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混合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384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用混合刀,包括彼此不同种类的刀,不需要更换即可沿垂直及水平方向将粘膜下的组织容易地切开及剥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内窥镜用混合刀,包括:手柄部,其具有中空部,并且在一侧形成与上述中空部连接的开口部;第一及第二手柄滑动件,其以沿长度方向能够向前后方滑动的方式结合在上述手柄部的外周面;管件,其配置在上述手柄部的中空部,并且与上述第一手柄滑动件以能够一体移动的方式结合;第二刀,其以贯通上述管件的方式配置,并且与上述第二手柄滑动件以能够一体移动的方式结合;流体注入部,其结合在上述手柄部的一端,用于向内部注入流体;内管,其连接在上述流体注入部的一端,并且内部配置有上述管件;第一刀,其结合在上述管件的末端;及绝缘性尖端(tip),其结合在上述第一刀的末端,上述第一刀与第二刀能够彼此独立地滑动移动。

Mixing knife for end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窥镜用混合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用混合刀,更详细地是涉及包括彼此不同种类的刀,从而不需要更换即可沿垂直及水平方向将粘膜下的组织容易地切开及剥离的内窥镜用混合刀。
技术介绍
近来,关于如食道或胃、小肠、大肠之类的生物体体腔的粘膜内的恶性及良性病变部位,不用剖腹手术而是利用内窥镜插入射电刀的一种即高频刀等来切除病变部的所谓的内窥镜粘膜下剥离术(ESD)被广泛使用。以往的内窥镜高频刀具有细长的插入部和用于操作其的操作部,并且插入部经过内窥镜的通道内而插入到体内。插入部具有可挠管和以能够沿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插入到可挠管内的操作线,并且在操作线的末端部设置有沿轴方向延长的刀部。操作部与上述插入部的基端部连接,并且能够通过设置在一端的操作手柄将上述的操作线向轴方向移动。高频电流通过上述操作线到达上述刀部。在通过高频刀手术时,通过操作操作手柄可以将上述操作线和与其连接的刀部从可挠管内移动到向可挠管的外面突出的位置。如上所述,在需要手术的位置,使高频电流在向可挠管的外面突出的刀部流动,从而可以烧灼切开与刀部接触的生物体组织。通常在上述刀部设置有绝缘性尖端例如陶瓷尖端,通过这样的绝缘性尖端刀沿水平方向将粘膜下组织切开,虽然具有防止穿孔的优点,但是普遍由于陶瓷尖端而不能实现圆滑地切开,特别是存在难以进行标记(Marking)及沿垂直方向切开的问题。此时,为了更加快速地切开粘膜下组织,可以提供上述刀部由非绝缘性材质组成的钩刀(Hookknife)等非绝缘性刀而进行更换。但是,如上所述的非绝缘性刀因存在穿孔的危险而需要更高的精密度,并且如上所述为了粘膜下的切除而需要更换内窥镜治疗机器即高频刀,由此需要反复进行经过内窥镜的通道内将其插入到体内并再次取出的过程,因此存在花费时间长且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彼此不同种类的刀,从而不需要更换即可沿垂直及水平方向将粘膜下的组织容易地切开及剥离的内窥镜用混合刀。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用混合刀,其中,包括:手柄部,其具有中空部,并且在一侧形成与上述中空部连接的开口部;第一手柄滑动件及第二手柄滑动件,其以能够沿长度方向向前后方滑动的方式结合在上述手柄部的外周面;管件,其配置在上述手柄部的中空部,并且与上述第一手柄滑动件以能够一体移动的方式结合;第二刀,其以贯通上述管件的方式配置,并且与上述第二手柄滑动件以能够一体移动的方式结合;流体注入部,其结合在上述手柄部的一端,用于向内部注入流体;内管,其连接在上述流体注入部的一端,并且内部配置有上述管件;第一刀,其结合在上述管件的末端;及绝缘性尖端(tip),其结合在上述第一刀的末端,上述第一刀与第二刀能够彼此独立地滑动移动。上述第二刀能够向上述第一刀的外部突出或者向上述第一刀的内部收纳。另外,还包括结合在上述第二刀的第一阻挡件,并且上述第一阻挡件可以与上述第一刀接触,并且限制上述第二刀向上述第一刀的前端突出的长度。另外,还包括结合在上述管件的内部的第二阻挡件,并且上述第二阻挡件可以与上述第一阻挡件接触,并且限制上述第二刀向上述管件的内部进入的长度。另外,还可以包括排出引导件,该排出引导件插入于上述内管的末端部,并且形成有供上述第一刀贯通的流体排出孔。上述排出引导件包括在上述流体排出孔的周围沿圆周配置的多个第三阻挡件,上述第三阻挡件可以与上述管件接触,并且限制上述第一刀向上述内管的前端突出的长度。另外,还可以包括卷绕于上述内管的内周面而形成的内线圈。通过上述流体注入部注入的流体可以通过上述内线圈和上述管件之间的空间流动并通过上述流体排出孔向上述第一刀的前端排出。上述第二手柄滑动件可以以棘齿(ratchet)结构与上述手柄部结合。另外,还可以包括通过上述手柄部的开口部而与上述管件连接的电极部。上述管件的一部分可以由能够弯曲的挠性(flexible)管形成。上述绝缘性尖端可以由向上述第一刀的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形成的陶瓷(ceramic)头形成。上述第二刀能够从上述第一刀的前端突出1mm以上且3mm以下的范围。上述第一刀能够从上述内管的前端突出4mm以上且6mm以下的范围。另外,还可以包括外管,该外管与上述流体注入部的一端结合,并且以包围上述内管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上述外管可以由特氟龙(Teflon)管形成。在上述手柄部的末端可以形成有手柄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混合刀,具有一旦将混合刀经过内窥镜的通道内插入一次,就能够沿垂直及水平方向将粘膜下的组织容易地切开及剥离而不需要更换的效果。具体而言,通过包括绝缘性尖端(tip)的第一刀可以稳定地沿水平方向切割(cutting),并且将第二刀向上述第一刀的外部突出来使用时可以容易地进行标记(marking)和垂直方向的切割(cutting)。如此,由于无需反复进行将刀经过内窥镜的通道内插入到体内并为了更换而再次取出的过程,所以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从而更加安全。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不仅限于上述的效果,应理解为包括从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的说明或者在专利请求范围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构成中能够推论的所有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内窥镜用混合刀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剖面图。图3是示出了图2的其他状态的剖面图。图4是图3的A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5是图1的B部分的一部分剖面图。图6是图5的C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图7是表示图6的其他状态的剖面图。图8是表示图6的另外的其他状态的剖面图。图9是在图6的D部分中排除内管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1至9说明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混合刀的优选实施例。另外,后述的用语是考虑到本专利技术的功能而定义的用语,所以其随着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者惯例而变化,并且以下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请求范围所提示的构成要素的示例事项,并非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为了明确说明本专利技术,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并且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于相同或者类似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参考符号。在整个说明书中,当提及某些部分“包括”了某些构成要素时,其意味着,除非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否则可以进一步具备其他构成要素,而不是排除其他构成要素。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内窥镜用混合刀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剖面图。图3是示出了图2的其他状态的剖面图。图4是图3的A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5是图1的B部分的一部分剖面图。图6是图5的C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图7是表示图6的其他状态的剖面图。图8是表示图6的另外的其他状态的剖面图。图9是在图6的D部分中排除掉内管的立体图。以下,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内窥镜用混合刀的结构。作为参考,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混合刀时,将用于在体外操作的操作部所在的位置规定为后方,并且将与上述操作部连接并插入到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用混合刀,其中,/n包括:/n手柄部,其具有中空部,并且在一侧形成与上述中空部连接的开口部;/n第一手柄滑动件及第二手柄滑动件,其以能够沿长度方向向前后方滑动的方式结合在上述手柄部的外周面;/n管件,其配置在上述手柄部的中空部,并且与上述第一手柄滑动件以能够一体移动的方式结合;/n第二刀,其以贯通上述管件的方式配置,并且与上述第二手柄滑动件以能够一体移动的方式结合;/n流体注入部,其结合在上述手柄部的一端,用于向内部注入流体;/n内管,其连接在上述流体注入部的一端,并且内部配置有上述管件;/n第一刀,其结合在上述管件的末端;及/n绝缘性尖端,其结合在上述第一刀的末端,/n上述第一刀与第二刀能够彼此独立地滑动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13 KR 10-2017-00744271.一种内窥镜用混合刀,其中,
包括:
手柄部,其具有中空部,并且在一侧形成与上述中空部连接的开口部;
第一手柄滑动件及第二手柄滑动件,其以能够沿长度方向向前后方滑动的方式结合在上述手柄部的外周面;
管件,其配置在上述手柄部的中空部,并且与上述第一手柄滑动件以能够一体移动的方式结合;
第二刀,其以贯通上述管件的方式配置,并且与上述第二手柄滑动件以能够一体移动的方式结合;
流体注入部,其结合在上述手柄部的一端,用于向内部注入流体;
内管,其连接在上述流体注入部的一端,并且内部配置有上述管件;
第一刀,其结合在上述管件的末端;及
绝缘性尖端,其结合在上述第一刀的末端,
上述第一刀与第二刀能够彼此独立地滑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混合刀,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刀能够向上述第一刀的外部突出或者向上述第一刀的内部收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用混合刀,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结合在上述第二刀的第一阻挡件,
上述第一阻挡件与上述第一刀接触,并且限制上述第二刀向上述第一刀的前端突出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用混合刀,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结合在上述管件的内部的第二阻挡件,
上述第二阻挡件与上述第一阻挡件接触,并且限制上述第二刀向上述管件的内部进入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用混合刀,其中,
还包括排出引导件,该排出引导件插入于上述内管的末端部,并且形成有供上述第一刀贯通的流体排出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用混合刀,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引导件包括在上述流体排出孔的周围沿圆周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圣祐
申请(专利权)人:凡梅迪克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