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流量的水力稳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68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视流量的水力稳压器,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的周面一处内嵌有一流量显示装置,所述流量显示装置包括内嵌槽、透明外壳和浮子,内嵌槽与外筒的周面相连,内嵌槽顶部开有上端气孔,底部开有下端气孔,流量显示装置通过上端气孔、下端气孔与外筒内相通,透明外壳套在内嵌槽的外侧,浮子活动式地放置在流量显示装置内,外筒周面上与流量显示装置相邻的一侧沿流量显示装置从上到下标有若干流量刻度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具有透明外壳的流量显示装置,为使用者提供各冷却塔之间的均匀布水水流量可视化,方便使用者就地直观地观察水力稳压器内部的水流量情况,增强了使用者对冷却水流量的掌握,提高了水力稳压器性能的可信度。

A visual flow hydraulic reg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流量的水力稳压器
本技术设计一种水力稳压器,尤其是一种向并联运行冷却塔群显示均匀布水水流量的水力稳压器。
技术介绍
冷却塔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由申请号为CN201210567538.1,名称为“一种冷却塔用水力稳压器”的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向并联运行冷却塔群各冷却塔均衡配水的水力稳压器,如图2所示,该专利技术解决了冷却塔之间配水不均的问题,调节水量灵敏,不会造成冷却水浪费,提高冷却塔换热效率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冷却水泵的工作状况。但根据市场反馈,该专利技术还未能让用户很直观地得知该水力稳压器内部冷却水流量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该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流量显示功能,实际解决了流量不可见的问题与需求。上述结构整体封闭式较为严谨,因此无法提供对内部可视的条件。由于结构外观较为简洁,未能提供流量可视的功能,存在使用者缺乏对水力稳压器均匀水流量可信度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结构不具备流量显示功能、存在影响均水效果可信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视流量的水力稳压器,通过设置具有透明外壳的流量显示装置,为使用者提供各冷却塔之间的均匀布水水流量可视化,方便使用者就地直观地观察水力稳压器内部的水流量情况,提高水力稳压器关于冷却塔尖补水均匀的可信度。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可视流量的水力稳压器,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套装在内筒外,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环形腔空间内设置有一负压腔管,负压腔管的顶部开有与大气相连的气孔,负压腔管的底部设有伸向侧面法兰的弯头,负压腔管的上部周面开有孔;内筒的周面开有若干相对等距的出水孔;外筒侧面开孔并安装有侧面法兰,且侧面法兰与冷却塔连接,外筒底部开孔并安装有底部法兰,且底部法兰与冷却塔进水竖管顶部相连,外筒的周面一处内嵌有一流量显示装置,流量显示装置的顶部低于外筒的顶部,流量显示装置的底部高于外筒的侧面开孔上端;所述流量显示装置包括竖向的内嵌槽、透明外壳和浮子,内嵌槽与外筒的周面相连,内嵌槽顶部开有上端气孔,内嵌槽底部开有下端气孔,流量显示装置通过上端气孔、下端气孔与外筒内相通,透明外壳套在内嵌槽的外侧,且透明外壳与外筒的周面吻合,浮子活动式地放置在流量显示装置内,且浮子的最大直径小于上端气孔的直径、下端气孔的直径;外筒周面上与流量显示装置相邻的一侧沿流量显示装置从上到下标有若干流量刻度值。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可视流量的水力稳压器,所述流量显示装置的高度为300~400mm,流量显示装置顶部与水力稳压器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50~100mm。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可视流量的水力稳压器,所述浮子的密度小于水密度。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可视流量的水力稳压器,所述负压腔管的直径小于环形腔中内筒与外筒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可视流量的水力稳压器,所述负压腔管的孔的直径小于负压腔管的直径。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可视流量的水力稳压器,所述负压腔管的孔与负压腔管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50~150mm。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增加了具备流量显示功能的流量显示装置,流量显示装置内嵌在外筒侧面,其材质是透明材料,上端及下端分别与外筒内相通。当冷却水通过入水口进水,水量达到下端气孔时会有部分水量流入流量仪内部。随着内部水量的增加,流量仪内部的水位也逐渐提升,原流量仪中的空气从上端气孔排出,通过流量仪边上的流量刻度观察,增强了使用者对冷却水流量的掌握,提高了水力稳压器性能的可信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水力稳压器上设计的几种流量显示装置结构。图2是现有技术中原冷却塔用水力稳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视流量的水力稳压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视流量的水力稳压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可视流量的水力稳压器的局部周面示意图。附图标记含义:1、底部法兰;2、侧面法兰;3、内筒;4、出水孔或者槽;5、外筒;6、孔;7、气孔;8、负压腔管;9、流量仪;10、流量仪下端气孔;11、流量仪上端气孔;12、内嵌槽;13、透明壳;14、流量刻度;15、水浮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可视流量的水力稳压器,如图3至图5所示,包括外筒5和内筒3,外筒5套装在内筒3外。外筒5和内筒3之间的环形腔空间内设置有一负压腔管8,负压腔管8的直径小于环形腔中内筒3与外筒5之间的距离。负压腔管8的顶部开有与大气相连的气孔7,负压腔管8的底部设有伸向侧面法兰2的弯头,负压腔管8的上部周面开有孔6,孔6的直径小于负压腔管8的直径,孔6与负压腔管8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50~150mm。内筒3的周面开有若干相对等距的出水孔4。外筒5侧面开孔并安装有侧面法兰2,且侧面法兰2与冷却塔连接,外筒5底部开孔并安装有底部法兰1,且底部法兰1与冷却塔进水竖管顶部相连,外筒5的周面一处内嵌有一流量显示装置9,流量显示装置9的顶部低于外筒5的顶部,流量显示装置9的底部高于外筒5的侧面开孔上端,流量显示装置9的高度为300~400mm,流量显示装置9顶部与水力稳压器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50~100mm。所述流量显示装置9包括竖向的内嵌槽12、透明外壳13和浮子15,内嵌槽12与外筒5的周面相连,内嵌槽12顶部开有上端气孔11,内嵌槽12底部开有下端气孔10,流量显示装置9通过上端气孔11、下端气孔10与外筒5内相通。透明外壳13套在内嵌槽12的外侧,且透明外壳13与外筒5的周面相吻合。浮子15活动式地放置在流量显示装置9内,且浮子15的最大直径小于上端气孔11的直径、下端气孔10的直径,浮子15的密度小于水密度。外筒5周面上与流量显示装置9相邻的一侧沿流量显示装置9从上到下标有若干流量刻度值14。如图1所示是在水力稳压器上设计的几种流量显示装置结构,对此不断进行优化与设计,最终得到本技术中的流量显示装置的结构,图1中从左往右第一种结构为半嵌半凸,但使得外筒周面有点突兀;第二种结构中刻度值标记在流量仪外壳上面,考虑到水位上升后会影响观察视线;第三种结构与第四种结构的空气流通方式不同,但是流量显示装置都独立在外部,会影响水力稳压器的安装,施工时候容易被磕碰损伤。本技术的流量显示装置结构内嵌在水力稳压器外筒5周面,透明外壳13与外筒5上述可视流量的水力稳压器的工作过程如下:冷却塔进水时,冷却水进入水力稳压器的内筒3中,水由内筒3的出水孔4流入外筒5内,随着水量增多,水从流量显示装置9的下端气孔10进入流量显示装置9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流量的水力稳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5)和内筒(3),外筒(5)套装在内筒(3)外,外筒(5)和内筒(3)之间的环形腔空间内设置有一负压腔管(8),负压腔管(8)的顶部开有与大气相连的气孔(7),负压腔管(8)的底部设有伸向侧面法兰(2)的弯头,负压腔管(8)的上部周面开有孔(6);内筒(3)的周面开有若干相对等距的出水孔(4);外筒(5)侧面开孔并安装有侧面法兰(2),且侧面法兰(2)与冷却塔连接,外筒(5)底部开孔并安装有底部法兰(1),且底部法兰(1)与冷却塔进水竖管顶部相连,外筒(5)的周面一处内嵌有一流量显示装置(9),流量显示装置(9)的顶部低于外筒(5)的顶部,流量显示装置(9)的底部高于外筒(5)的侧面开孔上端;/n所述流量显示装置(9)包括竖向的内嵌槽(12)、透明外壳(13)和浮子(15),内嵌槽(12)与外筒(5)的周面相连,内嵌槽(12)顶部开有上端气孔(11),内嵌槽(12)底部开有下端气孔(10),流量显示装置(9)通过上端气孔(11)、下端气孔(10)与外筒(5)内相通,透明外壳(13)套在内嵌槽(12)的外侧,且透明外壳(13)与外筒(5)的周面吻合,浮子(15)活动式地放置在流量显示装置(9)内,且浮子(15)的最大直径小于上端气孔(11)的直径、下端气孔(10)的直径;外筒(5)周面上与流量显示装置(9)相邻的一侧沿流量显示装置(9)从上到下标有若干流量刻度值(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流量的水力稳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5)和内筒(3),外筒(5)套装在内筒(3)外,外筒(5)和内筒(3)之间的环形腔空间内设置有一负压腔管(8),负压腔管(8)的顶部开有与大气相连的气孔(7),负压腔管(8)的底部设有伸向侧面法兰(2)的弯头,负压腔管(8)的上部周面开有孔(6);内筒(3)的周面开有若干相对等距的出水孔(4);外筒(5)侧面开孔并安装有侧面法兰(2),且侧面法兰(2)与冷却塔连接,外筒(5)底部开孔并安装有底部法兰(1),且底部法兰(1)与冷却塔进水竖管顶部相连,外筒(5)的周面一处内嵌有一流量显示装置(9),流量显示装置(9)的顶部低于外筒(5)的顶部,流量显示装置(9)的底部高于外筒(5)的侧面开孔上端;
所述流量显示装置(9)包括竖向的内嵌槽(12)、透明外壳(13)和浮子(15),内嵌槽(12)与外筒(5)的周面相连,内嵌槽(12)顶部开有上端气孔(11),内嵌槽(12)底部开有下端气孔(10),流量显示装置(9)通过上端气孔(11)、下端气孔(10)与外筒(5)内相通,透明外壳(13)套在内嵌槽(12)的外侧,且透明外壳(13)与外筒(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方亮黄浩宁尚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纳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