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塔接地引下线拉线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880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杆塔接地引下线拉线棒,包括拉线棒体、固定设置在拉线棒体上端的拉线钩、固定设置在拉线棒体下端的接地引线钩以及套装在拉线棒体上的绝缘套管;所述拉线棒体外侧涂有镀锌层,所述拉线钩用来固定连接拉线的下端,拉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杆塔上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可靠的特点,在拉线棒体外部套装绝缘套管能够防止拉线棒腐蚀的问题,绝缘套管拆装方便,并能够调整在拉线棒上的位置,通过警示灯和荧光条在夜间进行示警,方便巡检人员定位维护,并提供照明,也能避免人员或车辆碰撞损坏拉线棒影响线路运行安全。

A kind of stay rod for tower grounding down l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杆塔接地引下线拉线棒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线路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杆塔接地引下线拉线棒。
技术介绍
拉线棒是指将拉线连接到地锚上的杆件或其他金属部件。许多输电线路杆塔处于水田或湿地中,水质、土质污染日趋严重,致使越来越多的杆塔接地引下线及拉线棒腐蚀严重,无法达到有效的使用寿命,从而导致接地电阻无法保证,雷击跳闸率增高,拉线杆稳定性下降,严重威协线路的安全运行。随着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输电线路杆塔的使用日益增多,但由于江南水乡水域及各种湿地面积有536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1%,还有大面积的水田。许多输电线路杆塔处于水田或湿地中,水质、土质污染日趋严重,致使越来越多的杆塔接地引下线及拉线棒腐蚀严重,无法达到有效的使用寿命,从而导致接地电阻无法保证,雷击跳闸率增高,拉线杆稳定性下降,严重威协线路的安全运行。同时随着政策处理难度的增加,线路的维修费用每年耗费巨大。通过分析发现,在施工阶段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是解决后续日常维修和维修带来的青苗赔偿费用、人工费用等一系列问题最好的途径。针对接地引下线及拉线棒发生严重腐蚀的原因,目前常用的解决方式有三种:增加接地引下线和拉棒的直径,使其使用寿命更长。增加镀锌层,使其抗腐蚀能力更好。在接地引下线和拉棒上装设一个装置,提高其抗腐蚀能力。随机开挖检查接地引下线及拉棒时发现,最严重的腐蚀往往发生在距离地面20~40cm处,而其他地方的腐蚀并不严重,所以只要提高此段的抗腐蚀能力,就能延长整个接地装置的使用寿命。一般接地引下线是用12mm圆钢制成的,将中间段换成30mm圆钢,使用寿命固然增加,但成本太高且不易加工,而且在粗钢筋和细钢筋的连接处容易出现应力点,运输过程中容易折断。虽然增加了镀锌层,但在现场施工时常需对钢筋进行弯折,容易破坏镀锌层。使用12mm圆钢用的压接管压接在圆钢外增加钢筋厚度,提高其使用寿命.但经实际操作发现,仍存在许多不足:压接管保护层必须在接地引下线加工前制作完成.如果埋设深度发生变化,按要求压接管保护层应处于地面以下20~40cm的位置就很难控制。一经压接,圆钢及压接管的镀锌层同样被破坏,仍需重新刷漆。压接管长度严重不足,3个压接管的长度为24cm,按照50cm保护长度考虑,至少需要6个压接管,成本较高。夜间无灯光,拉线棒位置存在被撞击的隐患,不仅影响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也对过往人员或车辆造成伤害,在巡检时拉线棒位置不易定位,需要照明工具进行辨识和操作。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杆塔接地引下线拉线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杆塔接地引下线拉线棒,具有防腐蚀效果好,便于夜间警示和操作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杆塔接地引下线拉线棒,包括拉线棒体、固定设置在拉线棒体上端的拉线钩、固定设置在拉线棒体下端的接地引线钩以及套装在拉线棒体上的绝缘套管;所述拉线棒体外侧涂有镀锌层,所述拉线钩用来固定连接拉线的下端,拉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杆塔上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套管上固定安装有电源盒,所述绝缘套管上部安装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电连接电源盒内电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套管外侧设置有用来固定电源盒的安装凹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套管外侧粘贴有荧光条。作为绝缘套管的一种结构方式,所述绝缘套管为圆形绝缘塑料管,所述绝缘塑料管内侧固定有橡胶层,所述绝缘塑料管和橡胶层开设有相对的切口;所述绝缘塑料管外侧固定设置有位于切口两侧并相对的塑料固定座;通过紧固螺栓将两个塑料固定座紧固连接在一起。作为绝缘套管的一种结构方式,所述绝缘套管包括弧形塑料管和分别固定在弧形塑料管两个相对端上的第一弧形橡胶片,所述弧形塑料管和第一弧形橡胶片形成包裹拉线棒体的圆形套筒;所述圆形套筒内侧固定橡胶层;所述第一弧形橡胶片外侧固定有位于接口处两侧并相对的橡胶固定环。作为绝缘套管的一种结构方式,所述绝缘套管包括弧形塑料管、固定在弧形塑料管一端的第二弧形橡胶片和固定在弧形塑料管另一端的第三弧形橡胶片;所述弧形塑料管、第二弧形橡胶片和第三弧形橡胶片形成包裹拉线棒体的圆形套筒;所述圆形套筒内侧固定橡胶层;所述第三弧形橡胶片叠装在第二弧形橡胶片的上层;所述第三弧形橡胶片上开设有两个插孔,所述第二弧形橡胶片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插孔相对的T型橡胶插脚;通过T型橡胶插脚插在插孔内,使第三弧形橡胶片与第二弧形橡胶片固定连接。作为绝缘套管的一种结构方式,所述绝缘套管为圆形绝缘橡胶管,所述绝缘橡胶管内侧固定有橡胶层,所述绝缘橡胶管和橡胶层开设有相对的接口;所述绝缘橡胶管外侧固定设置有位于接口两侧并相对的橡胶固定环;通过紧固扎带将两个橡胶固定环紧固连接在一起。作为绝缘套管的一种结构方式,所述绝缘套管包括弧形塑料管和对接在弧形塑料管之间的第四弧形橡胶片,所述弧形塑料管和第四弧形橡胶片形成包裹拉线棒体的圆形套筒;所述圆形套筒内侧固定橡胶层;所述弧形塑料管的相对两端绝开设有L型插槽,所述第四弧形橡胶片两端固定设置有与L型插槽相匹配的L型插接片;通过L型插接片插接在L型插槽内,使第四弧形橡胶片固定对接在弧形塑料管两端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或电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具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可靠的特点,在拉线棒体外部套装绝缘套管能够防止拉线棒腐蚀的问题,绝缘套管拆装方便,并能够调整在拉线棒上的位置,通过警示灯和荧光条在夜间进行示警,方便巡检人员定位维护,并提供照明,也能避免人员或车辆碰撞损坏拉线棒影响线路运行安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拉线杆塔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专利技术安装凹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1拉线棒体、12拉线钩、13接地引线钩、14绝缘套管、15电源盒、16警示灯、17荧光条、18橡胶层、19切口、21杆塔、22拉线、31塑料固定座、32紧固螺栓、33第一弧形橡胶片、34橡胶固定环、35第二弧形橡胶片、36第三弧形橡胶片、37T型橡胶插脚、38紧固扎带、39第四弧形橡胶片、40L型插接片、41安装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杆塔接地引下线拉线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线棒体(11)、固定设置在拉线棒体(11)上端的拉线钩(12)、固定设置在拉线棒体(11)下端的接地引线钩(13)以及套装在拉线棒体(11)上的绝缘套管(14);/n所述拉线棒体(11)外侧涂有镀锌层,所述拉线钩(12)用来固定连接拉线(22)的下端,拉线(2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杆塔(21)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杆塔接地引下线拉线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线棒体(11)、固定设置在拉线棒体(11)上端的拉线钩(12)、固定设置在拉线棒体(11)下端的接地引线钩(13)以及套装在拉线棒体(11)上的绝缘套管(14);
所述拉线棒体(11)外侧涂有镀锌层,所述拉线钩(12)用来固定连接拉线(22)的下端,拉线(2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杆塔(21)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塔接地引下线拉线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14)上固定安装有电源盒(15),所述绝缘套管(14)上部安装有警示灯(16),所述警示灯(16)电连接电源盒(15)内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杆塔接地引下线拉线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14)外侧设置有用来固定电源盒(15)的安装凹槽(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杆塔接地引下线拉线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14)外侧粘贴有荧光条(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杆塔接地引下线拉线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14)为圆形绝缘塑料管,所述绝缘塑料管内侧固定有橡胶层(18),所述绝缘塑料管和橡胶层(18)开设有相对的切口(19);所述绝缘塑料管外侧固定设置有位于切口(19)两侧并相对的塑料固定座(31);
通过紧固螺栓(32)将两个塑料固定座(31)紧固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杆塔接地引下线拉线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14)包括弧形塑料管和分别固定在弧形塑料管两个相对端上的第一弧形橡胶片(33),所述弧形塑料管和第一弧形橡胶片(33)形成包裹拉线棒体(11)的圆形套筒;所述圆形套筒内侧固定橡胶层(18);所述第一弧形橡胶片(33)外侧固定有位于接口处两侧并相对的橡胶固定环(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磐王立军王潇安英娟师进冲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赵县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