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电动驻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219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电动驻车机构,包括驻车电机、齿轮减速机构、凸轮机构、直线运动机构、驻车棘爪、回位弹簧及驻车齿轮,所述驻车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减速机构与凸轮机构连接,所述凸轮机构由偏心设置在输出齿轮下端面的凸轮、与凸轮轮廓接触的轴承以及与轴承过盈配合的轴杆组成;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与轴杆垂直连接的推杆总成和设置在推杆总成上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与驻车棘爪的前端相接触,在驻车棘爪的表面凸设有可与驻车齿轮相啮合的爪部,所述回位弹簧一端固接在驻车棘爪上,另一端固接在变速器箱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凸轮机构将驻车电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推杆总成做直线往复运动,有利于降低系统成本,提高驱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变速器电动驻车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驻车机构,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电动驻车机构。
技术介绍
驻车机构是自动变速器中的一种安全装置,是对车辆安全的二次保护,其作用在于使低速空档滑行的汽车静止在固定位置,而且能够使汽车稳定停止在斜坡上。现有的自动变速器驻车机构一般采用液压驱动驻车,需要液压泵,控制电磁阀、液压油及相关阀体、管路等众多零部件,体积偏大,能耗效率偏低,系统成本高,不适合混合动力及纯电动汽车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少、结构紧凑的自动变速器电动驻车机构,降低系统成本,提高驱动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变速器电动驻车机构,包括驻车电机、齿轮减速机构、凸轮机构、直线运动机构、驻车棘爪、回位弹簧及驻车齿轮,所述驻车电机固定安装在变速器箱体上,驻车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减速机构与凸轮机构连接;所述齿轮减速机构由输入齿轮、中间双联齿轮及输出齿轮组成,其中,输入齿轮安装在驻车电机的输出轴上与双联齿轮中的大齿轮相啮合,双联齿轮中的小齿轮与输出齿轮相啮合;所述凸轮机构由偏心设置在输出齿轮下端面的凸轮、与凸轮轮廓接触并由凸轮带动做往复直线运动的轴承以及与轴承过盈配合的轴杆组成;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与轴杆垂直连接的推杆总成,在推杆总成的右端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推板、第一压缩弹簧及弹簧座,其中推板还与凸轮机构中的轴承相接触,在推杆总成的左端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卡环、第二压缩弹簧及楔形块,其中楔形块与驻车棘爪的前端相接触;所述驻车棘爪的后端连接有一转轴,在驻车棘爪的表面凸设有可与驻车齿轮相啮合的爪部,所述回位弹簧一端固接在驻车棘爪上,另一端固接在变速器箱体上。本技术工作时,驻车电机产生的动力经齿轮减速机构传递给凸轮机构,由凸轮机构带动推杆总成作直线往复运动,当推杆总成左移时,楔形块随之左移将驻车棘爪顶起,使驻车棘爪的爪部插入驻车齿轮的齿槽内锁住驻车齿轮,从而达到整车驻车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凸轮与输出齿轮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驻车电机;2-齿轮减速机构;21-输入齿轮;22-双联齿轮;23-输出齿轮;3-凸轮机构;31-凸轮;32-轴承;33-轴杆;34-压块;4-直线运动机构;41-推杆总成;42-推板;43-第一压缩弹簧;44-弹簧座;45-卡环;46-第二压缩弹簧;47-楔形块;5-驻车棘爪;51-转轴;52-爪部;6-回位弹簧;7-驻车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变速器电动驻车机构,包括驻车电机1、齿轮减速机构2、凸轮机构3、直线运动机构4、驻车棘爪5、回位弹簧6及驻车齿轮7。所述驻车电机1固定安装在变速器箱体上,驻车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减速机构2与凸轮机构3连接;所述齿轮减速机构2由输入齿轮21、中间双联齿轮22及输出齿轮23组成,其中,输入齿轮21安装在驻车电机1的输出轴上与双联齿轮22中的大齿轮相啮合,双联齿轮22中的小齿轮与输出齿轮23相啮合。所述凸轮机构3由偏心设置在输出齿轮23下端面的凸轮31、与凸轮31轮廓接触并由凸轮31带动做往复直线运动的轴承32以及与轴承32过盈配合的轴杆33组成,在输出齿轮23的下端面上沿齿轮内圆还设置有两个压块34(如图2所示),所述压块34的高度低于凸轮31,压块34会随着输出齿轮23的转动而压在轴承32上,以防止轴承32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而且,采用轴承32作为凸轮机构3的从动件也有助于降低其与凸轮31之间的摩擦损耗。所述直线运动机构4包括与轴杆33垂直连接的推杆总成41,在推杆总成41的右端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推板42、第一压缩弹簧43及弹簧座44,其中推板42还与凸轮机构3中的轴承32相接触,在推杆总成42的左端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卡环45、第二压缩弹簧46及楔形块47,其中楔形块47与驻车棘爪5的前端相接触;所述驻车棘爪5的后端连接有一转轴51,驻车棘爪5工作时以转轴51为中心上下转动,在驻车棘爪5的表面凸设有可与驻车齿轮7相啮合的爪部52,所述回位弹簧6一端固接在驻车棘爪5上,另一端固接在变速器箱体上,回位弹簧6的设置能够使驻车棘爪5快速回位,并使其爪部52从驻车齿轮7的齿槽中撤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推杆总成41由一直线型的短杆与一带弯头的短杆通过接头连接组成,所述直线型的短杆与凸轮机构3中的轴杆33垂直连接,推板42、第一压缩弹簧43与弹簧座44依次安装在该直线型的短杆上,而卡环45、第二压缩弹簧46与楔形块47则依次安装在带弯头的短杆上。本技术的驻车原理是:驻车电机1产生的动力经齿轮减速机构2传递给凸轮机构3,由凸轮机构3带动推杆总成41作直线往复运动,当推杆总成41左移时,楔形块46随之左移将驻车棘爪5顶起,使驻车棘爪5的爪部52插入驻车齿轮7的齿槽内锁住驻车齿轮7,从而达到整车驻车目的。本技术结构紧凑,通过凸轮机构3将驻车电机1产生的动力传递给推杆总成41做直线往复运动,使电机系统始终工作在高效点上,有利于降低系统成本,提高驱动效率,提高驻车机构的安全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变速器电动驻车机构,包括驻车电机、齿轮减速机构、凸轮机构、直线运动机构、驻车棘爪、回位弹簧及驻车齿轮,其特征在于:/n所述驻车电机固定安装在变速器箱体上,驻车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减速机构与凸轮机构连接;/n所述齿轮减速机构由输入齿轮、中间双联齿轮及输出齿轮组成,其中,输入齿轮安装在驻车电机的输出轴上与双联齿轮中的大齿轮相啮合,双联齿轮中的小齿轮与输出齿轮相啮合;/n所述凸轮机构由偏心设置在输出齿轮下端面的凸轮、与凸轮轮廓接触并由凸轮带动做往复直线运动的轴承以及与轴承过盈配合的轴杆组成;/n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与轴杆垂直连接的推杆总成,在推杆总成的右端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推板、第一压缩弹簧及弹簧座,其中推板还与凸轮机构中的轴承相接触,在推杆总成的左端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卡环、第二压缩弹簧及楔形块,其中楔形块与驻车棘爪的前端相接触;所述驻车棘爪的后端连接有一转轴,在驻车棘爪的表面凸设有可与驻车齿轮相啮合的爪部,所述回位弹簧一端固接在驻车棘爪上,另一端固接在变速器箱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变速器电动驻车机构,包括驻车电机、齿轮减速机构、凸轮机构、直线运动机构、驻车棘爪、回位弹簧及驻车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驻车电机固定安装在变速器箱体上,驻车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减速机构与凸轮机构连接;
所述齿轮减速机构由输入齿轮、中间双联齿轮及输出齿轮组成,其中,输入齿轮安装在驻车电机的输出轴上与双联齿轮中的大齿轮相啮合,双联齿轮中的小齿轮与输出齿轮相啮合;
所述凸轮机构由偏心设置在输出齿轮下端面的凸轮、与凸轮轮廓接触并由凸轮带动做往复直线运动的轴承以及与轴承过盈配合的轴杆组成;
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与轴杆垂直连接的推杆总成,在推杆总成的右端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推板、第一压缩弹簧及弹簧座,其中推板还与凸轮机构中的轴承相接触,在推杆总成的左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生彭新松王正
申请(专利权)人:艾菲发动机零件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