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接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199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挂接辅助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水滴型平板,有固定摩擦盘可转动固定在壳体的下部,固定摩擦盘左右分别固定在阻尼器和拉伸弹簧的下端,阻尼器和拉伸弹簧上端固定在壳体的靠近顶端的位置;在壳体的底部固定有摩擦力调节器,摩擦力调节器与固定摩擦盘摩擦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大质量的牵引杆人力轻松转动,任意位置停放,防止瞬间转动砸落等功能,解决牵引杆转动困难、挂接高度调节不方便的问题;具体的,可以抵消牵引杆自重,实现大质量的牵引杆人力轻松转动;可以停在转动范围内任意角度,方便调整挂接高度位置;还可以避免瞬间转动砸落,消除安全隐患。

A kind of coupling auxilia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接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挂接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三代军”通用车辆定型,通用全挂车底盘作为应用十分广泛的后勤装备正在更新换代,向着吨位更大、越野性能更强方向发展。牵引杆装置是全挂车的核心部位之一,其抗冲击减震性能、结构负载能力直接影响全挂车的性能质量。传统的全挂车吨位相对较小,越野性能要求较低,其牵引杆较轻,双人勉强能转动,调整高度后并保持姿势,牵引车倒车使牵引钩和牵引环挂接。传统的挂接方式需要多人配合,如果战争过程中,小队出现人员伤亡,就很难实现全挂车的挂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挂接辅助装置,该挂接辅助装置能够实现大质量的牵引杆人力轻松转动,任意位置停放,防止瞬间转动砸落等功能,解决牵引杆转动困难、挂接高度调节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挂接辅助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水滴型平板,有固定摩擦盘可转动固定在壳体的下部,固定摩擦盘左右分别固定在阻尼器和拉伸弹簧的下端,阻尼器和拉伸弹簧上端固定在壳体的靠近顶端的位置;在壳体的底部固定有摩擦力调节器,摩擦力调节器与固定摩擦盘摩擦接触。所述摩擦力调节器由摩擦片、弹簧、调节螺杆、锁紧螺母组成,所述摩擦片前端压紧在固定摩擦盘的侧沿,摩擦片后端有调节螺杆,弹簧固定在摩擦片和调节螺杆之间,调节螺杆通过锁紧螺母固定。所述摩擦片后端固定在摩擦片基体上,弹簧固定于摩擦片基体。所述摩擦片、弹簧、调节螺杆套装在壳套内,调节螺杆的后端穿过壳套。所述壳套的轴心延长线垂直于固定摩擦盘的转动轴心线。所述固定摩擦盘铰接于壳体,铰接处构成转动副。所述固定摩擦盘为半圆盘状,摩擦力调节器接触于固定摩擦盘的圆弧外沿侧壁摩擦面,固定摩擦盘的圆弧端部有向外延伸构成限位面。所述摩擦力调节器内嵌于壳体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大质量的牵引杆人力轻松转动,任意位置停放,防止瞬间转动砸落等功能,解决牵引杆转动困难、挂接高度调节不方便的问题;具体的,可以抵消牵引杆自重,实现大质量的牵引杆人力轻松转动;可以停在转动范围内任意角度,方便调整挂接高度位置;还可以避免瞬间转动砸落,消除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自示意图;图2是图1中摩擦力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4是图1中固定摩擦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拉伸弹簧,3-固定摩擦盘,4-阻尼器,5-摩擦力调节器,6-摩擦片,7-摩擦片基体,8-弹簧,9-调节螺杆,10-壳套,11-锁紧螺母,12-前辕杆,13-辅助装置,14-后辕杆,15-限位面,16-摩擦面,17-转动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挂接辅助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水滴型平板,有固定摩擦盘3可转动固定在壳体1的下部,固定摩擦盘3左右分别固定在阻尼器4和拉伸弹簧2的下端,阻尼器4和拉伸弹簧2上端固定在壳体1的靠近顶端的位置;在壳体1的底部固定有摩擦力调节器5,摩擦力调节器5与固定摩擦盘3摩擦接触。所述摩擦力调节器5由摩擦片6、弹簧8、调节螺杆9、锁紧螺母11组成,所述摩擦片6前端压紧在固定摩擦盘3的侧沿,摩擦片6后端有调节螺杆9,弹簧8固定在摩擦片6和调节螺杆9之间,调节螺杆9通过锁紧螺母11固定。所述摩擦片6后端固定在摩擦片基体7上,弹簧8固定于摩擦片基体7。所述摩擦片6、弹簧8、调节螺杆9套装在壳套10内,调节螺杆9的后端穿过壳套10。所述壳套10的轴心延长线垂直于固定摩擦盘3的转动轴心线。所述固定摩擦盘3铰接于壳体1,铰接处构成转动副17。所述固定摩擦盘3为半圆盘状,摩擦力调节器5接触于固定摩擦盘3的圆弧外沿侧壁摩擦面16,固定摩擦盘3的圆弧端部有向外延伸构成限位面15。所述摩擦力调节器5内嵌于壳体1中。由此,壳体1与固定摩擦盘3铰接,形成转动副17,拉伸弹簧2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和固定摩擦盘3铰接;阻尼器4两端分别与壳体1和固定摩擦盘3铰接;摩擦力调节器5与壳体1固连。如图2所示,摩擦力调节器5由摩擦片6、摩擦片基体7、弹簧8、调节螺杆9、壳套10、锁紧螺母11组成。摩擦片6与基体7固连,基体7可以在壳套10内滑动;弹簧8一端作用在基体7,另一端作用在调节螺杆9;调节螺杆9与壳套10是螺纹连接,旋转调节螺杆9会压缩弹簧8,使摩擦片6压紧固定摩擦盘3,形成摩擦力;锁紧螺母11起到锁紧调节螺杆的作用。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挂接辅助装置13安装在前辕杆12和后辕杆14的之间的销轴位置,固定摩擦盘3与后辕杆14固接,壳体1与前辕杆12固接。前辕杆12向下转动时,壳体1相对摩擦盘3逆时针转动,拉伸弹簧2被拉长,对前辕杆12产生反向扭矩,随着前辕杆12转动角度增大,拉伸弹簧2产生的反向扭矩也增大。当前辕杆12在转动角度范围内的任意位置时,反向扭矩与重力产生的旋转扭矩之和小于摩擦力调节器5产生的最大静摩擦扭矩,则前辕杆12可以在转动角度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停止不动。阻尼器4的作用是防止前辕杆12转动速度过快,起到消除安全隐患作用。正常操作时,前辕杆12转动速度比较慢,可忽略阻尼器4产生的反向阻力。前辕杆12向下转动的条件为:人力产生的扭矩+前辕杆12重力产生的扭矩>拉力弹簧2产生的扭矩+摩擦力调节器产生的最大静摩擦扭矩。前辕杆12向上转动的条件为:人力产生的扭矩+拉力弹簧2产生的扭矩>前辕杆12重力产生的扭矩+摩擦力调节器产生的最大静摩擦扭矩。前辕杆12静止的条件为:摩擦力调节器产生的扭矩>前辕杆12重力产生的扭矩+拉力弹簧2产生的扭矩的绝对值。如图4所示,固定摩擦盘3上限位面15是前辕杆12转动角度范围的机械限位结构;摩擦面16与摩擦片6接触,在弹簧8挤压作用下,产生摩擦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接辅助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水滴型平板,有固定摩擦盘(3)可转动固定在壳体(1)的下部,固定摩擦盘(3)左右分别固定在阻尼器(4)和拉伸弹簧(2)的下端,阻尼器(4)和拉伸弹簧(2)上端固定在壳体(1)的靠近顶端的位置;在壳体(1)的底部固定有摩擦力调节器(5),摩擦力调节器(5)与固定摩擦盘(3)摩擦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接辅助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水滴型平板,有固定摩擦盘(3)可转动固定在壳体(1)的下部,固定摩擦盘(3)左右分别固定在阻尼器(4)和拉伸弹簧(2)的下端,阻尼器(4)和拉伸弹簧(2)上端固定在壳体(1)的靠近顶端的位置;在壳体(1)的底部固定有摩擦力调节器(5),摩擦力调节器(5)与固定摩擦盘(3)摩擦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力调节器(5)由摩擦片(6)、弹簧(8)、调节螺杆(9)、锁紧螺母(11)组成,所述摩擦片(6)前端压紧在固定摩擦盘(3)的侧沿,摩擦片(6)后端有调节螺杆(9),弹簧(8)固定在摩擦片(6)和调节螺杆(9)之间,调节螺杆(9)通过锁紧螺母(11)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6)后端固定在摩擦片基体(7)上,弹簧(8)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帮普李剑穆迪黄伟覃政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