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百川专利>正文

一种窗帘收放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783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窗帘收放机构,包括窗帘杆,水平设置并且安装固定在墙体上;窗帘夹组件,固定在窗帘上并且滑动连接在窗帘杆上;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中间轮组,所述从动轮安装固定在窗帘杆的左端,所述中间轮组安装固定在窗帘杆的右端,包括设置在窗帘杆下侧的第一中间轮和设置在窗帘杆上侧的第二中间轮,所述主动轮设置在中间轮组的下方;拉绳,呈环状结构,紧套在驱动组件上,并且窗帘夹组件与拉绳的绳体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只需转动主动轮,拉绳就会沿主动轮的转动方向定向运动,从而带动窗帘夹组件在窗帘杆上移动,使窗帘被打开,反向转动主动轮,使窗帘被合上,其结构简单,固定稳定,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帘收放机构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窗帘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窗帘收放机构。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窗帘作为窗户上的一种饰品,给人们遮挡太阳以及为室内调整光线的亮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生活用品。窗帘安装在窗户上,通过窗帘的开合调整室内光线的亮度,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惬意和美丽。而目前的窗帘多为两开式或单开式窗帘,主要通过手动拉动窗帘使窗帘在导轨上滑动从而调整窗帘的开合,但是其结构固定不稳定,容易卡住,甚至导致窗帘挂钩、窗帘杆或杆托脱落,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窗帘收放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窗帘手动拉动不方便开合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窗帘收放机构,包括:窗帘杆,水平设置并且安装固定在墙体上,用于安装窗帘;窗帘夹组件,固定在窗帘上并且滑动连接在窗帘杆上,用于在接受牵引力后带动窗帘滑动;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中间轮组,所述从动轮安装固定在窗帘杆的左端,所述中间轮组安装固定在窗帘杆的右端,包括设置在窗帘杆下侧的第一中间轮和设置在窗帘杆上侧的第二中间轮,且第二中间轮设置在第一中间轮的右上方,所述主动轮设置在中间轮组的下方;拉绳,呈环状结构,其一端套设在主动轮的轮槽上,另一端套设在从动轮的轮槽上,所述拉绳中部的两根绳体分别搭设在第一中间轮和第二中间轮的轮槽上,使拉绳紧套在驱动组件上,并且窗帘夹组件与拉绳的绳体固接。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窗帘夹组件包括设置在窗帘杆上方的第一窗帘夹和设置在窗帘杆下方的第二窗帘夹,所述第一窗帘夹与窗帘杆上方的拉绳固接,所述第二窗帘夹与窗帘杆下方的拉绳固接。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窗帘杆的两端均设有杆托将窗帘杆的端部固定在墙体上。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主动轮的外侧设有固定在墙体上的第一安装盒,所述第一安装盒的上壁开设有供拉绳穿过的贯穿孔,所述主动轮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盒内,并在第一安装盒的外侧设有与主动轮转轴连接的把手。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盒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主动轮的下方,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和同侧的主动轮转轴上均固接有传动轮,并在两个传动轮之间设有环形的传动绳,使传动绳的两端分别套在两个传动轮的轮槽上。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盒的外壁上安装有按钮组,所述按钮组包括线路连接在电机控制电路上的开按钮控制电机正转和线路连接在电机控制电路上的合按钮控制电机反转。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盒的底部安装有能够拆卸的充电电池盒,所述充电电池盒内设有电源模块并且配装有能够充电的蓄电池,在充电电池盒的外壁上安装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电机的电源输入端线路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从动轮的外侧设有固定在墙体上的第二安装盒,所述第二安装盒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拉绳穿过的贯穿孔,所述从动轮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盒内。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中间轮组的外侧设有固定在墙体上的第三安装盒,所述中间轮组转动连接在安装盒内,并在第三安装盒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供拉绳穿入的L型孔,且L型孔在第三安装盒的底壁上形成有供拉绳穿出的开口。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设置窗帘杆,将窗帘的上端套在窗帘杆上,并设置滑动连接在窗帘杆上的窗帘夹组件将窗帘固定在窗帘杆上,利用设置的驱动组件,将拉绳的一端套设在主动轮的轮槽上,另一端套设在从动轮的轮槽上,并将且拉绳中部的两根绳体分别搭设在第一中间轮和第二中间轮的轮槽上,使从动轮和中间轮组之间的拉绳呈与窗帘杆同水平设置的环状结构,并使拉绳可以紧套在驱动组件上,同时将窗帘夹组件与拉绳的绳体固接,只需转动主动轮,拉绳就会沿主动轮的转动方向定向运动,从而带动窗帘夹组件在窗帘杆上移动,使窗帘被打开,反向转动主动轮,使窗帘被合上,并且可以通过在窗帘杆上设置相对的窗帘夹,使本实施例的结构同样适用于两开式的窗帘,其结构简单,固定稳定,方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窗帘收放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窗帘收放机构的从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窗帘收放机构的中间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窗帘收放机构的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窗帘收放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窗帘收放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窗帘收放机构的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窗帘杆;2、窗帘夹组件;21、第一窗帘夹;22、第二窗帘夹;3、驱动组件;31、主动轮;32、从动轮;33、中间轮组;331、第一中间轮;332、第二中间轮;4、拉绳;5、杆托;6、第一安装盒;61、把手;62、按钮组;621、开按钮;622、合按钮;7、电机;8、第二安装盒;9、第三安装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窗帘收放机构,包括:窗帘杆1,水平设置并且安装固定在墙体上,用于安装窗帘,具体的在窗帘杆1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在墙体上的杆托5将窗帘杆1的端部固定在墙体上,从而便于将窗帘的上端套装在窗帘杆1上;窗帘夹组件2,固定在窗帘上并且滑动连接在窗帘杆1上,用于在接受牵引力后带动窗帘滑动,其中窗帘夹组件2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分布在窗帘杆1上的多个窗帘夹组成;驱动组件3,包括主动轮31、从动轮32以及中间轮组33,从动轮32安装固定在窗帘杆1的左端,具体的从动轮32的外侧设有固定在墙体上的第二安装盒8,在第二安装盒8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拉绳4穿过的贯穿孔,从而将从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帘收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收放机构包括:/n窗帘杆(1),水平设置并且安装固定在墙体上,用于安装窗帘;/n窗帘夹组件(2),固定在窗帘上并且滑动连接在窗帘杆(1)上,用于在接受牵引力后带动窗帘滑动;/n驱动组件(3),包括主动轮(31)、从动轮(32)以及中间轮组(33),所述从动轮(32)安装固定在窗帘杆(1)的左端,所述中间轮组(33)安装固定在窗帘杆(1)的右端,包括设置在窗帘杆(1)下侧的第一中间轮(331)和设置在窗帘杆(1)上侧的第二中间轮(332),且第二中间轮(332)设置在第一中间轮(331)的右上方,所述主动轮(31)设置在中间轮组(33)的下方;/n拉绳(4),呈环状结构,其一端套设在主动轮(31)的轮槽上,另一端套设在从动轮(32)的轮槽上,所述拉绳(4)中部的两根绳体分别搭设在第一中间轮(331)和第二中间轮(332)的轮槽上,使拉绳(4)紧套在驱动组件(3)上,并且窗帘夹组件(2)与拉绳(4)的绳体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收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收放机构包括:
窗帘杆(1),水平设置并且安装固定在墙体上,用于安装窗帘;
窗帘夹组件(2),固定在窗帘上并且滑动连接在窗帘杆(1)上,用于在接受牵引力后带动窗帘滑动;
驱动组件(3),包括主动轮(31)、从动轮(32)以及中间轮组(33),所述从动轮(32)安装固定在窗帘杆(1)的左端,所述中间轮组(33)安装固定在窗帘杆(1)的右端,包括设置在窗帘杆(1)下侧的第一中间轮(331)和设置在窗帘杆(1)上侧的第二中间轮(332),且第二中间轮(332)设置在第一中间轮(331)的右上方,所述主动轮(31)设置在中间轮组(33)的下方;
拉绳(4),呈环状结构,其一端套设在主动轮(31)的轮槽上,另一端套设在从动轮(32)的轮槽上,所述拉绳(4)中部的两根绳体分别搭设在第一中间轮(331)和第二中间轮(332)的轮槽上,使拉绳(4)紧套在驱动组件(3)上,并且窗帘夹组件(2)与拉绳(4)的绳体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收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夹组件(2)包括设置在窗帘杆(1)上方的第一窗帘夹(21)和设置在窗帘杆(1)下方的第二窗帘夹(22),所述第一窗帘夹(21)与窗帘杆(1)上方的拉绳(4)固接,所述第二窗帘夹(22)与窗帘杆(1)下方的拉绳(4)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收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杆(1)的两端均设有杆托(5)将窗帘杆(1)的端部固定在墙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收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31)的外侧设有固定在墙体上的第一安装盒(6),所述第一安装盒(6)的上壁开设有供拉绳(4)穿过的贯穿孔,所述主动轮(31)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盒(6)内,并在第一安装盒(6)的外侧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百川
申请(专利权)人:李百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