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上车用脚踏板装置及汽车驾驶室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991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上车用脚踏板装置及汽车驾驶室。汽车上车用脚踏板装置包括安装基体,安装基体上铰接有前连接杆、后连接杆,两连接杆之间设有中间连杆,中间连杆上设有脚踏部,中间连杆具有向上弯折的后弯折段,后连接杆在其往复摆动行程上具有向上摆动的折叠行程,和向下摆动的下放行程,后连接杆具有使后铰接轴与中间连杆顶压挡止配合且使前铰接点和后铰接点的连线位于后铰接轴上方的折叠极限位置,前连接杆和安装基体之间设有弹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车辆行驶中将中间连杆保持在相对靠上的位置,提高车辆的通过性,也能够使中间连杆下降,供司机踩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脚踏板直接固定在车身上导致整车通过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A kind of foot pedal device and car cab for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上车用脚踏板装置及汽车驾驶室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上车用脚踏板装置及汽车驾驶室。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重型汽车的驾驶室都很高,驾驶员进入驾驶室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安装脚踏板及脚踏板支架辅助驾驶员进入驾驶室。而且,现有重型汽车追求通过性能,因此需要更大的接近角和更短的前悬,于是,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选择将上车脚踏板支架总成直接固定在车身上,上下车更方便。但是,普通重型汽车的上车用脚踏板支架的结构大多都比较复杂,且重量较重,在安装或者维修的过程中耗用时间比较长,效率降低,成本较高,而且,直接固定在车身上的脚踏板不仅会降低整车美观,还影响整车通过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上车用脚踏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脚踏板装置直接固定在车身上导致整车通过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驾驶室,以解决脚踏板装置直接固定在车身上导致整车通过性较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汽车上车用脚踏板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上车用脚踏板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安装在驾驶室主体上的安装基体,安装基体上通过前铰接轴铰接有前连接杆、通过后铰接轴铰接有后连接杆,两连接杆之间设有通过前铰接点与前连接杆铰接、通过后铰接点与后连接杆铰接以形成四连杆机构的中间连杆,中间连杆上设有脚踏部,中间连杆具有向上弯折延伸以使得中间连杆呈L形结构的后弯折段,后连接杆在其往复摆动行程上具有向上摆动以带动中间连杆后端上扬而使四连杆机构折叠的折叠行程,和向下摆动以带动中间连杆后端下放而使四连杆机构展开的下放行程,后连接杆在其折叠行程上具有使后铰接轴与中间连杆顶压挡止配合且使所述前铰接点和后铰接点的连线与所述中间连杆分布于所述后铰接轴两侧的折叠极限位置,前连接杆和安装基体之间设有向前连接杆施加迫使前连接杆向下转动的作用力以将后连接杆锁止在所述折叠极限位置的弹性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在安装基体上设置前、后连接杆和中间连杆以构成四连杆机构,设置有脚踏部的中间连杆能够随后连接杆的摆动上升和下降,后连接杆向上摆动直至折叠极限位置时,中间连杆上升,汽车通过性较好;后连接杆向下摆动,中间连杆下降,司机能够踩踏中间连杆上设置的脚踏部进出驾驶室。四连杆机构通过在前连接杆和安装基体之间设置的弹性件来使后连接杆保持在折叠极限位置,弹性件能够向前连接杆施加迫使前连接杆向下转动的作用力,该作用力通过中间连杆传递到后铰接点时,后连接杆的后铰接点处应受到朝向前铰接点的方向的作用力,由于后连接杆在折叠极限位置时,前铰接点和后铰接点的连线和中间连杆分布于后铰接轴两侧,这样,前连接杆通过中间连杆施加在后连接杆上的作用力使得后连接杆有向上摆动的趋势,但是由于中间连杆被后铰接轴所挡止,后连接杆便被锁止在折叠极限位置。解锁时,使前铰接点向上抬起,可以驱使中间连杆带着后连接杆向下摆动,四连杆机构解锁展开。本技术能够在车辆行驶中将中间连杆保持在相对靠上的位置,提高车辆的通过性,车辆停止时中间连杆能够下降,供司机踩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脚踏板直接固定在车身上导致整车通过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进一步的,L形的中间连杆具有前踏板段,前踏板段和所述后弯折段垂直布置,所述脚踏部设置在前踏步段上。设置踏板段能够增加脚踏的受力面积,司机踩踏时更加舒适。进一步的,所述前铰接轴与所述后铰接轴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前铰接轴和后铰接轴水平布置更容易设置,安装方便。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杆上的脚踏部构成一级踏步平台,安装基体上设有二级踏步平台,两级的踏步平台使司机上下车时更舒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汽车驾驶室的技术方案是:汽车驾驶室,包括驾驶室主体,驾驶室主体下部安装有脚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脚踏板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驾驶室主体上的安装基体,安装基体上通过前铰接轴铰接有前连接杆、通过后铰接轴铰接有后连接杆,两连接杆之间设有通过前铰接点与前连接杆铰接、通过后铰接点与后连接杆铰接以形成四连杆机构的中间连杆,中间连杆上设有脚踏部,中间连杆具有向上弯折延伸以使得中间连杆呈L形结构的后弯折段,后连接杆在其往复摆动行程上具有向上摆动以带动中间连杆后端上扬而使四连杆机构折叠的折叠行程,和向下摆动以带动中间连杆后端下放而使四连杆机构展开的下放行程,后连接杆在其折叠行程上具有使后铰接轴与中间连杆顶压挡止配合且使所述前铰接点和后铰接点的连线与所述中间连杆分布于所述后铰接轴两侧的折叠极限位置,前连接杆和安装基体之间设有向前连接杆施加迫使前连接杆向下转动的作用力以将后连接杆锁止在所述折叠极限位置的弹性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安装基体设置前、后连接杆和中间连杆使其共同构成四连杆机构,以使设置有脚踏部的中间连杆能够随后连接杆的摆动上升和下降,后连接杆向上摆动直至折叠极限位置时,中间连杆上升,汽车通过性较好;后连接杆向下摆动,中间连杆下降,司机能够踩踏中间连杆上设置的脚踏部进出驾驶室。四连杆机构通过在前连接杆和安装基体之间设置的弹性件来使后连接杆保持在折叠极限位置,弹性件能够向前连接杆施加迫使前连接杆向下转动的作用力,该作用力通过中间连杆传递到后铰接点时,后连接杆的后铰接点处应受到朝向前铰接点的方向的作用力,由于后连接杆在折叠极限位置时,前铰接点和后铰接点的连线和中间连杆分布于后铰接轴两侧,这样,前连接杆通过中间连杆施加在后连接杆上的作用力使得后连接杆有继续向上摆动的趋势,但是由于中间连杆被后铰接轴所挡止,后连接杆便被锁止在折叠极限位置。解锁时,使前铰接点向上抬起,可以驱使中间连杆带着后连接杆向下摆动,四连杆机构解锁展开。本技术能够在车辆行驶中将中间连杆保持在相对靠上的位置,提高车辆的通过性,车辆停止时中间连杆能够下降,供司机踩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脚踏板直接固定在车身上导致整车通过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进一步的,L形的中间连杆具有前踏板段,前踏板段和所述后弯折段垂直布置,所述脚踏部设置在前踏步段上。设置踏板段能够增加脚踏的受力面积,司机踩踏时更加舒适。进一步的,所述前铰接轴与所述后铰接轴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前铰接轴和后铰接轴水平布置更容易设置,安装方便。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杆上的脚踏部构成一级踏步平台,安装基体上设有二级踏步平台,两级的踏步平台使司机上下车时更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汽车驾驶室的具体实施例中脚踏板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汽车驾驶室的具体实施例中脚踏板装置展开过程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汽车驾驶室的具体实施例中脚踏板装置展开后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基体;2-前连接杆;3-中间连杆;31-前踏板段;32-后弯折段;4-后连接杆;5-前铰接轴;6-后铰接轴;7-前铰接点;8-后铰接点;9-扭簧;10-二级踏步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汽车驾驶室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汽车驾驶室包括驾驶室主体,驾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上车用脚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安装在驾驶室主体上的安装基体,安装基体上通过前铰接轴铰接有前连接杆、通过后铰接轴铰接有后连接杆,两连接杆之间设有通过前铰接点与前连接杆铰接、通过后铰接点与后连接杆铰接以形成四连杆机构的中间连杆,中间连杆上设有脚踏部,中间连杆具有向上弯折延伸以使得中间连杆呈L形结构的后弯折段,后连接杆在其往复摆动行程上具有向上摆动以带动中间连杆后端上扬而使四连杆机构折叠的折叠行程,和向下摆动以带动中间连杆后端下放而使四连杆机构展开的下放行程,后连接杆在其折叠行程上具有使后铰接轴与中间连杆顶压挡止配合且使所述前铰接点和后铰接点的连线与所述中间连杆分布于所述后铰接轴两侧的折叠极限位置,前连接杆和安装基体之间设有向前连接杆施加迫使前连接杆向下转动的作用力以将后连接杆锁止在所述折叠极限位置的弹性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04 CN 20192001327421.一种汽车上车用脚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安装在驾驶室主体上的安装基体,安装基体上通过前铰接轴铰接有前连接杆、通过后铰接轴铰接有后连接杆,两连接杆之间设有通过前铰接点与前连接杆铰接、通过后铰接点与后连接杆铰接以形成四连杆机构的中间连杆,中间连杆上设有脚踏部,中间连杆具有向上弯折延伸以使得中间连杆呈L形结构的后弯折段,后连接杆在其往复摆动行程上具有向上摆动以带动中间连杆后端上扬而使四连杆机构折叠的折叠行程,和向下摆动以带动中间连杆后端下放而使四连杆机构展开的下放行程,后连接杆在其折叠行程上具有使后铰接轴与中间连杆顶压挡止配合且使所述前铰接点和后铰接点的连线与所述中间连杆分布于所述后铰接轴两侧的折叠极限位置,前连接杆和安装基体之间设有向前连接杆施加迫使前连接杆向下转动的作用力以将后连接杆锁止在所述折叠极限位置的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上车用脚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L形的中间连杆具有前踏板段,前踏板段和所述后弯折段垂直布置,所述脚踏部设置在前踏步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上车用脚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铰接轴与所述后铰接轴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上车用脚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杆上的脚踏部构成一级踏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超旗吕振伟王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森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