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厚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095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深厚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结构。所述深厚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结构包括沿地基纵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桩基、设于所述桩基上端的托架、及沿地基纵向延伸的承台板,所述桩基竖向穿透土体与持力层固结,所述承台板支撑于所述托架之上且与之连接,在所述桩基和土体与持力层之间设有回填层;在所述回填层的上端与托架的下端设有用于将桩基和承台板上升的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沿所述桩基呈圆周分布。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深厚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结构先挖桩孔,在桩孔内敷设好回填层后再打入桩基,可有效避免直接打入引起桩周土的硬壳层产生,有效减少了负摩擦力的产生,减少了桩基的沉降量。

A deep collapsible loess subgrad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厚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结构
本技术涉及湿陷性黄土
,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厚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结构。
技术介绍
湿陷性黄土是黄土的一种,天然黄土在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图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的湿陷变形,称为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地基这种特性,会对结构物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使结构物大幅度沉降、坼裂、倾斜甚至严重影响其安全和使用。湿陷性黄土多出现在主要起承受力作用的地表上层,因此应对湿陷性黄土地基有可靠的鉴定和正确的认识,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防止或消除它的湿陷性。现有常用的做法为桩基础法,是在地基中有规则的布置钢筋混凝土桩,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如专利号:ZL200720082088.1。但桩基础存在浅在的隐患,地基一旦浸水,便会引起湿陷给建筑物带来危害。在自重湿陷性黄土中浸水后,桩周土发生自重湿陷时,将产生土相对桩的向下位移对桩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即负摩擦力。而且通过实践证明,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在打桩过程中将桩周土挤密,挤密土在桩周形成一层硬壳,牢固的黏附在桩侧表面上,桩周土体发生自重湿陷时不是沿桩身而是沿硬壳层滑移,该硬壳层增加了桩的侧表面面积,负摩擦力也随着增加,正是由于这股强大的负摩擦力致使桩基出现沉降,导致地基产生严重的不均匀沉降,构成基础的剪切应力,形成剪应力破坏,这也是导致众多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深厚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地基沉降的深厚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结构。r>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深厚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结构,包括沿地基纵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桩基、设于所述桩基上端的托架、及沿地基纵向延伸的承台板,所述桩基竖向穿透土体与持力层固结,所述承台板支撑于所述托架之上且与之连接,在所述桩基和土体与持力层之间设有回填层;在所述回填层的上端与托架的下端设有用于将桩基和承台板上升的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沿所述桩基呈圆周分布。上述方案中,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打桩之前先施工回填层,可避免桩周土硬壳层的产生。且结合复位弹簧,可减少桩基的沉降,减少桩基的承载压力。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立柱和套设于所述立柱外的弹簧,所述立柱一端深入所述回填层内,另一端向托架延伸,所述弹簧抵接于所述回填层与托架之间。当承台板承受压力时,桩基下降,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抵消部分压力,保护了承台板和桩基的结构,避免损坏。在压力消除后,又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为了保证复位的效果及稳定性,所述立柱深入回填层的长度不小于2m。优选的,所述回填层为灰土垫层、素土垫层或水泥土垫层中的一种或组合。优选的,所述承台板与土体之间依次设有刚性垫层和柔性垫层,所述刚性垫层临近所述承台板设置。优选的,相邻两承台板相对的纵向端面之间留有纵向伸缩缝,相对的横向端面之间留有横向伸缩缝,所述纵向伸缩缝和横向伸缩缝内均填有密封胶层。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先挖桩孔,在桩孔内敷设好回填层后再打入桩基,可有效避免直接打入引起桩周土的硬壳层产生,有效减少了负摩擦力的产生,减少了桩基的沉降量;二、再结合复位组件,有效地将桩基和承台板复位;三、在柔性垫层和复位组件的作用下,可防止桩基压力过大而支撑不住发生断裂的现象,避免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深厚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结构的纵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的A-A剖视图。附图中,1-土体、2-持力层、3-桩基、4-托架、5-承台板、6-刚性垫层、7-柔性垫层、8-回填层、9-复位组件、91-立柱、9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深厚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结构在土体1和持力层2上设置,所述土体1设于所述持力层2的上端。所述地基结构包括沿地基纵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桩基3、设于所述桩基3上端的托架4、及沿地基纵向延伸的承台板5,所述桩基3竖向穿透土体1与持力层2固结,所述承台板5支撑于所述托架4之上且与之连接。相邻两承台板5相对的纵向端面之间留有纵向伸缩缝(未图示),相对的横向端面之间留有横向伸缩缝(未标号),所述纵向伸缩缝和横向伸缩缝内均填有密封胶层。所述承台板5与土体1之间依次设有刚性垫层6和柔性垫层7,所述刚性垫层6临近所述承台板5设置。在所述桩基3和土体1与持力层2之间设有回填层8。在桩基的位置,在打桩之前,先施工回填孔,在回填孔内回填灰土垫层、素土垫层或水泥土垫层中的一种或组合。灰土垫层是采用消石灰与土的2:8或3:7的体积比配合而成,经过筛分拌合,再分层回填。素土垫层是将基坑挖出的原土经洒水湿润后,采用夯实机械分层回填。水泥土垫层采用高强度水泥土分层回填夯实。上述的各种垫层其回填夯实以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提高其强度,减少其湿陷性和压缩性。将回填层8加工完成后,在将桩基3插入其中,即回填层8的内径与桩基3内存有一定的空隙。在所述回填层8的上端与托架4的下端设有用于将桩基和承台板上升的复位组件9,所述复位组件9的数量为6个,沿所述桩基3呈圆周分布。所述复位组件9包括立柱91和套设于所述立柱91外的弹簧92,所述立柱91一端深入所述回填层8内,另一端向托架4延伸,所述弹簧92抵接于所述回填层8与托架4之间。所述立柱91深入回填层的长度不小于2m。所述地基机构的初始施工位置是,桩基3的底部与持力层2是贴合的,桩基3的侧面与回填层8是留有空隙的。根据桩基3的尺寸和排布位置,来确定回填孔的大小和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厚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结构,包括沿地基纵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桩基、设于所述桩基上端的托架、及沿地基纵向延伸的承台板,所述桩基竖向穿透土体与持力层固结,所述承台板支撑于所述托架之上且与之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桩基和土体与持力层之间设有回填层;在所述回填层的上端与托架的下端设有用于将桩基和承台板上升的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沿所述桩基呈圆周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厚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结构,包括沿地基纵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桩基、设于所述桩基上端的托架、及沿地基纵向延伸的承台板,所述桩基竖向穿透土体与持力层固结,所述承台板支撑于所述托架之上且与之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桩基和土体与持力层之间设有回填层;在所述回填层的上端与托架的下端设有用于将桩基和承台板上升的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沿所述桩基呈圆周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立柱和套设于所述立柱外的弹簧,所述立柱一端深入所述回填层内,另一端向托架延伸,所述弹簧抵接于所述回填层与托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李炎王强袁乾龙张彦龙曾佑理蒋鑫满国芳段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