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91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速器,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上的导油板,转轴连接于壳体上且位于导油板远离壳体一侧的第一齿轮,导油板包括:导油板本体,能与壳体构成第一腔体,还能与第一齿轮构成用于容纳差速器的第二腔体;设置于导油板本体上且用于连通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第一导油孔和第二导油孔,第一导油孔的出油口朝向第二导油孔的入油口;导油板构造成,能将第一齿轮旋转携带的润滑油通过第一导油孔导入到第一腔体中,再通过第二导油孔导入到第二腔体中。在少量润滑油参与搅动的基础上即能保证减速器内相关部件的润滑效果,尤其是容置于第二腔体内的差速器,利于提高减速器的工作效率。

A redu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驱动减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减速器。
技术介绍
减速器内各零部件的润滑,需要依靠减速器内齿轮的转动将润滑油搅动起来,形成“飞溅”的润滑油液,“飞溅”的润滑油液随机的飞溅到轴承、油封、差速器内部实现相应部件的润滑。由于润滑油的飞溅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无法保证轴承、油封、差速器等部件的润滑效果,为满足车身的紧凑型结构设计,现有技术通常将差速器设置于减速器内部的半封闭空腔中,由于随机飞溅的润滑油液不易进入半封闭的减速器内,这就使得差速器的润滑效果差强人意。要保证飞溅润滑达到充分的润滑效果,就需要较多的润滑油参与搅动,这样齿轮在搅动润滑油的时候,会产生较大的功率损失,导致减速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速器,能保证减速器内各部件的润滑,尤其能够使润滑油顺利地进入半封闭结构的差速器内,克服了现有技术差速器润滑不充分,且减速器搅油损失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速器,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导油板,转轴连接于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导油板远离壳体一侧的第一齿轮,所述导油板包括:导油板本体,能与所述壳体构成第一腔体,还能与所述第一齿轮构成用于容纳差速器的第二腔体;设置于所述导油板本体上且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第一导油孔和第二导油孔,所述第一导油孔的出油口朝向所述第二导油孔的入油口;所述导油板构造成,能将所述第一齿轮旋转携带的润滑油通过所述第一导油孔导入到所述第一腔体中,再通过所述第二导油孔导入到所述第二腔体中。进一步地,所述导油板本体包括靠近于所述第一齿轮的环形本体,与所述环形本体的内圆相连且朝向所述壳体延伸的锥形本体,所述第一导油孔设置于所述环形本体上,所述第二导油孔设置于所述锥形本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导油板包括设置于所述环形本体上且与所述第一导油孔的入油口相连的弧形导油槽,所述导油槽的底边朝向所述壳体倾斜,且所述导油槽的底边距离所述环形本体的垂向间距沿靠近所述第一导油孔的方向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油孔的出油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油槽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导油孔的出油口的延伸方向上依次排布有多个所述第二导油孔。进一步地,所述导油板还包括与所述环形本体和锥形本体相连的多个挡油板体,每个所述第二导油孔远离所述第一导油孔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挡油板体,所述挡油板体与所述锥形本体的连接边的末端距离所述环形本体的垂向间距大于所述第二导油孔距离所述环形本体的垂向间距。进一步地,靠近所述第一导油孔的所述挡油板体与所述锥形本体的连接边的末端距离所述环形本体的垂向间距小于远离所述第一导油孔的所述第二导油孔距离所述环形本体的垂向间距。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靠近所述锥形本体的轴承和油封,远离所述第一导油孔的所述挡油板体朝向所述轴承和油封的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导油板还包括与所述壳体构成第三腔体的储油部以及转轴连接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能够搅动从所述第三腔体内流出的润滑油,所述储油部与所述导油板本体的底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储油部与所述壳体的安装间隙小于所述导油板本体与所述壳体的安装间隙。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油孔位于所述环形本体的顶部,且所述导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方向相一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速器,导油板本体与壳体之间形成的第一腔体能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在第一齿轮转动过程中,润滑油缓慢地从导油板本体与壳体之间的缝隙中流出,同时被第一齿轮搅拌起来的润滑油能部分地从第一导油孔进入到第一腔体内并至少部分地随第一导油孔出油口的延伸方向流动至第二导油孔进而导入到第二腔体内,从而保证了设置于第二腔体内的差速器的润滑效果;被第一齿轮搅拌起来的润滑油还能部分地飞溅到壳体的内壁上,继而沿着壳体的内壁重新流入第一腔体内,这样既能保证齿轮持续不断地接触到润滑油,又能控制参与搅动的润滑油不会太多,降低了第一齿轮的搅油阻力,减少了第一齿轮搅油带来的功率损失,提高了减速器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示减速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示导油板与第一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导油板与第一齿轮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导油板与第一齿轮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示减速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导油板与第二齿轮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减速器100,壳体1,导油板2,导油板本体201,环形本体211,锥形本体212,第一导油孔202,第二导油孔203,导油槽204,挡油板体205,储油部206,第一齿轮3,第一腔体4,差速器5,第二腔体6,轴承7,油封8,第二齿轮9,润滑油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到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速器100,包括壳体1,安装于壳体1上的导油板2,转轴连接于壳体上且位于导油板2远离壳体1一侧的第一齿轮3,导油板2包括:导油板本体201,能与壳体1构成第一腔体4(详见图1),还能与第一齿轮3构成用于容纳差速器5的第二腔体6(详见图4);设置于导油板本体201上且用于连通第一腔体4和第二腔体6的第一导油孔202和第二导油孔203,第一导油孔202的出油口朝向第二导油孔203的入油口(详见图2);导油板2构造成,能将第一齿轮3旋转携带的润滑油通过第一导油孔202导入到第一腔体4中,再通过第二导油孔203导入到第二腔体6中。参见图1,导油板本体201与壳体1之间形成的第一腔体4能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在第一齿轮3转动过程中,润滑油缓慢地从导油板本体201与壳体1之间的缝隙中流出,同时被第一齿轮3搅拌起来的润滑油能部分地从第一导油孔202进入到第一腔体4内并至少部分地随第一导油孔202出油口的延伸方向流动至第二导油孔203进而导入到第二腔体6内,从而保证了容置于第二腔体6内的差速器5的润滑效果;被第一齿轮3搅拌起来的润滑油还能部分地飞溅到壳体1的内壁上,继而沿着壳体1的内壁重新流入第一腔体4内,本实施方式中导油板的结构设计即能保证第一齿轮3与润滑油的持续接触,又能控制参与搅动的润滑油的使用量,降低了第一齿轮3的搅油阻力,提高了减速器100的工作效率。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导油板本体201包括与靠近于第一齿轮3的环形本体211,与环形本体211的内圆相连且朝向壳体1延伸的锥形本体212,第一导油孔202设置于环形本体211上,第二导油孔203设置于锥形本体212上。第一齿轮3的圆周直径小于环形本体211的外圆周直径,第一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速器,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导油板,转轴连接于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导油板远离壳体一侧的第一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板包括:/n导油板本体,能与所述壳体构成第一腔体,还能与所述第一齿轮构成用于容纳差速器的第二腔体;/n设置于所述导油板本体上且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第一导油孔和第二导油孔,所述第一导油孔的出油口朝向所述第二导油孔的入油口;/n所述导油板构造成,能将所述第一齿轮旋转携带的润滑油通过所述第一导油孔导入到所述第一腔体中,再通过所述第二导油孔导入到所述第二腔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器,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导油板,转轴连接于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导油板远离壳体一侧的第一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板包括:
导油板本体,能与所述壳体构成第一腔体,还能与所述第一齿轮构成用于容纳差速器的第二腔体;
设置于所述导油板本体上且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第一导油孔和第二导油孔,所述第一导油孔的出油口朝向所述第二导油孔的入油口;
所述导油板构造成,能将所述第一齿轮旋转携带的润滑油通过所述第一导油孔导入到所述第一腔体中,再通过所述第二导油孔导入到所述第二腔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板本体包括靠近于所述第一齿轮的环形本体,与所述环形本体的内圆相连且朝向所述壳体延伸的锥形本体,所述第一导油孔设置于所述环形本体上,所述第二导油孔设置于所述锥形本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板包括设置于所述环形本体上且与所述第一导油孔的入油口相连的弧形导油槽,所述导油槽的底边朝向所述壳体倾斜,且所述导油槽的底边距离所述环形本体的垂向间距沿靠近所述第一导油孔的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油孔的出油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油槽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导油孔的出油口的延伸方向上依次排布有多个所述第二导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鸿博
申请(专利权)人:爱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