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01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镀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待电镀产品进行清洗、除油;S2、对清洗、除油后的待电镀产品进行酸洗;S3、第一次电镀;S4、在产品表面喷涂液态保护膜;S5、在产品表面镭雕图案,镭雕掉保护膜和第一次电镀的电镀层;S6、第二次电镀,第二次电镀的工艺有别于第一次电镀;S7、撕掉PET保护膜,产品上呈现两种电镀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镀工艺,可实现产品表面的双色电镀效果,美化了产品外观,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A electroplat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电镀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外观的追求越来越高,更趋于多元化发展,产品的外观会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因此,产品外观装饰越来越受到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镀工艺,用于对产品进行表面处理,使产品外观实现双色或多色效果。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镀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S1、对待电镀产品进行清洗、除油;S2、对清洗、除油后的待电镀产品进行酸洗;S3、第一次电镀;S4、在产品表面喷涂液态保护膜;S5、在产品表面镭雕图案,镭雕掉保护膜和第一次电镀的电镀层;S6、第二次电镀,第二次电镀的工艺有别于第一次电镀;S7、撕掉PET保护膜,产品上呈现两种电镀效果。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待电镀产品置于45°~55°水中进行热浸除油,浸泡时间为110~200s。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酸洗采用浓度为100~200mL/L的盐酸溶液,洗涤时间为1~3min。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中第一次电镀,向电镀罐中投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和电镀液,保持电镀罐中的温度为35~40℃、压力为8.5~9.0MPa,电镀处理3~5min。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中第一次电镀为亮面电镀,工艺依次为镀铜、半光镍、光镍、镍封、镀铬。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中液态保护膜为液态PET保护膜。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5中采用20w镭雕机进行镭雕,功率为50%~5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6中第二次电镀,向电镀罐中投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和电镀液,保持电镀罐中的温度为35~40℃、压力为8.5~9.0MPa,电镀处理3~5min。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6中第二次电镀为雾面电镀,工艺依次为镀铜、半光镍、珍珠镍、镍封、镀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喷涂液态PET保护膜来进行遮蔽,相比于采用定制的治具或油墨印刷来遮蔽,遮蔽效果更加简单,可遮蔽各种复杂的曲面,在制程过程中可保护已电镀的外观面,结束时可完整撕掉保护膜,简化整个工艺制程;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同一产品上实现两种不同的电镀外观效果,两种外观效果的结合处界限清晰,衔接处完好,外观层次感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一种电镀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待电镀产品进行清洗、除油,将待电镀产品置于45°~55°水中进行热浸除油,浸泡时间为110~200s;S2、对清洗、除油后的待电镀产品进行酸洗,酸洗采用浓度为100~200mL/L的盐酸溶液,洗涤时间为1~3min;S3、第一次电镀,向电镀罐中投入质量比3∶1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和电镀液,超临界二氧化碳和电镀液的比例可根据产品需要微调,保持电镀罐中的温度为35℃、压力为8.5MPa,电镀处理3~5min,第一次电镀为光面电镀,工艺依次为镀铜、半光镍、光镍、镍封、镀铬;S4、在产品表面喷涂液态保护膜,液态保护膜为液态PET保护膜,采用市售的PET喷涂液进行喷涂;S5、在产品表面镭雕图案,镭雕掉保护膜和第一次电镀的电镀层,采用20w镭雕机进行镭雕,功率为50%~55%,可根据产品不同而调整参数;S6、第二次电镀,向电镀罐中投入质量比3∶1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和电镀液,超临界二氧化碳和电镀液的比例可根据产品需要微调,保持电镀罐中的温度为35℃、压力为8.5MPa,电镀处理3~5min,第二次电镀的工艺有别于第一次电镀,第二次电镀为雾面电镀,工艺依次为镀铜、半光镍、珍珠镍、镍封、镀铬;S7、撕掉PET保护膜,产品上呈现两种电镀效果。上述步骤中镀铜、半光镍、光镍、镍封、镀铬、珍珠镍等工艺为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不再赘述。该工艺可在同一产品上实现两种不同的电镀外观效果,两种外观效果的结合处界限清晰,衔接处完好,外观层次感好。可做任何的双色、多色电镀组合,常规的双色存在局限性,比如在枪色、镀铬等镀种上再电镀比较困难,与滚镀镀种的组合也较困难,存在附着力不好、镀不上等疵病。此工艺不但可在枪色、镀铬上镀双色,在任何镀种上均可,而且还可与滚镀红古、青古、浅克叻等镀种组合,适用性广。还可以在特殊形状产品的侧面、圆弧面等进行电镀,得到特殊的双色效果。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对待电镀产品进行清洗、除油;/nS2、对清洗、除油后的待电镀产品进行酸洗;/nS3、第一次电镀;/nS4、在产品表面喷涂液态保护膜;/nS5、在产品表面镭雕图案,镭雕掉保护膜和第一次电镀的电镀层;/nS6、第二次电镀,第二次电镀的工艺有别于第一次电镀;/nS7、撕掉PET保护膜,产品上呈现两种电镀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待电镀产品进行清洗、除油;
S2、对清洗、除油后的待电镀产品进行酸洗;
S3、第一次电镀;
S4、在产品表面喷涂液态保护膜;
S5、在产品表面镭雕图案,镭雕掉保护膜和第一次电镀的电镀层;
S6、第二次电镀,第二次电镀的工艺有别于第一次电镀;
S7、撕掉PET保护膜,产品上呈现两种电镀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待电镀产品置于45°~55°水中进行热浸除油,浸泡时间为110~200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酸洗采用浓度为100~200mL/L的盐酸溶液,洗涤时间为1~3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第一次电镀,向电镀罐中投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和电镀液,保持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繁李传忠李松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