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保持装置、具备其的轮胎试验系统及轮胎保持装置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162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07
在轮胎拆卸处理中,执行夹持工序及轮胎拆卸工序。在夹持工序中,在下轮辋(33d)嵌入于轮胎(T)且上支承体(42)与轮胎(T)的上胎侧(Twu)接触的状态下,使下支承体(22)与轮胎(T)的下胎侧(Twd)接触,而用上支承体(42)及下支承体(22)来夹持轮胎(T)。在轮胎拆卸工序中,继续进行夹持工序,并且使下轮辋(33d)相对于下支承体(44)向铅垂下方相对移动,以将轮胎(T)从下轮辋(33d)剥离。

Tire retention device, tire test system with it and control method of tire reten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胎保持装置、具备其的轮胎试验系统及轮胎保持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上轮辋及下轮辋来从上下夹持轮胎而保持该轮胎的轮胎保持装置、具备其的轮胎试验系统及轮胎保持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当制造车辆等中所使用的橡胶轮胎时,为了确保轮胎的质量,在通过试验装置使轮胎模拟性地膨胀(充气)的状态下,对该轮胎进行各种试验。在这种轮胎试验系统中,使用皮带输送机将轮胎输送至试验区域之后,通过配置于该试验区域的上轮辋及下轮辋来夹持轮胎的胎圈部以保持轮胎。而且,在保持轮胎的状态下,对该轮胎执行各种试验。在执行各种试验之后,该轮胎从上轮辋及下轮辋拆卸,并通过皮带输送机向下游侧输送。以下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执行对轮胎的各种试验之后,从上轮辋及下轮辋上拆卸轮胎的方法。该方法中,在用上轮辋及皮带输送机来从上下夹持轮胎的状态下,使上轮辋及皮带输送机相对于下轮辋一体地向铅垂上方移动,首先从下轮辋上拆卸轮胎。若从下轮辋上拆卸轮胎,则停止皮带输送机的上升。另一方面,继续上轮辋的上升。其结果,嵌入于上轮辋的轮胎伴随上轮辋的上升而上升,从而离开皮带输送机。在该轮胎的上升过程中,轮胎剥离器与该轮胎的上胎侧接触。上轮辋之后也继续上升。若上轮辋相对于轮胎剥离器相对上升,则轮胎从上轮辋脱离。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973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方法中,在从下轮辋上拆卸轮胎之后,从上轮辋上拆卸轮胎时,该轮胎远离皮带输送机,因此在轮胎从上轮辋脱离的瞬间,轮胎掉落。其结果,轮胎在皮带输送机上进行反弹。若轮胎在皮带输送机上进行反弹,则有时该轮胎从皮带输送机掉落,从而无法用皮带输送机输送该轮胎。并且,即便轮胎没有从皮带输送机掉落,若仍没有掉落在皮带输送机上的目标位置,则有时也会在基于皮带输送机的输送后的后处理中出现不良状况。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从上轮辋或下轮辋上拆卸了轮胎时,能够抑制该轮胎的反弹且抑制轮胎向水平方向的移动的轮胎保持装置、具备其的轮胎试验系统及轮胎保持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用于实现所述目的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1方式的轮胎保持装置具备:上轮辋,嵌入于两个胎侧面向铅垂方向的状态的轮胎的上胎圈部;下轮辋,配置于所述上轮辋的下侧,且嵌入于所述轮胎的下胎圈部,并与所述上轮辋保持所述轮胎;上支承体,能够与所述轮胎的上胎侧接触;下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下胎侧接触而支承所述轮胎;下支承体移动机构,使所述下支承体相对于所述下轮辋沿铅垂方向相对移动:及控制器,控制所述下支承体移动机构的动作。所述控制器执行如下工序:夹持工序,在所述上轮辋从所述轮胎的上胎圈部脱离,另一方面,所述下轮辋嵌入于所述轮胎的下胎圈部,且所述上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上胎侧接触的状态下,使所述下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下胎侧接触而用所述下支承体及所述上支承体来夹持所述轮胎;及轮胎拆卸工序,持续用所述下支承体及所述上支承体来夹持所述轮胎的状态,并且驱动所述下支承体移动机构而使所述下轮辋相对于所述下支承体向铅垂下方相对移动,以将所述轮胎从所述下轮辋剥离。在该轮胎保持装置中,在轮胎拆卸工序中,在轮胎被下支承体及上支承体夹持的状态下,将轮胎从下轮辋剥离。因此,在将轮胎从下轮辋剥离的过程中,能够抑制轮胎相对于下支承体进行反弹。而且,在该轮胎保持装置中,在轮胎被下支承体及上支承体夹持的状态下,将轮胎从下轮辋剥离,因此在该剥离过程中,也能够防止轮胎向水平方向移动。用于实现所述目的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2方式的轮胎保持装置,在所述第1方式的轮胎保持装置中,具备轮胎剥离器,该轮胎剥离器具有所述上支承体及使所述上支承体相对于所述上轮辋沿铅垂方向相对移动的上支承体移动机构。所述控制器至少在所述轮胎拆卸工序之前执行剥离工序,该剥离工序从通过所述上轮辋及所述下轮辋保持所述轮胎的状态,驱动所述轮胎剥离器而使所述上支承体相对于所述上轮辋向铅垂下方相对移动,使所述上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上胎侧接触,使所述轮胎与所述上支承体相对于所述上轮辋一同向铅垂下方相对移动,以将所述轮胎从所述上轮辋剥离。在该轮胎保持装置中,在剥离工序中,在轮胎被上支承体及下轮辋夹持的状态下,将轮胎从上轮辋剥离。因此,能够在轮胎处于稳定的状态下将该轮胎从上轮辋剥离。用于实现所述目的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3方式的轮胎保持装置具备:上轮辋,嵌入于两个胎侧面向铅垂方向的状态的轮胎的上胎圈部;下轮辋,配置于所述上轮辋的下侧,且嵌入于所述轮胎的下胎圈部,并与所述上轮辋保持所述轮胎;轮辋移动机构,使所述上轮辋相对于所述下轮辋沿铅垂方向相对移动;下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下胎侧接触而支承所述轮胎;轮胎剥离器,具有能够与所述轮胎的上胎侧接触的上支承体及使所述上支承体相对于所述上轮辋沿铅垂方向相对移动的上支承体移动机构;及控制器,控制所述轮辋移动机构及所述轮胎剥离器各自的动作。所述控制器执行如下工序:夹持工序,在所述下轮辋从所述轮胎的下胎圈部脱离,另一方面,所述上轮辋嵌入于所述轮胎的上胎圈部,且所述下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下胎侧接触的状态下,驱动所述轮胎剥离器而使所述上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上胎侧接触而用所述上支承体及所述下支承体来夹持所述轮胎;及轮胎拆卸工序,持续用所述下支承体及所述上支承体来夹持所述轮胎的状态,并且驱动所述轮辋移动机构而使所述上轮辋相对于所述上支承体向铅垂上方相对移动,以将所述轮胎从所述上轮辋剥离。在该轮胎保持装置中,在轮胎拆卸工序中,在轮胎被下支承体及上支承体夹持的状态下,将轮胎从上轮辋剥离。因此,在将轮胎从上轮辋剥离的过程中,能够抑制轮胎相对于下支承体进行反弹。而且,在该轮胎保持装置中,在轮胎被下支承体及上支承体夹持的状态下,将轮胎从上轮辋剥离,因此在该剥离过程中,能够防止轮胎向水平方向移动。用于实现所述目的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4方式的轮胎保持装置,在所述第3方式的轮胎保持装置中,具备使所述下支承体相对于所述下轮辋沿铅垂方向相对移动的下支承体移动机构。所述控制器至少在所述轮胎拆卸工序之前执行剥离工序,该剥离工序从通过所述上轮辋及所述下轮辋保持所述轮胎的状态,驱动所述下支承体移动机构而使所述下支承体相对于所述下轮辋向铅垂上方相对移动,使所述下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下胎侧接触,使所述轮胎与所述下支承体相对于所述下轮辋一同向铅垂上方相对移动,以将所述轮胎从所述下轮辋剥离。在该轮胎保持装置中,在剥离工序中,在轮胎被下支承体及上轮辋夹持的状态下,从下轮辋剥离轮胎。因此,能够在轮胎处于稳定的状态下将该轮胎从下轮辋剥离。用于实现所述目的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5方式的轮胎保持装置,在所述第2方式至所述第4方式中的任一轮胎保持装置中,所述上支承体移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具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活塞杆及所述活塞杆的第1端所进入且利用气压使所述活塞杆沿铅垂方向进退的气缸箱。在所述活塞杆的第2端固定有所述上支承体。在该轮胎保持装置中,只要向气缸箱内供给适当压力的空气,则能够用上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保持装置,其具备:/n上轮辋,嵌入于两个胎侧面向铅垂方向的状态的轮胎的上胎圈部;/n下轮辋,配置于所述上轮辋的下侧,且嵌入于所述轮胎的下胎圈部,并与所述上轮辋保持所述轮胎;/n上支承体,能够与所述轮胎的上胎侧接触;/n下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下胎侧接触而支承所述轮胎;/n下支承体移动机构,使所述下支承体相对于所述下轮辋沿铅垂方向相对移动;及/n控制器,控制所述下支承体移动机构的动作,/n所述控制器执行如下工序:/n夹持工序,在所述上轮辋从所述轮胎的上胎圈部脱离,另一方面,所述下轮辋嵌入于所述轮胎的下胎圈部,且所述上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上胎侧接触的状态下,使所述下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下胎侧接触而用所述下支承体及所述上支承体来夹持所述轮胎;及/n轮胎拆卸工序,持续用所述下支承体及所述上支承体来夹持所述轮胎的状态,并且驱动所述下支承体移动机构而使所述下轮辋相对于所述下支承体向铅垂下方相对移动,以将所述轮胎从所述下轮辋剥离。/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轮胎保持装置,其具备:
上轮辋,嵌入于两个胎侧面向铅垂方向的状态的轮胎的上胎圈部;
下轮辋,配置于所述上轮辋的下侧,且嵌入于所述轮胎的下胎圈部,并与所述上轮辋保持所述轮胎;
上支承体,能够与所述轮胎的上胎侧接触;
下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下胎侧接触而支承所述轮胎;
下支承体移动机构,使所述下支承体相对于所述下轮辋沿铅垂方向相对移动;及
控制器,控制所述下支承体移动机构的动作,
所述控制器执行如下工序:
夹持工序,在所述上轮辋从所述轮胎的上胎圈部脱离,另一方面,所述下轮辋嵌入于所述轮胎的下胎圈部,且所述上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上胎侧接触的状态下,使所述下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下胎侧接触而用所述下支承体及所述上支承体来夹持所述轮胎;及
轮胎拆卸工序,持续用所述下支承体及所述上支承体来夹持所述轮胎的状态,并且驱动所述下支承体移动机构而使所述下轮辋相对于所述下支承体向铅垂下方相对移动,以将所述轮胎从所述下轮辋剥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保持装置,其中,
所述轮胎保持装置具备轮胎剥离器,该轮胎剥离器具有所述上支承体及使所述上支承体相对于所述上轮辋沿铅垂方向相对移动的上支承体移动机构,
所述控制器至少在所述轮胎拆卸工序之前执行剥离工序,
该剥离工序从通过所述上轮辋及所述下轮辋保持所述轮胎的状态,驱动所述轮胎剥离器而使所述上支承体相对于所述上轮辋向铅垂下方相对移动,使所述上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上胎侧接触,使所述轮胎与所述上支承体相对于所述上轮辋一同向铅垂下方相对移动,以将所述轮胎从所述上轮辋剥离。


3.一种轮胎保持装置,其具备:
上轮辋,嵌入于两个胎侧面向铅垂方向的状态的轮胎的上胎圈部;
下轮辋,配置于所述上轮辋的下侧,且嵌入于所述轮胎的下胎圈部,并与所述上轮辋保持所述轮胎;
轮辋移动机构,使所述上轮辋相对于所述下轮辋沿铅垂方向相对移动;
下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下胎侧接触而支承所述轮胎;
轮胎剥离器,具有能够与所述轮胎的上胎侧接触的上支承体及使所述上支承体相对于所述上轮辋沿铅垂方向相对移动的上支承体移动机构;及
控制器,控制所述轮辋移动机构及所述轮胎剥离器各自的动作,
所述控制器执行如下工序:
夹持工序,在所述下轮辋从所述轮胎的下胎圈部脱离,另一方面,所述上轮辋嵌入于所述轮胎的上胎圈部,且所述下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下胎侧接触的状态下,驱动所述轮胎剥离器而使所述上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上胎侧接触而用所述上支承体及所述下支承体来夹持所述轮胎;及
轮胎拆卸工序,持续用所述下支承体及所述上支承体来夹持所述轮胎的状态,并且驱动所述轮辋移动机构而使所述上轮辋相对于所述上支承体向铅垂上方相对移动,以将所述轮胎从所述上轮辋剥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保持装置,其中,
所述轮胎保持装置具备使所述下支承体相对于所述下轮辋沿铅垂方向相对移动的下支承体移动机构,
所述控制器至少在所述轮胎拆卸工序之前执行剥离工序,
该剥离工序从通过所述上轮辋及所述下轮辋保持所述轮胎的状态,驱动所述下支承体移动机构而使所述下支承体相对于所述下轮辋向铅垂上方相对移动,使所述下支承体与所述轮胎的下胎侧接触,使所述轮胎与所述下支承体相对于所述下轮辋一同向铅垂上方相对移动,以将所述轮胎从所述下轮辋剥离。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保持装置,其中,
所述上支承体移动机构为气缸,
所述气缸具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活塞杆及所述活塞杆的第1端所进入且利用气压使所述活塞杆沿铅垂方向进退的气缸箱,在所述活塞杆的第2端固定有所述上支承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保持装置,其中,
所述轮胎保持装置具备调节所述气缸箱内的气压的气压调节器,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气压调节器,与所述轮胎拆卸工序中的所述气缸箱内的气压相比,将所述夹持工序中的所述气缸箱内的气压设为低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保持装置,其中,
所述上轮辋及所述下轮辋均以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配置,
所述上支承体具有在相对于所述轴线的径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田达也橘诚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机械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