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绝缘工具沿面电阻测试的手持式电极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387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绝缘工具沿面电阻测试的手持式电极棒,属于手持式电极棒领域,包括电极板、电极固定板、绝缘棒、测试线、连接头、定位装置、防缠绕机构;绝缘棒内开设有线槽;电极固定板上设有接线柱,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定位螺栓;第一定位板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定位板的中心轴向重合;第二定位板的一侧面上设有刻度尺;防缠绕机构包括U形支撑座、套筒、防缠绕块、压缩弹簧、调节螺栓;防缠绕块具有V形卡口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绝缘工具沿面电阻测试的手持式电极棒,定位装置能够精准定位电极间距,减少因间距误差带来的测试效果,使得测试更加精确;防缠绕机构能够保证测试线平直走线,进一步确保测试的精确性。

Hand held electrode bar for surface resistance test of insulating to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绝缘工具沿面电阻测试的手持式电极棒
本技术涉及手持式电极棒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绝缘工具沿面电阻测试的手持式电极棒。
技术介绍
10kV配网带电作业项目施工前,应对绝缘工具、绝缘遮蔽用具进行沿面绝缘电阻测试,要求测试时电极间距2cm,电极宽2cm,测试时,应保持两极引线不得缠绕。在进行绝缘测试时,电极宽2cm较容易实现,但测试过程保持电极间距2cm难度较大,如果没有特定装置将两电极进行固定,很难保证电极间距2cm的要求,而电极间距的误差大直接影响了测试的效果。绝缘工器具沿面绝缘性能也直接影响带电作业项目实施的安全性,因此,必须开发一种用于绝缘工具沿面电阻测试的手持式电极棒,保证测试过程中满足电极间距2cm,电极宽2cm的要求,确保测试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用于绝缘工具沿面电阻测试的手持式电极棒,将两块电极板的相对的侧面与第一定位板的侧面紧密贴合,贴合到位后通过旋紧定位螺栓抵接电极板的四周端部即可,定位螺栓在旋紧固定时,对角线方式,逐步地拧紧,使各紧固点受力均匀。同时在第二定位板的纵向宽度尺寸为6cm,并在第二定位板的一侧面上设有刻度尺,目的是配合检测电极板的宽度尺寸,也可以对电极板的间距进行重复检测,定位装置能够精准定位电极板的间距,减少因间距误差带来的测试效果,使得测试更加精确;测试线从V形卡口部中间穿过,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提高缠绕块的锁紧效果,从而确保穿过V形卡口部的测试线更加平直,避免测试线的缠绕而影响测试效果,提高测量的精度。r>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用于绝缘工具沿面电阻测试的手持式电极棒,包括由金属导体制成且用于电阻测试的两个电极板、位于所述电极板的下方且用于固定所述电极板的电极固定板、用于配合所述电极固定板检测的绝缘棒、一端连接与所述电极板相连接的测试线、套接在所述测试线另一端的连接头组件、固定设于所述电极固定板上且用于定位所述电极板之间间距的定位装置、以及固定设于所述电极固定板且用于防止所述测试线缠绕的防缠绕机构;所述绝缘棒的截面形状为圆柱形体,所述绝缘棒内且沿所述绝缘棒的长度开设有供所述测试线穿过的线槽;所述电极固定板上设有竖直向上设置的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底端面与所述电极板的上端面焊接连接;所述测试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线柱连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竖直向上设置第一定位板、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下方的第二定位板、以及竖直向下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定位螺栓;所述第一定位板的纵向宽度尺寸为2cm,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纵向宽度尺寸为6cm;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中心轴向重合;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一侧面上设有刻度尺;防缠绕机构包括倒置设置的U形支撑座、固定设于所述U形支撑座上且竖直设置的套筒、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套筒内的防缠绕块、位于所述套筒内且一端与所述防缠绕块固定连接的压缩弹簧、以及与贯穿所述U形支撑座、所述套筒上端且用于调节所述防缠绕块的压紧力的调节螺栓;所述防缠绕块的底端具有V形卡口部。优选地,所述测试线穿过所述绝缘棒的另一端连接2500V绝缘摇表,所述测试线通过连接头组件与所述2500V绝缘摇表相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头组件包括套接在测试线上的圆筒端子、以及与所述圆筒端子固定连接的U型端子。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板与所述第二定位板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板上设有两组与所述定位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为八个,且两组所述螺纹孔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两侧。优选地,所述套筒上侧壁上设有贯通的滑槽,所述防缠绕块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连接部。优选地,所述电极板上且突出于所述电极固定板一侧部设有向下内凹形成的弧形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绝缘工具沿面电阻测试的手持式电极棒,将两块电极板的相对的侧面与第一定位板的侧面紧密贴合,贴合到位后通过旋紧定位螺栓抵接电极板的四周端部即可,定位螺栓在旋紧固定时,对角线方式,逐步地拧紧,使各紧固点受力均匀。同时在第二定位板的纵向宽度尺寸为6cm,并在第二定位板的一侧面上设有刻度尺,目的是配合检测电极板的宽度尺寸,也可以对电极板的间距进行重复检测,定位装置能够精准定位电极板的间距,减少因间距误差带来的测试效果,使得测试更加精确;测试线从V形卡口部中间穿过,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提高缠绕块的锁紧效果,从而确保穿过V形卡口部的测试线更加平直,避免测试线的缠绕而影响测试效果,提高测量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绝缘工具沿面电阻测试的手持式电极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绝缘工具沿面电阻测试的手持式电极棒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缠绕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缠绕机构的安装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A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极板;2、电极固定板;3、绝缘棒;4、测试线;5、连接头组件;6、定位装置;7、防缠绕机构;8、2500V绝缘摇表;9、弧形板;10、接线柱;31、线槽;61、第一定位板;62、第二定位板;63、定位螺栓;71、U形支撑座;72、套筒;73、防缠绕块;74、压缩弹簧;75、调节螺丝;721、滑槽;731、V形卡口部;732、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图1-5所示,用于绝缘工具沿面电阻测试的手持式电极棒,包括由金属导体制成且用于电阻测试的两个电极板1、位于电极板1的下方且用于固定电极板1的电极固定板2、用于配合电极固定板2检测的绝缘棒3、一端连接与电极板1相连接的测试线4、套接在测试线4另一端的连接头组件5、固定设于电极固定板2上且用于定位电极板1之间间距的定位装置6、以及固定设于电极固定板2且用于防止测试线4缠绕的防缠绕机构7;绝缘棒3的截面形状为圆柱形体,绝缘棒3内且沿绝缘棒3的长度开设有供测试线4穿过的线槽31;电极固定板2上设有竖直向上设置的接线柱10,接线柱10的底端面与电极板1的上端面焊接连接;测试线4的一端与接线柱10连接;定位装置6包括竖直向上设置第一定位板61、位于第一定位板61下方的第二定位板62、以及竖直向下贯穿第二定位板62的定位螺栓63;第一定位板61的纵向宽度尺寸为2cm,第二定位板62的纵向宽度尺寸为6cm;第一定位板61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定位板62的中心轴向重合;第二定位板62的一侧面上设有刻度尺;防缠绕机构7包括倒置设置的U形支撑座71、固定设于U形支撑座71上且竖直设置的套筒72、可移动地设于套筒72内的防缠绕块73、位于套筒72内且一端与防缠绕块73固定连接的压缩弹簧74、以及与贯穿U形支撑座71、套筒72上端且用于调节防缠绕块73的压紧力的调节螺栓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绝缘工具沿面电阻测试的手持式电极棒,其特征在于:/n包括由金属导体制成且用于电阻测试的两个电极板、位于所述电极板的下方且用于固定所述电极板的电极固定板、用于配合所述电极固定板检测的绝缘棒、一端连接与所述电极板相连接的测试线、套接在所述测试线另一端的连接头组件、固定设于所述电极固定板上且用于定位所述电极板之间间距的定位装置、以及固定设于所述电极固定板且用于防止所述测试线缠绕的防缠绕机构;/n所述绝缘棒的截面形状为圆柱形体,所述绝缘棒内且沿所述绝缘棒的长度开设有供所述测试线穿过的线槽;/n所述电极固定板上设有竖直向上设置的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底端面与所述电极板的上端面焊接连接;所述测试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线柱连接;/n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竖直向上设置第一定位板、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下方的第二定位板、以及竖直向下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定位螺栓;/n所述第一定位板的纵向宽度尺寸为2cm,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纵向宽度尺寸为6cm;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中心轴向重合;/n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一侧面上设有刻度尺;/n防缠绕机构包括倒置设置的U形支撑座、固定设于所述U形支撑座上且竖直设置的套筒、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套筒内的防缠绕块、位于所述套筒内且一端与所述防缠绕块固定连接的压缩弹簧、以及与贯穿所述U形支撑座、所述套筒上端且用于调节所述防缠绕块的压紧力的调节螺栓;/n所述防缠绕块的底端具有V形卡口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绝缘工具沿面电阻测试的手持式电极棒,其特征在于:
包括由金属导体制成且用于电阻测试的两个电极板、位于所述电极板的下方且用于固定所述电极板的电极固定板、用于配合所述电极固定板检测的绝缘棒、一端连接与所述电极板相连接的测试线、套接在所述测试线另一端的连接头组件、固定设于所述电极固定板上且用于定位所述电极板之间间距的定位装置、以及固定设于所述电极固定板且用于防止所述测试线缠绕的防缠绕机构;
所述绝缘棒的截面形状为圆柱形体,所述绝缘棒内且沿所述绝缘棒的长度开设有供所述测试线穿过的线槽;
所述电极固定板上设有竖直向上设置的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底端面与所述电极板的上端面焊接连接;所述测试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线柱连接;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竖直向上设置第一定位板、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下方的第二定位板、以及竖直向下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定位螺栓;
所述第一定位板的纵向宽度尺寸为2cm,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纵向宽度尺寸为6cm;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中心轴向重合;
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一侧面上设有刻度尺;
防缠绕机构包括倒置设置的U形支撑座、固定设于所述U形支撑座上且竖直设置的套筒、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套筒内的防缠绕块、位于所述套筒内且一端与所述防缠绕块固定连接的压缩弹簧、以及与贯穿所述U形支撑座、所述套筒上端且用于调节所述防缠绕块的压紧力的调节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贵德郑壮利陈宏伟陈奕群李林宋景阳栾东国黄伟城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经济特区广澳电力发展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