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的系统,根据年全冠持续淹没水下的时间划分出若干个种植区域,每个种植区域内挖设一个地表径流净化池,每个种植区域内安装生物栖息塔,所述生物栖息塔高度为1~5m,所述生物栖息塔上端通过支撑柱固定支撑透明的保护箱体,所述保护箱体的高度高于最高水位线以上,所述保护箱体内安装有用于收集对应种植区域内生的影像数据的全天候360°红外线监测摄像头,所述全天候360°红外线监测摄像头通过导线连接计算机,以将拍摄到的影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储存、播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消落带生态修复系统,划分出若干种植区域,在每个种植区域分别种植不同的植物,以保持水土。
A system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he falling z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的系统
本技术涉及消落带生态修复
,特别是涉及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的系统。
技术介绍
消落带(Hydro-FluctuationBelt)又称消落区,是河流、湖泊、水库特有的一种现象,它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季节性水位涨落,二是周期性蓄水。季节性原因主要是指季节性水位涨落使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区域。此外还包括特殊气候造成的消落带(如干旱导致洞庭湖水位下降)。蓄水原因在大型水库(如三峡大坝),消落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周期性蓄洪或泄洪所导致的水位升降所造成的。关于消落带的治理,部分地区消落带,受到蓄水以及季节性气候的影响,区域年全冠持续淹没水下的时间各异,一年持续淹没水下的时间从15天到365天不等。例如,参考图1所示的乌东德水库每年淹没水位线图,每年7月中旬从最低水位线海拔952米左右开始蓄水且中途没有停止的连续淹没到来年6月初才开始从最高水位线即最高水位线海拔975米开始放水,以腾出库容迎接每年的暴雨带来的汛期,保护水库大坝安全和下游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此,最高水位至最高水位以下5米即至海拔970米消落带断面每年连续淹没达290天左右、最高水位海拔975米以下15米即海拔960米消落带断面每年连续淹没达310天左右、最高水位海拔975米以下23米即最低蓄水的海拔952米消落带断面每年连续淹没达335天左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个能够有效处理上述消落带的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的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的系统,根据年全冠持续淹没水下的时间划分出若干个种植区域,每个种植区域内挖设一个地表径流净化池,每个种植区域内安装生物栖息塔,所述生物栖息塔高度为1~5m,所述生物栖息塔上端通过支撑柱固定支撑透明的保护箱体,所述保护箱体的高度高于最高水位线以上,所述保护箱体内安装有用于收集对应种植区域内生的影像数据的全天候360°红外线监测摄像头,所述全天候360°红外线监测摄像头通过导线连接计算机,以将拍摄到的影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储存、播放。每个种植区域用于种植不同的抗淹没植被,本技术以此分为六个区域,分别为:1、年全冠持续淹没水下的时间在0~15天以内的:种植水杉、乌桕、弗吉尼亚栎、沼生栎、柳叶栎、杨柳、枫杨和水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2、年全冠持续淹没水下的时间在16~30天以内的:种植落羽杉、胡杨、红桦、中华蚊母和刺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3、年全冠持续淹没水下的时间在31~60天以内的:种植池杉、水紫、竹柳、火棘、猪牙皂、戟叶酸模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4、年全冠持续淹没水下的时间在61~100天以内的:种植桑树、小梾木、小金丝竹、野茅草、香根草、喀西茄、卡开芦、野古草、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5、年全冠持续淹没水下的时间在101~300天以内的:种植水桦、河桦、中山杉、秋华柳、狗牙根、扁穗牛鞭草、火炭母、甜根子草、香附子、块茎苔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6、年全冠持续淹没水下的时间在301~365天以内的:种植狗牙根。进一步,所述计算机设置于一控制室内,所述控制室建造于高于最高水位线1m以上的平坦区域上。进一步,所述支撑柱为可伸缩的支撑柱。进一步,还包括导线支柱,所述导线安装于导线支柱之上且导线处于最高水位线以上的高度。进一步,所述生物栖息塔为多层楼梯组成的梯形状的塔体。进一步,每个种植区域内挖设若干个用于种植植被的种植穴。进一步,所述种植穴的尺寸为30cm×30cm×20cm或40cm×40cm×30cm或50cm×50cm×40cm或60cm×60cm×40cm或80cm×80cm×50cm或100cm×100cm×80cm。进一步,所述种植穴内设置有带有保土袋的零水泥固土筒。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中的消落带生态修复系统,划分出若干种植区域,在每个种植区域分别种植不同的植物,以保持水土,为了便于植物的生长,挖设地表径流净化池,同时设计生物栖息塔,以利于水中生物能够借助该塔进行休息、日光浴等;另一方面,针对每个区域安装一个全天候360°红外线监测摄像头进行全天的监控录像,监控录像通过导线实时传输到计算机进行保存、播放,摄像头配合计算机的设计有利于收集到该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修复相关影像数据,为消落带的治理修复提供宝贵的记录以利于后续对生态修复的方法和系统进行改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种植区域,2为地表径流净化池,3为生物栖息塔,4为支撑柱,5为保护箱体,6为全天候360°红外线监测摄像头,7为计算机,8为控制室,9为导线支柱,10为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现在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考图1所示的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的系统,根据年全冠持续淹没水下的时间划分出若干个种植区域1,每个种植区域1内挖设一个地表径流净化池2,每个种植区域1内安装生物栖息塔3,所述生物栖息塔3高度为1~5m,所述生物栖息塔3上端通过支撑柱4固定支撑透明的保护箱体5,所述保护箱体5的高度高于最高水位线以上,所述保护箱体5内安装有用于收集对应种植区域1内生的影像数据的全天候360°红外线监测摄像头6,所述全天候360°红外线监测摄像头6通过导线10连接计算机7,以将拍摄到的影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7储存、播放。所述计算机7设置于一控制室8内,所述控制室8建造于高于最高水位线1m以上的平坦区域上。所述支撑柱4为可伸缩的支撑柱。还包括导线支柱9,所述导线10安装于导线支柱9之上且导线10处于最高水位线以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年全冠持续淹没水下的时间划分出若干个种植区域,每个种植区域内挖设一个地表径流净化池,每个种植区域内安装生物栖息塔,所述生物栖息塔高度为1~5m,所述生物栖息塔上端通过支撑柱固定支撑透明的保护箱体,所述保护箱体的高度高于最高水位线以上,所述保护箱体内安装有用于收集对应种植区域内生物的影像数据的全天候360°红外线监测摄像头,所述全天候360°红外线监测摄像头通过导线连接计算机,以将拍摄到的影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储存、播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年全冠持续淹没水下的时间划分出若干个种植区域,每个种植区域内挖设一个地表径流净化池,每个种植区域内安装生物栖息塔,所述生物栖息塔高度为1~5m,所述生物栖息塔上端通过支撑柱固定支撑透明的保护箱体,所述保护箱体的高度高于最高水位线以上,所述保护箱体内安装有用于收集对应种植区域内生物的影像数据的全天候360°红外线监测摄像头,所述全天候360°红外线监测摄像头通过导线连接计算机,以将拍摄到的影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储存、播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落带生态修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置于一控制室内,所述控制室建造于高于最高水位线1m以上的平坦区域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落带生态修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为可伸缩的支撑柱。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立,
申请(专利权)人:任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