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36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包括调节池、厌氧反应器、电催化设备,所述调节池的底部安装有提升泵,提升泵的出水口连接有与厌氧反应器的底部一侧连通的进水管,厌氧反应器内具有空腔,空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与厌氧反应器紧密连接的第一三相分离器、第二三相分离器,第一三相分离器与厌氧反应器的底部之间、第二三相分离器与第一三相分离器之间均堆放有厌氧颗粒污泥分别形成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清水仓,厌氧反应器的顶部安装有水气分离器,第一三相分离器、第二三相分离器的顶部均设有连通水气分离器的沼气提升管,水气分离器的底部设有连通第一反应室的回流管,水气分离器的顶部设有沼气出气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处理一直是国内外水处理界一大难题,垃圾中转站渗滤液COD、氨氮浓度非常高,且水质呈黄色或灰色,带有恶臭气味。如果直接排放至污水管网,在排放口会有大量的臭味,且增加下游市政污水厂处理负荷。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普遍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厌氧、好氧)与深度处理(膜法、蒸发结晶)相结合比较多,虽然有一定处理效果,但处理时间长、占地面积大,无法满足垃圾中转站有限的空间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包括调节池、厌氧反应器、电催化设备,所述调节池的底部安装有提升泵,提升泵的出水口连接有与厌氧反应器的底部一侧连通的进水管,厌氧反应器内具有空腔,空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与厌氧反应器紧密连接的第一三相分离器、第二三相分离器,第一三相分离器与厌氧反应器的底部之间、第二三相分离器与第一三相分离器之间均堆放有厌氧颗粒污泥分别形成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清水仓,厌氧反应器的顶部安装有水气分离器,第一三相分离器、第二三相分离器的顶部均设有连通水气分离器的沼气提升管,水气分离器的底部设有连通第一反应室的回流管,水气分离器的顶部设有沼气出气管;清水仓的侧壁上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末端连接有缓冲水罐,缓冲水罐与电催化设备水路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清水仓内设有与厌氧反应器的内壁紧密连接的出水堰板,出水管连接在位于出水堰板上方的厌氧反应器的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电催化设备包括反应槽,反应槽的一侧具有与缓冲水罐水路连通的注水口,反应槽内设有电极板,反应槽的另一侧上方设有收集槽,收集槽的底部设有排渣口,反应槽上还设有与反应槽的内部连通的排水管。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槽的槽口高于电极板的顶面。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槽的外侧底部设有鼓风机,鼓风机的出气口连接有连通反应槽的内部的曝气管。进一步的,所述排渣口的下方的反应槽的外侧底部设有放空口。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水罐与电催化设备之间水路连通有进水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新颖,采用分层式厌氧反应器,实现垃圾渗滤液的分级净化复合处理,提高处理效率,缩短处理时间,优化净化处理效果;同时通过水气分离器提取沼气,实现资源回收利用。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包括调节池1、厌氧反应器2、电催化设备,所述调节池1的底部安装有提升泵11,提升泵11的出水口连接有与厌氧反应器2的底部一侧连通的进水管111,厌氧反应器2内具有空腔,空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与厌氧反应器紧密连接的第一三相分离器4、第二三相分离器5,第一三相分离器4与厌氧反应器2的底部之间、第二三相分离器5与第一三相分离器4之间均堆放有厌氧颗粒污泥分别形成第一反应室21、第二反应室22、清水仓23,厌氧反应器2的顶部安装有水气分离器6,第一三相分离器4、第二三相分离器5的顶部均设有连通水气分离器6的沼气提升管61,水气分离器6的底部设有连通第一反应室21的回流管62,水气分离器6的顶部设有沼气出气管63;清水仓23的侧壁上连接有出水管231,出水管231的末端连接有缓冲水罐7,缓冲水罐7与电催化设备水路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清水仓23内设有与厌氧反应器2的内壁紧密连接的出水堰板8,出水管231连接在位于出水堰板8上方的厌氧反应器2的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电催化设备包括反应槽3,反应槽3的一侧具有与缓冲水罐7水路连通的注水口31,反应槽3内设有电极板32,反应槽3的另一侧上方设有收集槽33,收集槽33的底部设有排渣口331,反应槽3上还设有与反应槽6的内部连通的排水管34。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槽33的槽口高于电极板32的顶面。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槽3的外侧底部设有鼓风机9,鼓风机9的出气口连接有连通反应槽3的内部的曝气管91。进一步的,所述排渣口331的下方的反应槽3的外侧底部设有放空口34。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水罐7与电催化设备之间水路连通有进水泵7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包括调节池、厌氧反应器、电催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的底部安装有提升泵,提升泵的出水口连接有与厌氧反应器的底部一侧连通的进水管,厌氧反应器内具有空腔,空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与厌氧反应器紧密连接的第一三相分离器、第二三相分离器,第一三相分离器与厌氧反应器的底部之间、第二三相分离器与第一三相分离器之间均堆放有厌氧颗粒污泥分别形成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清水仓,厌氧反应器的顶部安装有水气分离器,第一三相分离器、第二三相分离器的顶部均设有连通水气分离器的沼气提升管,水气分离器的底部设有连通第一反应室的回流管,水气分离器的顶部设有沼气出气管;/n清水仓的侧壁上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末端连接有缓冲水罐,缓冲水罐与电催化设备水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包括调节池、厌氧反应器、电催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的底部安装有提升泵,提升泵的出水口连接有与厌氧反应器的底部一侧连通的进水管,厌氧反应器内具有空腔,空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与厌氧反应器紧密连接的第一三相分离器、第二三相分离器,第一三相分离器与厌氧反应器的底部之间、第二三相分离器与第一三相分离器之间均堆放有厌氧颗粒污泥分别形成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清水仓,厌氧反应器的顶部安装有水气分离器,第一三相分离器、第二三相分离器的顶部均设有连通水气分离器的沼气提升管,水气分离器的底部设有连通第一反应室的回流管,水气分离器的顶部设有沼气出气管;
清水仓的侧壁上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末端连接有缓冲水罐,缓冲水罐与电催化设备水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仓内设有与厌氧反应器的内壁紧密连接的出水堰板,出水管连接在位于出水堰板上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红伦朱晓雷许隽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天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