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商用防滑陶瓷碗,包括碗本体和保护套,所述碗本体上方设置有碗口,所述碗本体侧壁设置有第一凹陷口,所述保护套顶部设置有第一弹力条,所述第一凹陷口与第一弹力条相配合,所述碗本体与保护套通过第一凹陷口与第一弹力条活动套接,所述碗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碗底座,所述碗底座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凹陷口,所述保护套位于第二凹陷口处固定设置有第二弹力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防滑陶瓷碗都是直接在碗底设置防滑层,防滑层不能呢与碗底分离,清洗不方便,长时间使用甚至会在防滑层内滋生细菌,危害人的健康,且陶瓷传热性能较好,在盛放热量较高的食物时外壁也会烫手,使人没法直接拿取的问题。
A kind of commercial antiskid ceramic bow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商用防滑陶瓷碗
本技术涉及陶瓷制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商用防滑陶瓷碗。
技术介绍
最早的瓷碗是原始的青瓷制品,基本形状为大口深腹平底,陶瓷使用于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直至今日,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碗的起源目前不可考证,不过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为口沿直径的二分之一,多为圆形,极少方形,不断变化的只是质料,工艺水平和装饰手段,一般用途是盛装食物,中国人大多喜爱用碗作为饮食工具,而西方人更倾向于使用盘子,碗,可以取谐音“挽”字,意为挽留之意,可作为一种伴手礼,象征寓意较好。但是,传统的防滑陶瓷碗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1、传统的防滑陶瓷碗都是直接在碗底设置防滑层,防滑层不能呢与碗底分离,清洗不方便,长时间使用甚至会在防滑层内滋生细菌,危害人的健康,且陶瓷传热性能较好,在盛放热量较高的食物时外壁也会烫手,使人没法直接拿取。2、传统的防滑陶瓷碗由于导热能力过强,在盛好食物后如果没有立即食用,食物会快速降温,导致盛好的食物变凉,不能进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商用防滑陶瓷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商用防滑陶瓷碗,包括碗本体和保护套,所述碗本体上方设置有碗口,所述碗本体侧壁设置有第一凹陷口,所述保护套顶部设置有第一弹力条,所述第一凹陷口与第一弹力条相配合,所述碗本体与保护套通过第一凹陷口与第一弹力条活动套接,所述碗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碗底座,所述碗底座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凹陷口,所述保护套位于第二凹陷口处固定设置有第二弹力条,所述碗底座内部固定设置有金属片,所述保护套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滑垫盘,所述防滑垫盘内壁中部固定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防滑垫盘内壁位于电磁线圈一侧固定安装有充电电池,所述防滑垫盘内壁位于电磁线圈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保护套一侧位于第一弹力条下方固定设置有开关,所述充电电池分别与充电接口、电磁线圈和开关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力条与第二凹陷口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垫盘为橡胶防滑垫盘。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为乳胶保护套。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外部固定设置有防滑花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第一弹力条和第二弹力条与第一凹陷口和第二凹陷口配合,将保护套活动套接在碗本体上,在使用过后方便拆卸清理,保护套可以防止陶瓷碗打滑,也可以起到隔温的效果,防止陶瓷碗由于烫手而难于拿取。2、本技术通过开关开启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产生磁场对金属片进行加热,通过碗底座对碗内的食物进行加温,防止食物冷却过快,导致无法进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1-2中:1-保护套;2-碗本体;3-第一弹力条;4-碗口;5-第二弹力条;6-充电接口;7-防滑垫盘;8-电磁线圈;9-充电电池;10-金属片;11-碗底座;12-第二凹陷口;13-第一凹陷口;14-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商用防滑陶瓷碗,包括碗本体2和保护套1,所述碗本体2上方设置有碗口4,所述碗本体2侧壁设置有第一凹陷口13,所述保护套1顶部设置有第一弹力条3,所述第一凹陷口13与第一弹力条3相配合,所述碗本体2与保护套1通过第一凹陷口13与第一弹力条3活动套接,所述碗本体2底部固定连接有碗底座11,所述碗底座11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凹陷口12,所述保护套1位于第二凹陷口12处固定设置有第二弹力条5,所述碗底座11内部固定设置有金属片10,所述保护套1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滑垫盘7,所述防滑垫盘7内壁中部固定设置有电磁线圈8,所述防滑垫盘7内壁位于电磁线圈8一侧固定安装有充电电池9,所述防滑垫盘7内壁位于电磁线圈8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充电接口6,所述保护套1一侧位于第一弹力条3下方固定设置有开关14,所述充电电池9分别与充电接口6、电磁线圈8和开关14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弹力条5与第二凹陷口12相配合使保护套1与碗本体2的套接更加紧密,所述防滑垫盘7为橡胶防滑垫盘,橡胶防滑垫盘质地较硬且拥有一定的防磕碰保护能力,使陶瓷碗在放置在桌面时不会滑动,所述保护套1为乳胶保护套,乳胶保护套有一定的隔温能力,防止陶瓷碗温度较高,使手不能握持,所述保护套1外部固定设置有防滑花纹,防滑花纹可以增加保护套1的摩擦力与美观,防止在拿取陶瓷碗时,陶瓷碗从手中滑落。工作原理:使用时,保护套1通过第一弹力条3和第二弹力条5与第一凹陷口13和第二凹陷口12配合,活动套接在碗本体2上,在使用过后方便拆卸清理,保护套1可以防止陶瓷碗打滑,也可以起到隔温的效果,防止陶瓷碗由于烫手而难于拿取,通过开关14开启电磁线圈8,电磁线圈8产生磁场对金属片10进行加热,通过碗底座11对碗内的食物进行加温,防止食物冷却过快,导致无法进食。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商用防滑陶瓷碗,包括碗本体(2)和保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碗本体(2)上方设置有碗口(4),所述碗本体(2)侧壁设置有第一凹陷口(13),所述保护套(1)顶部设置有第一弹力条(3),所述第一凹陷口(13)与第一弹力条(3)相配合,所述碗本体(2)与保护套(1)通过第一凹陷口(13)与第一弹力条(3)活动套接,所述碗本体(2)底部固定连接有碗底座(11),所述碗底座(11)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凹陷口(12),所述保护套(1)位于第二凹陷口(12)处固定设置有第二弹力条(5),所述碗底座(11)内部固定设置有金属片(10),所述保护套(1)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滑垫盘(7),所述防滑垫盘(7)内壁中部固定设置有电磁线圈(8),所述防滑垫盘(7)内壁位于电磁线圈(8)一侧固定安装有充电电池(9),所述防滑垫盘(7)内壁位于电磁线圈(8)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充电接口(6),所述保护套(1)一侧位于第一弹力条(3)下方固定设置有开关(14),所述充电电池(9)分别与充电接口(6)、电磁线圈(8)和开关(14)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防滑陶瓷碗,包括碗本体(2)和保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碗本体(2)上方设置有碗口(4),所述碗本体(2)侧壁设置有第一凹陷口(13),所述保护套(1)顶部设置有第一弹力条(3),所述第一凹陷口(13)与第一弹力条(3)相配合,所述碗本体(2)与保护套(1)通过第一凹陷口(13)与第一弹力条(3)活动套接,所述碗本体(2)底部固定连接有碗底座(11),所述碗底座(11)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凹陷口(12),所述保护套(1)位于第二凹陷口(12)处固定设置有第二弹力条(5),所述碗底座(11)内部固定设置有金属片(10),所述保护套(1)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滑垫盘(7),所述防滑垫盘(7)内壁中部固定设置有电磁线圈(8),所述防滑垫盘(7)内壁位于电磁线圈(8)一侧固定安装有充电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危连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邦威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