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喷出扇形水带的喷泉装置,涉及喷泉装置领域,该可喷出扇形水带的喷泉装置,包括连接管和万向头,所述万向头的表面与连接管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万向头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喷嘴,所述喷嘴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固定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且固定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均活动套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与喷嘴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喷嘴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活动杆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喷嘴、圆杆、活动杆、方杆和密封套,解决了目前常见扇形喷头的喷嘴喷洒出来的扇形水膜面积是一定的,在单独使用时效果较为单调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喷出扇形水带的喷泉装置
本技术涉及喷泉装置
,具体为一种可喷出扇形水带的喷泉装置。
技术介绍
扇形喷头是喷泉中常用的喷头之一,在喷水时,水流通过喷嘴形成扇形的水膜,配合夜晚水下彩灯的照射下,绚丽多彩,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扇形喷头可单独使用,也可多个组合使用,扇形喷头的种类也有很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可调扇形喷泉喷头,通过万向头可以调节喷嘴的各个朝向。目前常见的扇形喷头的喷嘴大多是固定式的,扇形喷头在单独使用时,喷嘴喷洒出来的扇形水膜面积是一定的,因此扇形喷头在单独使用时效果较为单调。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喷出扇形水带的喷泉装置,解决了目前常见扇形喷头的喷嘴喷洒出来的扇形水膜面积是一定的,在单独使用时效果较为单调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喷出扇形水带的喷泉装置,包括连接管和万向头,所述万向头的表面与连接管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万向头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喷嘴,所述喷嘴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固定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且固定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均活动套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与喷嘴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喷嘴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活动杆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与方杆的表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固定连接在方杆远离卡槽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且导向杆位于复位弹簧的下方,所述方杆的表面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的表面与导向孔的内壁活动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活动杆以经过喷嘴中心的竖直面为对称平面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喷嘴的侧表面和连接管的侧表面均通过卡箍与密封套的内壁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喷出扇形水带的喷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喷嘴、圆杆、活动杆、方杆和密封套,按压位于同一凹槽内的两个方杆并使两个方杆相向运动,复位弹簧缩短,方杆沿着导向杆运动,方杆脱离卡槽,同时使活动杆绕着固定杆转动,使两个活动杆之间的角度增大,在进行喷洒时,喷嘴喷洒出来的水膜的面积更大,因此更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提高了观赏性,达到了扇形喷头喷洒出来的水膜更丰富的效果,解决了目前常见扇形喷头的喷嘴喷洒出来的扇形水膜面积是一定的,在单独使用时效果较为单调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活动杆位置处左剖图。图中:1连接管、2万向头、3喷嘴、4固定杆、5圆杆、6活动杆、7卡槽、8凹槽、9方杆、10复位弹簧、11导向杆、12导向孔、13密封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喷出扇形水带的喷泉装置,包括连接管1和万向头2,万向头2类似球销,连接管1、万向头2和喷嘴3组成扇形喷头,万向头2的表面与连接管1的内壁活动连接,万向头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喷嘴3,喷嘴3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固定杆4的两端固定连接,且固定杆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杆4的表面均活动套接有圆杆5,圆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6,活动杆6的表面与喷嘴3的内壁活动连接,喷嘴3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卡槽7,卡槽7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卡槽7平均分为两组,活动杆6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凹槽8,凹槽8的内壁与方杆9的表面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凹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固定连接在方杆9远离卡槽7的一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凹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1,且导向杆11位于复位弹簧10的下方,方杆9的表面开设有导向孔12,导向杆11的表面与导向孔12的内壁活动连接,方杆9在运动时沿着导向杆11滑动,可以对方杆9进行导向,使其运动更加平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活动杆6以经过喷嘴3中心的竖直面为对称平面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喷嘴3的侧表面和连接管1的侧表面均通过卡箍与密封套13的内壁固定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水里面难免会存在一些杂质,这些杂质若渗入连接管1和万向头2的连接处,会增加万向头2转动时与连接管1内壁之间的摩擦,从而影响万向头2的调节,密封套13为橡胶密封套,既不影响万向头2的活动,也增加了连接管1和万向头2之间的密封,达到了保护的效果。在使用时,按压位于同一凹槽8内的两个方杆9并使两个方杆9相向运动,复位弹簧10缩短,方杆9沿着导向杆11运动,方杆9脱离卡槽7,同时使活动杆6绕着固定杆4转动,使两个活动杆6之间的角度增大,当方杆9与卡槽7之间位置对应时,松开手,复位弹簧10伸长,从而挤压方杆9卡至卡槽7的内部,两个活动杆6便被固定住,或者当方杆9与卡槽7分离时,松开手直接使活动杆6绕着固定杆4转动即可,在进行喷洒时,喷嘴3喷洒出来的水膜的面积更大,效果便更好,因此更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提高了观赏性,增大了视觉冲击力,喷嘴3喷洒出来的水膜更丰富。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喷嘴3、圆杆5、活动杆6、方杆9和密封套13,解决了目前常见扇形喷头的喷嘴3喷洒出来的扇形水膜面积是一定的,在单独使用时效果较为单调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喷出扇形水带的喷泉装置,包括连接管(1)和万向头(2),所述万向头(2)的表面与连接管(1)的内壁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头(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喷嘴(3),所述喷嘴(3)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固定杆(4)的两端固定连接,且固定杆(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杆(4)的表面均活动套接有圆杆(5),所述圆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6)的表面与喷嘴(3)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喷嘴(3)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卡槽(7),所述活动杆(6)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的内壁与方杆(9)的表面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喷出扇形水带的喷泉装置,包括连接管(1)和万向头(2),所述万向头(2)的表面与连接管(1)的内壁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头(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喷嘴(3),所述喷嘴(3)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固定杆(4)的两端固定连接,且固定杆(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杆(4)的表面均活动套接有圆杆(5),所述圆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6)的表面与喷嘴(3)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喷嘴(3)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卡槽(7),所述活动杆(6)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的内壁与方杆(9)的表面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喷出扇形水带的喷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水艺喷泉灌溉园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