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658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2:45
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补偿装置,属于空气能热泵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本体,所述蒸发器本体包括进液总管、出液总管和若干根换热分管,所述出液总管包括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所述进液总管的后端连接各个换热分管的前端,所述换热分管回旋盘绕设置在蒸发器本体的上部和中部,各个换热分管的后端连接上出液管的前端;在蒸发器本体的下部盘绕设置热补偿盘管,热补偿盘管的进液口连接上出液管的后端,热补偿盘管的出液口连接下出液管的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补偿盘管能够利用上出液管内制冷剂20摄氏度的温度,对蒸发器进行定点精准除霜,无需耗费额外的能源,节能高效。

A heat and cold compensation device of air energy heat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补偿装置
本技术属于空气能热泵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能热泵是按照“逆卡诺”原理工作的,即逆卡诺循环原理,其通过压缩机系统运转工作,吸收空气中热量制造热水。具体过程是: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压缩后温度升高的制冷剂,经过水箱中的冷凝器制造热水,而后制冷剂经过过滤器和节流器,进入蒸发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制冷剂经过气液分离器,回到压缩机进行下一循环。冬季空气能热泵除霜问题是制约机组正常运行的一大因素,由于空气源热泵冬季采用空气作为热源,所以,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其蒸发温度也随之降低,蒸发器表面温度随之下降甚至低于0℃。由于热气上升、冷气下降的原理,一般蒸发器的结冰位置为装置的中下部。如何准确高效的除霜,保证机组低温下正常运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蒸发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除霜方式一般包括两种:第一,提供额外的外围加热装置,定时化冰除霜,这种方式便于实施操作,但是需要额外耗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第二,采用逆循环热气除霜的方式进行化霜,即令制冷剂在系统内逆向循环流动,使蒸发器温度上升,从而达到有效化霜的目的,采用这种除霜方式时对节流器的设置有要求,需要增大节流器的开度以令制冷剂高流量通过蒸发器,但是采用这种设置的节流器在制冷剂正向运行时不能精确控制流量,会导致压缩机受损。鉴于此,申请人设计了本装置,能够充分利用蒸发器出液管的多余热量对蒸发器的下部进行定点精确除霜,高效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补偿装置,能够充分利用蒸发器出液管的多余热量对蒸发器的下部进行定点精确除霜,高效节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本体,所述蒸发器本体包括进液总管、出液总管和若干根换热分管,所述出液总管包括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所述进液总管的后端连接各个换热分管的前端,所述换热分管回旋盘绕设置在蒸发器本体的上部和中部,各个换热分管的后端连接上出液管的前端;在蒸发器本体的下部盘绕设置热补偿盘管,热补偿盘管的进液口连接上出液管的后端,热补偿盘管的出液口连接下出液管的前端。优选的,所述换热分管呈“W”形或“S”形盘绕。优选的,所述热补偿盘管呈“W”形或“S”形盘绕。优选的,还包括管道间距控制器,所述管道间距控制器设置在蒸发器本体内各个换热分管之间。优选的,所述管道间距控制器包括第一弧形顶板和第二弧形顶板;所述第一弧形顶板和第二弧形顶板的内凹面均为工作面,相邻的换热分管分别设置在第一弧形顶板和第二弧形顶板内;在第一弧形顶板的背部固定第一连杆的前端,在第一连杆的后端固定第一棘齿轮环,在第一棘齿轮环的后端面设置前环形棘齿;在第二弧形顶板的背部固定第二连杆的前端,在第二连杆的后端固定第二棘齿轮环,在第二棘齿轮环的前端面设置后环形棘齿;还包括芯轴,所述芯轴的前端设置前挡片,芯轴的后端设置后挡片,在芯轴的中部固定中部挡片;在前挡片和中部挡片之间的芯轴上套装第一棘齿轮环,在中部挡片和后挡片之间的芯轴上套装第二棘齿轮环;在中部挡片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前拨片和后拨片,所述前拨片插入第一棘齿轮环的前环形棘齿中,后拨片插入第二棘齿轮环的后环形棘齿中;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初始状态相互并拢且夹角小于30度;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只能单向旋转分开不能逆向旋转并拢。优选的,中部挡片的下方固定握柄,在握柄的上端设置易折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蒸发器本体的下部盘绕设置热补偿盘管,热补偿盘管的进液口连接上出液管的后端,热补偿盘管的出液口连接下出液管的前端,利用上出液管内制冷剂20摄氏度的温度对蒸发器进行定点精准除霜,无需耗费额外的能源,节能高效。2、由于各个换热分管均为热传导性优良的金属材质制成,通常较大比例采用铜管制成。但是,由于材质本身易弯折变形,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夹持固定装置加以辅助定型,以确保管道通畅且流量恒定。因此,本装置设置了管道间距控制器,能够对各个换热分管进行有效的支撑和夹紧固定,保持管道间的合理间距,以保证不会因相邻管路间距太小而影响热交换率;该设置还能防止换热分管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弯折变形,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此外,一旦操作不慎导致管道变形,可将初始状态的管道间距控制器设置在变形的管道之间,并通过推动握柄,分开间距变小的管道,起到后期修复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管道间距控制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图5是管道间距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未折断握柄状态);图6是管道间距控制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未折断握柄状态);图7是管道间距控制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折断握柄状态);图中:1、蒸发器本体;2、换热分管;3、出液总管;4、进液总管;5、上出液管;6、下出液管;7、补偿盘管;8、管道间距控制器;9、第二连杆;10、后挡片;11、芯轴;12、第二棘齿轮环;13、后环形棘齿;14、后拨片;15、中部挡片;16、前拨片;17、前环形棘齿;18、第一连杆;19、第一棘齿轮环;20、前挡片;21、第一弧形顶板;22、第二弧形顶板;23、易折凹槽;24、握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补偿装置,包括蒸发器本体,所述蒸发器本体包括进液总管、出液总管和若干根换热分管,所述出液总管包括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所述进液总管的后端连接各个换热分管的前端,所述换热分管回旋盘绕设置在蒸发器本体的上部和中部,各个换热分管的后端连接上出液管的前端;在蒸发器本体的下部盘绕设置热补偿盘管,热补偿盘管的进液口连接上出液管的后端,热补偿盘管的出液口连接下出液管的前端。所述换热分管呈“W”形或“S”形盘绕。所述热补偿盘管呈“W”形或“S”形盘绕。本技术通过在蒸发器本体的下部盘绕设置热补偿盘管,热补偿盘管的进液口连接上出液管的后端,热补偿盘管的出液口连接下出液管的前端,利用上出液管内制冷剂20摄氏度的温度对蒸发器进行定点精准除霜,无需耗费额外的能源,节能高效。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管道间距控制器,所述管道间距控制器设置在蒸发器本体内各个换热分管之间。如图4和5所示,所述管道间距控制器包括第一弧形顶板和第二弧形顶板;所述第一弧形顶板和第二弧形顶板的内凹面均为工作面,相邻的换热分管分别设置在第一弧形顶板和第二弧形顶板内;在第一弧形顶板的背部固定第一连杆的前端,在第一连杆的后端固定第一棘齿轮环,在第一棘齿轮环的后端面设置前环形棘齿;在第二弧形顶板的背部固定第二连杆的前端,在第二连杆的后端固定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本体,所述蒸发器本体包括进液总管、出液总管和若干根换热分管,所述出液总管包括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所述进液总管的后端连接各个换热分管的前端,所述换热分管回旋盘绕设置在蒸发器本体的上部和中部,各个换热分管的后端连接上出液管的前端;在蒸发器本体的下部盘绕设置热补偿盘管,热补偿盘管的进液口连接上出液管的后端,热补偿盘管的出液口连接下出液管的前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本体,所述蒸发器本体包括进液总管、出液总管和若干根换热分管,所述出液总管包括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所述进液总管的后端连接各个换热分管的前端,所述换热分管回旋盘绕设置在蒸发器本体的上部和中部,各个换热分管的后端连接上出液管的前端;在蒸发器本体的下部盘绕设置热补偿盘管,热补偿盘管的进液口连接上出液管的后端,热补偿盘管的出液口连接下出液管的前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分管呈“W”形或“S”形盘绕。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补偿盘管呈“W”形或“S”形盘绕。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道间距控制器,所述管道间距控制器设置在蒸发器本体内各个换热分管之间。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间距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含伟袁成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绿泉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