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立式龙门铣加工中心上加工转向节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07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立式龙门铣加工中心上加工转向节的夹具,包括定位夹持组件、左安装座、右安装座;定位夹持组件由左端板、右端板、连接在左端板和右端板上端的上定位板、连接在左端板和右端板之间的下定位板构成;在上定位板上从左至右依次等距离设有四个螺孔,在每相邻两个螺孔的中点处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和第三上定位孔并分别配合有一个定位村套;在下定位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与第一、第二和第三上定位孔同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下定位孔;还包括从左至右依次与四个螺孔配合连接的第一压紧机构、第二压紧机构、第三压紧机构和第四压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定位精确,夹持可靠,能够一次装夹完成多个方向和部位的不同加工。

A kind of fixture for machining steering knuckle on the vertical gantry milling machining ce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立式龙门铣加工中心上加工转向节的夹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构件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在立式龙门铣加工中心上加工转向节的夹具。
技术介绍
转向节是车桥轮边的重要构件。目前,车桥的需求量需求量大,转向节的需求量也成倍增加。为满足生产要求,提高转向节的生产效率刻不容缓。由于受车间人员配置的限制,按传统的加工方法则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需要在生产制造中采用快捷,更优化,同时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加工夹具及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客户需求,占取车桥市场。传统的加工转向节的框体部分,是在专用机床上镗主销孔后,还需要在钻床、镗床上加工其他各方向的部位,工序较长,导致整个转向节生产周期较长;同时普通钻床、镗床精度不高,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产品质量不易保证。因此,需要开发新的加工夹具和探索新的加工方法。CN205817387U公开的“”转向节五轴机床加工夹具”,包括底板,中间夹紧机构,两套胀紧装置,尾部夹紧机构、旋转油缸、辅助支撑以及顺序阀。该夹具采用液压油缸作为动力源,通过液压油缸和辅助支撑完成对转向节构件的夹紧和定位。该夹具采用内藏式油路,避免了外接管路易漏油的不可靠性。该夹具能够一次完成左、右两个转向节的加工,且定位准确,夹紧可靠,能够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该技术主要用于左、右转向节的五轴机床加工,通过该夹具能够使工件快速定位夹紧,同时满足一次装夹完成所有加工面的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装,降低了成本。毋庸置疑,这是所属
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立式龙门铣加工中心上加工转向节的夹具,其定位精确,夹持可靠,能够一次装夹完成多个方向和部位的不同加工,并能提高加工精度,保证产品质量。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在立式龙门铣加工中心上加工转向节的夹具,包括定位夹持组件、连接在定位夹持组件左端的左安装座、连接在定位夹持组件右端的右安装座,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夹持组件由左端板、右端板、连接在左端板和右端板上端的上定位板、连接在左端板和右端板之间的下定位板构成;在所述上定位板上从左至右依次等距离设有四个螺孔,在每相邻两个螺孔的中点处分别设有第一上定位孔、第二上定位孔和第三上定位孔,在所述第一上定位孔、第二上定位孔和第三上定位孔内分别配合有一个定位村套并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上定位板上;在所述下定位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下定位孔、第二下定位孔和第三下定位孔,并且第一下定位孔与所述第一上定位孔同轴、第二下定位孔与所述第二上定位孔同轴、第三下定位孔与所述第三上定位孔同轴;所述的夹具还包括从左至右依次与四个所述螺孔配合连接的第一压紧机构、第二压紧机构、第三压紧机构和第四压紧机构。进一步,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包括下端与所述上定位板上的一螺孔配合连接的第一双头螺栓、配合在第一双头螺栓下部的第一六角螺母和第一压缩弹簧、中部与第一双头螺栓上部配合连接的第一压板、配合连接在第一双头螺栓上端的第一球面带肩螺母及锥面垫圈、配合连接在所述第一压板一端的调节支撑,该调节支撑的下端与所述上定位板的上表面紧抵,所述第一压板的另一端压在被加工的转向节上;所述第四压紧机构的结构与所述所述第一压紧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进一步,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包括下端与所述上定位板上的一螺孔配合连接的第二双头螺栓、配合在第二双头螺栓下部的第二六角螺母和第二压缩弹簧、中部与第二双头螺栓上部配合的第二压板、配合连接在第二双头螺栓上端的第二球面带肩螺母及锥面垫圈,所述第二压板的两端分别压在一个被加工的转向节上;所述第三压紧机构的结构与所述所述第二压紧机构的结构相同。进一步,所述左安装座通过多颗T型螺栓与龙门加工中心A轴的动力转台定位连接,所述右安装座通过多颗T型螺栓与龙门加工中心A轴的随动尾座定位连接,所述的夹具由龙门加工中心A轴带动旋转,能够在0—180°任意角度位置进行加工。进一步,在所述定位夹持组件的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之间的中部设有两根平行的纵向筋条,所述两根纵向筋条位于所述第二上定位孔下端的左右侧;在所述定位夹持组件的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之间的两边分别设有三根横向筋条。进一步,在在所述定位夹持组件的上定位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三个找正圆柱销,前侧的三个找正圆柱销的轴心线分别与所述上定位板上的第一上定位孔、第二上定位孔和第三上定位孔轴心线垂直,后侧的三个找正圆柱销的轴心线也分别与所述上定位板上的第一上定位孔、第二上定位孔和第三上定位孔轴心线垂直。进一步,所述定位村套上设有一个村套定位孔和两个可换定位销孔;所述定位村套通过一定位销与村套定位孔配合定位连接在所述定位夹持组件的上定位板上;两个可换定位销孔中的一个可换定位销孔在加工左转向节时插入定位销,另一个可换定位销孔在加工右转向节时插入定位销。进一步,在所述上定位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吊环螺钉。进一步,所述左安装座右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左连接板,该左连接板通过定位销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与所述定位夹持组件的左端板连接固定;所述右安装座左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右连接板,该右连接板与所述定位夹持组件的右端板连接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由于将传统的工艺的多道工序一次装夹完成,并且可以通过一次安装找正后,完成三个转向节的加工,解决了普通机床加工缓慢,生产效率低下的根本问题,可成倍提高转向节的生产产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定位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6是图4的俯视图;图7是三个转向节装夹本技术上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中:1—左安装座,11—左连接板,12—T型螺栓,13—定位销,14—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右安装座,21—右连接板;3—定位夹持组件,30—左端板,31—右端板;32—上定位板,320—螺孔,321—第一上定位孔,322—第二上定位孔,323—第三上定位孔;33—下定位板,331—第一下定位孔,332—第二下定位孔,333—第三下定位孔;34—纵向筋条,35—横向筋条,36—定位村套,37—村套定位孔,38—可换定位销孔,39—找正圆柱销;4—第一压紧机构,41—第一双头螺栓,42—第一压板,43—第一六角螺母,44—第一压缩弹簧,45—调节支撑,46—第一球面带肩螺母;5—第二压紧机构,51—第二双头螺栓,52—第二压板,53—第二六角螺母,54—第二压缩弹簧,56—第二球面带肩螺母;6—第三压紧机构;7—第四压紧机构;8—吊环螺钉;9—被加工转向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在立式龙门铣加工中心上加工转向节的夹具,包括定位夹持组件3、连接在定位夹持组件左端的左安装座1、连接在定位夹持组件右端的右安装座2,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夹持组件3由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立式龙门铣加工中心上加工转向节的夹具,包括定位夹持组件(3)、连接在定位夹持组件左端的左安装座(1)、连接在定位夹持组件右端的右安装座(2),其特征是:/n所述定位夹持组件(3)由左端板(30)、右端板(31)、连接在左端板和右端板上端的上定位板(32)、连接在左端板和右端板之间的下定位板(33)构成;/n在所述上定位板(32)上从左至右依次等距离设有四个螺孔(320),在每相邻两个螺孔(320)的中点处分别设有第一上定位孔(321)、第二上定位孔(322)和第三上定位孔(323),在所述第一上定位孔(321)、第二上定位孔(322)和第三上定位孔(323)内分别配合有一个定位衬套(36)并通过定位销连接在所述上定位板(32)上;/n在所述下定位板(33)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下定位孔(331)、第二下定位孔(332)和第三下定位孔(333),并且第一下定位孔(331)与所述第一上定位孔(321)同轴、第二下定位孔(332)与所述第二上定位孔(322)同轴、第三下定位孔(333)与所述第三上定位孔(323)同轴;/n所述的夹具还包括从左至右依次与四个所述螺孔(320)配合连接的第一压紧机构(4)、第二压紧机构(5)、第三压紧机构(6)和第四压紧机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立式龙门铣加工中心上加工转向节的夹具,包括定位夹持组件(3)、连接在定位夹持组件左端的左安装座(1)、连接在定位夹持组件右端的右安装座(2),其特征是:
所述定位夹持组件(3)由左端板(30)、右端板(31)、连接在左端板和右端板上端的上定位板(32)、连接在左端板和右端板之间的下定位板(33)构成;
在所述上定位板(32)上从左至右依次等距离设有四个螺孔(320),在每相邻两个螺孔(320)的中点处分别设有第一上定位孔(321)、第二上定位孔(322)和第三上定位孔(323),在所述第一上定位孔(321)、第二上定位孔(322)和第三上定位孔(323)内分别配合有一个定位衬套(36)并通过定位销连接在所述上定位板(32)上;
在所述下定位板(33)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下定位孔(331)、第二下定位孔(332)和第三下定位孔(333),并且第一下定位孔(331)与所述第一上定位孔(321)同轴、第二下定位孔(332)与所述第二上定位孔(322)同轴、第三下定位孔(333)与所述第三上定位孔(323)同轴;
所述的夹具还包括从左至右依次与四个所述螺孔(320)配合连接的第一压紧机构(4)、第二压紧机构(5)、第三压紧机构(6)和第四压紧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立式龙门铣加工中心上加工转向节的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压紧机构(4)包括下端与所述上定位板(32)上的一螺孔(320)配合连接的第一双头螺栓(41)、配合在第一双头螺栓下部的第一六角螺母(43)和第一压缩弹簧(44)、中部与第一双头螺栓上部配合连接的第一压板(42)、配合连接在第一双头螺栓上端的第一球面带肩螺母(46)及锥面垫圈、配合连接在所述第一压板(42)一端的调节支撑(45),该调节支撑(45)的下端与所述上定位板(32)的上表面紧抵,所述第一压板(42)的另一端压在被加工的转向节(9)上;所述第四压紧机构(7)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压紧机构(4)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立式龙门铣加工中心上加工转向节的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压紧机构(5)包括下端与所述上定位板(32)上的一螺孔(320)配合连接的第二双头螺栓(51)、配合在第二双头螺栓下部的第二六角螺母(53)和第二压缩弹簧(54)、中部与第二双头螺栓上部配合的第二压板(52)、配合连接在第二双头螺栓上端的第二球面带肩螺母(56)及锥面垫圈,所述第二压板(52)的两端分别压在一个被加工的转向节(9)上;所述第三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向信中刘茂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江车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