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车辆养护站及其举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217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车辆养护站的举升设备,包括顶升装置和连接杆;顶升装置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每组顶升装置均包括底板、顶升驱动组件和顶升板,底板用于与地面接触,顶升板用于支撑待养护车辆,顶升驱动组件设置在底板和顶升板之间,以用于驱动顶升板沿竖直方向运动;连接杆在任意两相邻的顶升装置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杆包括杆体,杆体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对应连接在两相邻的顶升装置上,以用于限制相邻顶升装置间的相对移动。使用连接杆作为相邻顶升装置间的硬连接,使得相邻顶升装置不会在车辆重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移动,减少了安全隐患,提升了举升装置的安全性能。

Mobile vehicle maintenance station and its lif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车辆养护站及其举升设备
本申请涉及车辆养护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车辆养护站及其举升设备。
技术介绍
移动式车辆养护站能够装载保养设备运动至需要服务的车辆处,对需要保养服务的车辆提供上门服务。移动式车辆养护站通常具有举升设备,用于将车辆举升,以便于进行保养、检查等工作。其中一种举升设备包括两组间隔设置的顶升装置,每组顶升装置均包括底板、驱动组件和顶升板,底板放置于地面,顶升板用于举升车辆,驱动组件设置在底板和顶升板之间。在进行举升工作时,将车辆开到顶升板上停放,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顶升板沿竖直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对车辆的举升,两组顶升装置间没有硬连接,在车辆的重力作用下,两组顶升装置间容易发生短距离的相对滑动,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式车辆养护站及其举升设备,用以解决相邻顶升装置间容易发生相对移动的问题。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移动式车辆养护站的举升设备,包括:顶升装置和连接杆;所述顶升装置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每组顶升装置均包括底板、顶升驱动组件和顶升板,所述底板用于与地面接触,所述顶升板用于支撑待养护车辆,所述顶升驱动组件设置在底板和顶升板之间,以用于驱动顶升板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连接杆在任意两相邻的顶升装置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对应连接在两相邻的顶升装置上,以用于限制相邻顶升装置间的相对移动。作为所述举升设备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至少一个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设置在两相邻顶升装置之间;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一翻转轴、第二翻转轴和翻转驱动组件,所述第一翻转轴和第二翻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翻转轴和第二翻转轴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对应连接在两相邻的顶升装置上,所述翻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翻转轴或第二翻转轴翻转运动,以带动两相邻顶升装置中的一个顶升装置向另一个顶升装置翻转运动;所述杆体包括至少两个连杆,相邻连杆间转动连接,用于使连杆在翻转装置的带动下绕铰接处翻转运动。作为所述举升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还包括转动件,所述杆体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与转动件连接,以实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转动连接。作为所述举升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转动插销,所述第一部件用于与第二部件接触的一侧具有凸起部,所述第二部件用于与第一部件接触的一侧具有与凸起部配合的凹槽,所述凸起部具有贯通的第一插销孔,所述凹槽的槽壁具有贯通的第二插销孔,所述转动插销穿设于第一插销孔和第二插销孔,用于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转动连接。作为所述举升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件还包括卡簧,所述卡簧与转动插销套接,以用于限制转动插销脱离第一插销孔和第二插销孔。作为所述举升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具有螺纹孔或螺纹柱,以用于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螺纹连接。作为所述举升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杆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具有螺纹孔或螺纹柱,以用于与顶升装置螺纹连接。作为所述举升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杆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应连接在两相邻顶升装置的底板上。作为所述举升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具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自底板的侧壁向外延伸,所述杆体与安装部螺纹连接,所述杆体上套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安装部抵紧。一种移动式车辆养护站,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举升设备。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移动式车辆养护站的举升设备,包括顶升装置和连接杆;顶升装置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每组顶升装置均包括底板、顶升驱动组件和顶升板,底板用于与地面接触,顶升板用于支撑待养护车辆,顶升驱动组件设置在底板和顶升板之间,以用于驱动顶升板沿竖直方向运动;连接杆在任意两相邻的顶升装置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杆包括杆体,杆体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对应连接在两相邻的顶升装置上,以用于限制相邻顶升装置间的相对移动。使用连接杆作为相邻顶升装置间的硬连接,使得相邻顶升装置不会在车辆重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移动,减少了安全隐患,提升了举升装置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举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连接杆和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0、顶升装置;1100、底板;1110、安装部;1200、顶升板;2000、连接杆;2100、第一连杆;2200、第二连杆;2300、转动件;2310、第一部件;2311、凸起部;2320、第二部件;2321、凹槽;2330、转动插销;2400、螺母;3000、翻转装置;3100、第一翻转轴;3200、第二翻转轴;3300、翻转驱动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式车辆养护站的举升设备。请参考图1,该举升设备包括:顶升装置1000和连接杆2000;顶升装置1000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每组顶升装置1000均包括底板1100、顶升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和顶升板1200,底板1100用于与地面接触,顶升板1200用于支撑待养护车辆,顶升驱动组件设置在底板1100和顶升板1200之间,以用于驱动顶升板1200沿竖直方向运动;连接杆2000在任意两相邻的顶升装置1000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杆2000包括杆体,杆体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对应连接在两相邻的顶升装置1000上,以用于限制相邻顶升装置1000间的相对移动。使用连接杆2000作为相邻顶升装置1000间的硬连接,使得相邻顶升装置1000不会在车辆重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移动,减少了安全隐患,提升了举升装置的安全性能。具体地,请参考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顶升装置1000间隔设置有两组,连接杆2000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车辆养护站的举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装置和连接杆;/n所述顶升装置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每组顶升装置均包括底板、顶升驱动组件和顶升板,所述底板用于与地面接触,所述顶升板用于支撑待养护车辆,所述顶升驱动组件设置在底板和顶升板之间,以用于驱动顶升板沿竖直方向运动;/n所述连接杆在任意两相邻的顶升装置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对应连接在两相邻的顶升装置上,以用于限制相邻顶升装置间的相对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车辆养护站的举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装置和连接杆;
所述顶升装置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每组顶升装置均包括底板、顶升驱动组件和顶升板,所述底板用于与地面接触,所述顶升板用于支撑待养护车辆,所述顶升驱动组件设置在底板和顶升板之间,以用于驱动顶升板沿竖直方向运动;
所述连接杆在任意两相邻的顶升装置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对应连接在两相邻的顶升装置上,以用于限制相邻顶升装置间的相对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设置在两相邻顶升装置之间;
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一翻转轴、第二翻转轴和翻转驱动组件,所述第一翻转轴和第二翻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翻转轴和第二翻转轴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对应连接在两相邻的顶升装置上,所述翻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翻转轴或第二翻转轴翻转运动,以带动两相邻顶升装置中的一个顶升装置向另一个顶升装置翻转运动;
所述杆体包括至少两个连杆,相邻连杆间转动连接,用于使连杆在翻转装置的带动下绕铰接处翻转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还包括转动件,所述杆体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与转动件连接,以实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转动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车优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