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装置及其盖体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65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湿装置及其盖体组件。其中,加湿装置的盖体组件包括:出雾盖,出雾盖上设有多个出雾口;遮挡件,遮挡件与出雾盖可相对移动,以遮挡多个出雾口中与其重叠的出雾口。通过在出雾盖上设置多个出雾口,并配置遮挡件,通过遮挡件与出雾盖发生相对移动,来调节多个出雾口中不被遮挡件遮挡的出雾口的数量,从而有效调节出雾量,有利于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提高加湿效果。

Humidification device and its cove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湿装置及其盖体组件
本技术属于加湿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湿装置及其盖体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和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湿器应运而生,加湿器能通过对水箱内的水分进行雾化,通过加湿器雾口排出,有效改善器件周边空气湿度,对皮肤和呼吸道都有健康保护作用。但目前市面上的加湿器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调节出雾量,这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地不便,无法达到更好地加湿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加湿装置的盖体组件。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加湿装置。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加湿装置的盖体组件,包括:出雾盖,出雾盖上设有多个出雾口;遮挡件,遮挡件与出雾盖可相对移动,以遮挡多个出雾口中与其重叠的出雾口。本技术提供的加湿装置的盖体组件,通过在出雾盖上设置多个出雾口,并配置遮挡件,通过遮挡件与出雾盖发生相对移动,来调节多个出雾口中不被遮挡件遮挡的出雾口的数量,从而有效调节出雾量,有利于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提高加湿效果。其中,可调节出雾盖移动而遮挡件不动,使两者发生相对移动,也可调节遮挡件移动而出雾盖不动,而使两者发生相对移动。具体地,在需要最大加湿效果时,可使遮挡件与多个出雾口均避让分布,也即遮挡件不遮挡任何一个出雾口,使得雾气能够通过全部的出雾口排出,确保对周围环境的最大加湿效果;而在需要最小的加湿效果时,可使遮挡件仅避让一个出雾口,其余出雾口均被遮挡,从而确保对周围环境的最小加湿效果。当然,在不需要加湿时,也可通过遮挡件遮挡全部的出雾口。在调节过程中,可透过多个出雾口直接观察到其是否被遮挡件遮挡,有利于用户快速、准确地调节。可选地,多个出雾口的开口面积均相同,从而便于依据被遮挡的出雾口的数量,来调节出雾量。当然,多个出雾口的开口面积也可完全不同,如多个出雾口依序排布且开口面积逐渐增大,则多个出雾口围绕出雾盖的中心线顺时针排布,而出雾盖与遮挡件相对转动时,不仅可调节被遮挡的出雾口的数量,还可根据转动方向,选择不被遮挡的出雾口的大小。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加湿装置的盖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湿装置的盖体组件还包括:顶盖,顶盖上设有排雾口;导雾通道,其一端与排雾口相连通,出雾盖可转动地盖设在导雾通道的另一端;遮挡件设置在导雾通道内。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组件还包括顶盖和导雾通道,其中,顶盖上设有排雾口,该排雾口用于与加湿装置的雾源相连通,导雾通道的一端与排雾口相连通,另一端可与未被遮挡件遮挡的出雾口相连通,当全部的出雾口均未被遮挡时,则与全部的出雾口相连通。通过设置导雾通道连通排雾口并支撑出雾盖,有利于对从排雾口排出的雾气进行导向缓冲后,再排出外界。另外,通过在导雾通道内设置遮挡件,一方面避免遮挡件设置在外部影响外观效果,另一方面将遮挡件设置在导雾通道内部,有利于因被遮挡未及时排出的雾气积聚呈水珠后,回流到加湿装置内部,而不会排出加湿装置外部影响周围环境。此外,为使出雾盖可转动地盖设在导雾通道的另一端,可选地,在导雾通道的上端的外周面上设有凸台,并设定顶盖包括下翻边结构,下翻边结构搭设在凸台上。进一步地,凸台上设有导向凸起,下翻边结构的下端面设有导向槽,导向凸起与导向槽相配合,便于出雾盖和导向通道稳定地相对移动。当然,在盖体组件仅包括顶盖,而不包括导雾通道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将遮挡件设置在顶盖的排雾口内,此时,出雾盖可转动地设置在顶盖的排雾口处,转动出雾盖以遮挡多个出雾口中与其重叠的出雾口。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遮挡件与导雾通道一体成型。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遮挡件与导雾通道一体成型,一方面提高了遮挡件与导雾通道的连接强度,避免导雾通道长时间导通雾气,而导致遮挡件掉落,影响排雾;另一方面提高装配效率,节约成本。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雾通道与顶盖可转动连接,或导雾通道与顶盖一体成型。在该技术方案中,可设定导雾通道与顶盖可转动连接,进而可使出雾盖相对于导雾通道转动,来调节出雾量,还可使出雾盖与导雾通道同步地相对于顶盖转动,来调节出雾方向。当然,导雾通道也可可拆卸地设置在顶盖上,或与顶盖一体成型。可选地,顶盖上的排雾口的外周设有环形凸起,导雾通道的下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凸起与环形凹槽相配合。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出雾盖的下表面的中部设有安装柱,安装柱的底部的外周设有卡扣;排雾口中设有格栅结构,安装柱穿过第一导雾通道,以使卡扣与格栅结构相配合。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排雾口中设置格栅结构,并在出雾盖的下表面设置安装柱,通过安装柱穿过导雾通道,并使其上的卡扣与格栅结构相配合,提高了出雾盖的安装牢固度,避免出雾盖在雾气的作用下掉落。其中,卡扣越过格栅结构后可与格栅结构相对转动,此时,格栅结构包括内环、外环和设置在内环与外环之间的多个连接杆,卡扣和安装柱越过内环后与内环的下表面相配合,卡扣可相对于内环移动,以避免出雾盖掉落。可选地,卡扣的数量为多个,具体可为3个,等间距分布。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出雾口集中分布。进一步地,多个出雾口转动至指定区域后,遮挡件与全部多个出雾口相重叠。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多个出雾口集中分布,有利于转动出雾盖后,整体调节出雾方向。进一步地,通过设定多个出雾口均转动至指定区域后,遮挡件与全部的多个出雾口相重叠,能够在不需要排放雾气时,关闭多个出雾口,一方面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另一方面可有效避免加湿装置从顶盖上的进水口加水后,经多个出雾口进入。其中,指定区域依据遮挡件所在区域而定,当转动出雾盖使其上的多个出雾口全部转动至指定区域,也即遮挡件所对应的区域时,遮挡件全部遮挡多个出雾口。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顶盖上还设有进水口,进水口避让排雾口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顶盖上设置进水口,使得无需打开顶盖,便可直接通过进水口即可向加湿装置的水箱内添水。通过将进水口避让排雾口设置,可避免水进入到排雾口内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水口的高度低于排雾口的高度。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进水口的高度低于排雾口的高度,一方面有利于顶盖上的水向低处流动,经进水口向加湿装置内流动,另一方面避免水蔓延到排雾口而经排雾口、甚至是排雾口上端的出雾口进入加湿装置内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顶盖的过其中心线的任一截面呈W型,排雾口设置在顶盖中部的上凸区域,进水口设置在顶盖的最低处。在该技术方案中,设定顶盖的过其中心线的任一截面呈W型,该中心线为一铅垂线,并将排雾口设置在顶盖中部的上凸区域,将进水口设置在顶盖的最低处,一方面进水口两侧构造成V型,有利于水流顺畅地流入进水口,另一方面排雾口设置在中部上凸区域,可有效避免水进入到排雾口内部。可选地,进水口的数量为3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湿装置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出雾盖,所述出雾盖上设有多个出雾口;/n遮挡件,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出雾盖可相对移动,以遮挡所述多个出雾口中与其重叠的出雾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装置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雾盖,所述出雾盖上设有多个出雾口;
遮挡件,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出雾盖可相对移动,以遮挡所述多个出雾口中与其重叠的出雾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排雾口;
导雾通道,其一端与所述排雾口相连通,所述出雾盖可转动地盖设在所述导雾通道的另一端;
所述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导雾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装置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雾通道与所述顶盖可转动连接,或所述导雾通道与所述顶盖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装置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雾盖的下表面的中部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底部的外周设有卡扣;
所述排雾口中设有格栅结构,所述安装柱穿过所述导雾通道,以使所述卡扣与所述格栅结构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思展陈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