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的无人机发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0867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的无人机发射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内设有提供发射动力的动力机构,底座一端设有调节动力机构角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另一端设于动力机构内,动力机构内设有固定无人机的夹持机构,动力机构一端设有缓冲机构,动力机构另一端设有推进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夹持无人机后段机身来固定无人机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上的位置,在使无人机获得较大速度的过程中,保持无人机的稳定,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用性。

An angle adjustable launching device of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可调的无人机发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飞行器领域,涉及无人机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无人机发射装置。
技术介绍
无人机发射装置可为无人机在起飞过程中提供额外的动力,使无人机可以更加稳定安全地完成起飞动作,但存在无人机倾斜晃动的问题。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无人机发射架[申请号:201910251683.0],包括无人机发射台、发射台支撑柱、支撑底座、发射台角度定位板和弹射杆,所述无人机发射台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支撑柱连接座,所述发射台支撑柱的顶部通过销轴与支撑柱连接座相连接,所述无人机发射台的一端两侧表面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定位丝杆,所述发射台角度定位板设置为圆弧形结构,发射台角度定位板的表面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发射台角度定位板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在发射台支撑柱的侧面上,所述定位丝杆卡装在发射台角度定位板表面上的滑槽内部,所述定位丝杆的一端旋拧套装有锁紧转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小型或者玩具类型的无人机的弹射使用。上述方案无法稳定地发射体积较大的无人机,体积较大的无人机在发生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或掉落,降低了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无人机发射装置,通过夹持无人机后段机身来固定无人机在本专利技术上的位置,在使无人机获得较大速度的过程中,保持无人机的稳定,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角度可调的无人机发射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有提供发射动力的动力机构,所述底座一端设有调节所述动力机构角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另一端设于所述动力机构内,所述动力机构内设有固定无人机的夹持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一端设有缓冲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另一端设有推进机构。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设计了所述夹持机构通过所述夹板夹持无人机后段机身来固定无人机在所述移动体上的位置,在所述移动体与所述传送带接触获得动力后带动无人机快速移动,为无人机提供较大的速度,使无人机可以更加稳定安全地完成起飞动作,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在上述的角度可调的无人机发射装置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于所述底座内并通过第一定位销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一侧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一端设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另一端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外端套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另一端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内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延伸至所述导轨内并设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外端套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另一端设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内连接有旋转轴。在上述的角度可调的无人机发射装置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所述底座一端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传动轴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空腔外侧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一侧设有旋钮,所述旋钮一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传动轴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内并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旋钮一端两侧各设有键,所述通槽外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与所述键相适配的键槽,当旋钮移至所述通槽底端时,所述键设于所述键槽内,所述第二传动轴另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内连接有第三传动轴,所述底座一端中间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传动轴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内并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另一端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通过第二定位销与所述调节杆可转动连接,所述导轨底端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移动块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板并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在上述的角度可调的无人机发射装置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移动体,所述移动体设于所述导轨内,所述导轨内壁两侧各设有滑槽,所述移动体两端各设有滑块并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一侧设有隔板,当所述移动体设于所述导轨中间时,所述移动体一端与所述传送带接触,所述移动体另一端设有平台,所述平台两侧各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基座,所述第三凹槽一端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基座一端设有限位块并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壁之间设有回缩弹簧,所述基座另一端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第四凹槽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三凹槽另一端设有卡槽,所述卡块外端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内设有保持式电磁铁,所述保持式电磁铁一端设有推板,所述基座上端设有夹板,所述平台中间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主控板,所述保持式电磁铁通过电路与所述主控板相连。在上述的角度可调的无人机发射装置中,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板,所述导轨一端设有固定槽,所述缓冲板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缓冲板一端设有护壁,所述固定槽一端设有圆管,所述护壁设于所述圆管外端,所述缓冲板与所述固定槽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于所述护壁外端,所述固定槽另一端设有挡板。在上述的角度可调的无人机发射装置中,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推杆,所述导轨另一端设有通孔,所述推杆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一端设有第五凹槽,所述推杆一端设有短板并设于所述第五凹槽内,所述短板与所述第五凹槽内壁之间设有第四弹簧,所述推杆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导轨外端并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外侧设有短杆,所述短杆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限位槽内并设有第三限位板,所述短杆另一端设有握手,所述通孔一侧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两端各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一端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中间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第三空腔内壁之间设有第三弹簧。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的动力机构可以为无人机提供发射动力,使用带传动来传递动力,以获得更加稳定的传动,且维护简单,同时在调整导轨和底座之间的角度时,不会影响传动,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2.本专利技术中的调节机构可以调节导轨和底座之间的角度,通过手动旋转旋钮来控制角度,并通过齿轮传递放大扭矩减小转速,降低使用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还能提高精度,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并通过旋钮的自锁来锁定调节杆,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中的夹持机构通过夹板夹持无人机后段机身来固定无人机在移动体上的位置,在移动体与传送带接触获得动力后带动无人机快速移动,为无人机提供较大的速度,使无人机可以更加稳定安全地完成起飞动作,且夹板通过基座内的卡块固定,可以通过保持式电磁铁控制的推板将卡块推出卡槽来解除夹板的固定状态,便于移动体在移动过程中随时释放无人机,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4.本专利技术中的缓冲机构可以为到达导轨顶端的移动体提供缓冲,防止移动体速度过快与导轨发生剧烈碰撞从而发生损坏,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同时移动体完成单次发射动作后落至固定槽内,不与传送带发生二次接触,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5.本专利技术中的推进机构可以将放置在放置槽内的待发射的移动体推至传送带上,使用人员无须直接接触移动体,防止移动体获得较大的加速度时发生意外使使用人员受伤,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性,同时挡块能够阻挡移动体与传送带的接触,防止移动体意外发射,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角度可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度可调的无人机发射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有提供发射动力的动力机构(10),所述底座(1)一端设有调节所述动力机构(10)角度的调节机构(30),所述调节机构(30)另一端设于所述动力机构(10)内,所述动力机构(10)内设有固定无人机的夹持机构(50),所述动力机构(10)一端设有缓冲机构(70),所述动力机构(10)另一端设有推进机构(8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可调的无人机发射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有提供发射动力的动力机构(10),所述底座(1)一端设有调节所述动力机构(10)角度的调节机构(30),所述调节机构(30)另一端设于所述动力机构(10)内,所述动力机构(10)内设有固定无人机的夹持机构(50),所述动力机构(10)一端设有缓冲机构(70),所述动力机构(10)另一端设有推进机构(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无人机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10)包括导轨(11),所述导轨(11)设于所述底座(1)内并通过第一定位销(12)与所述底座(1)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一侧设有电动机(13),所述电动机(13)一端设有动力轴(14),所述动力轴(14)另一端设有第一带轮(15),所述第一带轮(15)外端套设有传动带(16),所述传动带(16)另一端设有第二带轮(17),所述第二带轮(17)内连接有第一传动轴(18),所述第一传动轴(18)延伸至所述导轨(11)内并设有第一转轮(19),所述第一转轮(19)外端套设有传送带(20),所述传送带(20)另一端设有第二转轮(21),所述第二转轮(21)内连接有旋转轴(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无人机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0)包括第二传动轴(31),所述底座(1)一端设有第一空腔(32),所述第二传动轴(31)设于所述第一空腔(32)内,所述第一空腔(32)外侧设有通槽(41),所述通槽(41)一侧设有旋钮(42),所述旋钮(42)一端设有第一凹槽(43),所述第二传动轴(31)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43)内并设有第一限位板(44),所述旋钮(42)一端两侧各设有键(45),所述通槽(41)外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与所述键(45)相适配的键槽(46),当旋钮(42)移至所述通槽(41)底端时,所述键(45)设于所述键槽(46)内,所述第二传动轴(31)另一端设有第一齿轮(33),所述第一齿轮(33)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33)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4),所述第二齿轮(34)内连接有第三传动轴(35),所述底座(1)一端中间设有第二凹槽(2),所述第三传动轴(35)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2)内并设有调节杆(36),所述调节杆(36)另一端设有移动块(37),所述移动块(37)通过第二定位销(38)与所述调节杆(36)可转动连接,所述导轨(11)底端设有第一限位槽(39),所述移动块(37)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板(40)并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9)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无人机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50)包括移动体(51),所述移动体(51)设于所述导轨(11)内,所述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怡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泓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