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131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2:00
公开了一种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涉及计算机图形学技术领域。该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包括:对用户的面部图像进行特征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多个实体特征部位;确定所述多个实体特征部位中每个实体特征部位对应的虚拟局部特征;以及将所述多个实体特征部位中每个实体特征部位对应的所述虚拟局部特征进行拼接,得到所述用户的虚拟面部。在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实现专属于用户的虚拟面部的构建,从而满足了虚拟面部的个性化的应用场景的需求。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device of virtual 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图形学
,尤其涉及一种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虚拟形体的构建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虚拟现实、虚拟试穿、虚拟社交等应用中的虚拟面部得到了用户的广泛喜爱。但是,目前的虚拟面部多属于特定情形下的形象构建,不具有个性化,不能满足个性化的应用场景。因此,如何形成专属于用户的个性化的虚拟面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虚拟形体的构建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形成专属于用户的个性化的虚拟形体的问题。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包括:对用户的面部图像进行特征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多个实体特征部位;确定所述多个实体特征部位中每个实体特征部位对应的虚拟局部特征;以及将所述多个实体特征部位中每个实体特征部位对应的所述虚拟局部特征进行拼接,得到所述用户的虚拟面部。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形体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确定所述用户的虚拟躯体;以及将所述虚拟面部和所述虚拟躯体拼接,得到所述用户的虚拟形体。本申请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面部的构建装置,包括:识别模块,用于对用户的面部图像进行特征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多个实体特征部位;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多个实体特征部位中每个实体特征部位对应的虚拟局部特征;以及第一拼接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实体特征部位中每个实体特征部位对应的所述虚拟局部特征进行拼接,得到所述用户的虚拟面部。本申请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形体的构建装置,包括:如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虚拟面部的构建装置;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用户的虚拟躯体;以及第二拼接模块,用于将所述虚拟面部和所述虚拟躯体拼接,得到所述用户的虚拟形体。本申请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或,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虚拟形体的构建方法。本申请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或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虚拟形体的构建方法。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对用户的面部图像进行特征识别,从而得到用户的多个实体特征部位。在这里,由于该实体特征部位是用户的面部图像的局部区域,因此该实体特征部位具有用户的面部的局部属性信息。相应地,根据该实体特征部位确定的与该实体特征部位对应的虚拟局部特征也可以具有用户的面部的局部属性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多个实体特征部位中每个实体特征部位对应的虚拟局部特征进行拼接之后,得到的用户的虚拟面部可以具有用户的面部的整体属性信息,从而使得该得到的用户的虚拟面部可以专属于该用户,也就是说,实现了专属于用户的虚拟面部的构建。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图1a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框架图。图1b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框架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a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b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虚拟面部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虚拟形体的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虚拟形体的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虚拟面部的构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a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虚拟形体的构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b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虚拟形体的构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申请概述正如
技术介绍
所述,目前的虚拟面部多为特定情形下的形像构建,因此存在形态单一的问题。换句话说,不同的用户可能会采用相同的虚拟面部,从而使得目前的虚拟面部不能满足个性化的应用场景的需求。例如,当虚拟面部用于身份识别时,相同的虚拟面部就不能满足身份识别的需求。比如,需要身份识别的场景可以包括室内导航、智能预约就诊、智能订餐等。因此,若是能构建出专属于用户的个性化的虚拟面部,将有效改善目前的虚拟面部不能满足个性化的应用场景的问题。基于此,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虚拟形体的构建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以改善上述问题。示例性电子设备图1a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示意性框架图。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图像采集模块110、处理器120、存储模块130和应用模块140,且图像采集模块110、存储模块130和应用模块140可以分别与处理器120通过内部总线的方式进行通信。为了便于描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构建的用户的面部形象可以称为虚拟面部。构建的用户的整体形象可以称为虚拟形体。具体地,该电子设备100可以完成虚拟面部或虚拟形体的构建。例如,该电子设备100可以应用在酒店、餐馆、医院、剧院、游乐场等场地。图像采集模块110可以用于获取用户的图像,且该图像可以为深度图像。存储模块130可以用于存储虚拟局部特征。当电子设备100用于完成虚拟面部的构建时,处理器120可以根据用户的图像从存储模块130获取构成虚拟面部的虚拟局部特征并进行拼接,得到用户的虚拟面部。当电子设备100用于完成虚拟形体的构建时,处理器120可以根据用户的图像从存储模块130获取构成虚拟形体的虚拟局部特征并进行拼接,得到用户的虚拟形体。应用模块140可以应用处理器120拼接的虚拟面部或虚拟形体。例如,虚拟面部或虚拟形体可以被应用模块140上的程序调用。比如,该程序可以用于直播等。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10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存储处理器120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120可以用于执行下述“示例性方法”中任一项所述的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或任一项所述的虚拟形体的构建方法。在这里,图像采集模块110和处理器120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包括:/n对用户的面部图像进行特征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多个实体特征部位;/n确定所述多个实体特征部位中每个实体特征部位对应的虚拟局部特征;以及/n将所述多个实体特征部位中每个实体特征部位对应的所述虚拟局部特征进行拼接,得到所述用户的虚拟面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包括:
对用户的面部图像进行特征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多个实体特征部位;
确定所述多个实体特征部位中每个实体特征部位对应的虚拟局部特征;以及
将所述多个实体特征部位中每个实体特征部位对应的所述虚拟局部特征进行拼接,得到所述用户的虚拟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多个实体特征部位中每个实体特征部位对应的虚拟局部特征包括:
根据所述实体特征部位的多个轮廓点中每个所述轮廓点的坐标信息计算欧氏距离,得到所述实体特征部位的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实体特征部位的所述特征参数在虚拟局部特征库中进行检索,得到所述实体特征部位对应的所述虚拟局部特征,其中所述实体特征部位对应的所述虚拟局部特征的特征参数与所述实体特征部位的所述特征参数的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相似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其中,所述轮廓点的所述坐标信息为三维坐标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其中,所述虚拟局部特征为用于实体建模的基本体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多个实体特征部位中每个实体特征部位对应的所述虚拟局部特征进行拼接包括:
根据预设的拼接顺序,将所述多个实体特征部位中每个实体特征部位对应的所述虚拟局部特征逐个进行拼接,其中,排序在后的所述虚拟局部特征拼接在排序在前的所述虚拟局部特征上;
其中,在排序在后的所述虚拟局部特征拼接在排序在前的所述虚拟局部特征上之前,所述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进一步包括:
依据所述排序在前的所述虚拟局部特征的对接区域的尺寸,对所述排序在后的所述虚拟局部特征的对接区域进行几何变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虚拟面部的构建方法,其中,在所述确定所述多个实体特征部位中每个实体特征部位对应的虚拟局部特征之前,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面部图像进行标签识别,得到标签信息;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泓牛建伟崔学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