述第二副称重模块上设有第二导管支架,所述第二导管支撑在所述第二导管支架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总称重模块、所述主称重模块、所述第一副称重模块和所述第二副称重模块均为电子秤。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跟技术实施例的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跟技术实施例的翻斗式雨量计检定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100: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10:总称重模块;11:主称重模块;12:第一副称重模块;13:第二副称重模块;14:雨量计支架;15:第一导管支架;16:第二导管支架;20:蠕动泵;21:总水杯;22:第一副水杯;23:第二副水杯;30:控制装置;40:待检翻斗式雨量计;41:第一导管;42:第二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前”、“后”、“左”、“右”、“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照图1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100包括:称重装置、供水装置和控制装置30。具体而言,称重装置包括总称重模块10、主称重模块11、第一副称重模块12和第二副称重模块13,总称重模块10、主称重模块11、第一副称重模块12和第二副称重模块13均可以是电子秤,分别为总电子秤、主电子秤、第一副电子秤和第二副电子秤,利用电子秤做成称重模块,容易获得,而且电子秤的读数方便,容易获得测量参数。待检翻斗式雨量计40设在主称重模块11上,主称重模块11可以测量待检翻斗式雨量计40的重量变化情况,其中,待检翻斗式雨量计40具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雨水可以通过进水口进入待检翻斗式雨量计40,然后通过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流出,待检翻斗式雨量计40内还设有顶部敞开的翻斗结构,水流从进水口将进入流道翻斗结构内,翻斗结构往复摆动将进水口进入的水分流至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并根据翻斗的次数计算雨量。供水装置包括蠕动泵20、设在总称重模块10上的总水杯21、设在第一副称重模块12上且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的第一副水杯22和设在第二副称重模块13上且与第二出水口连通的第二副水杯23,蠕动泵20具有连通总水杯21的进水管和连通进水口的出水管,蠕动泵20用于将总水杯21中的水定量的泵送至待检翻斗式雨量计40内,总称重模块10可以测量总水杯21的重量变化,从而获得蠕动泵20泵送至待检翻斗式雨量计40中的水量,第一副称重模块12可以测量第一副水杯22的重量变化,从而获得第一出水口流入第一副水杯22的水量,第二副称重模块13可以测量第二副水杯23的重量变化,从而获得第二出水口流入第二副水杯23的水量,出水管接至待检翻斗式雨量计40的进水口的上方。控制装置30信号连接称重装置和供水装置用于控制蠕动泵20工作并获取称重装置的测量值,根据称重装置获得的总水杯21、第一副水杯22和得第二副水杯23的重量变化情况结合待检翻斗式雨量计40的翻斗翻动情况判断待检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包括:/n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包括总称重模块、主称重模块、第一副称重模块和第二副称重模块,待检翻斗式雨量计设在所述主称重模块上且具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n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包括蠕动泵、设在所述总称重模块上的总水杯、设在所述第一副称重模块上且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第一副水杯和设在所述第二副称重模块上且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的第二副水杯,所述蠕动泵具有连通所述总水杯的进水管和连通所述进水口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接至所述待检翻斗式雨量计的进水口的上方,所述蠕动泵用于将所述总水杯中的水定量的泵送至所述待检翻斗式雨量计内;/n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称重装置和所述供水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蠕动泵工作并获取所述称重装置的测量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包括:
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包括总称重模块、主称重模块、第一副称重模块和第二副称重模块,待检翻斗式雨量计设在所述主称重模块上且具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包括蠕动泵、设在所述总称重模块上的总水杯、设在所述第一副称重模块上且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第一副水杯和设在所述第二副称重模块上且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的第二副水杯,所述蠕动泵具有连通所述总水杯的进水管和连通所述进水口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接至所述待检翻斗式雨量计的进水口的上方,所述蠕动泵用于将所述总水杯中的水定量的泵送至所述待检翻斗式雨量计内;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称重装置和所述供水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蠕动泵工作并获取所述称重装置的测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式雨量计检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翻斗式雨量计位于所述第一副水杯和所述第二副水杯的上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