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装水量的扫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84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装水量的扫地车,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和车架组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车架组件上,扫地车还包括连通管路组件、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左前水箱设置在靠近左前轮的位置处,右前水箱设置在靠近右前轮的位置处,左后水箱设置在靠近左后轮的位置处,右后水箱设置在靠近右后轮的位置处,连通管路组件连通在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之间。巧妙利用零碎空间将各个水箱连通便可作为整体水箱使用,利用车辆外周的零碎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和装水量,从而大大提高扫地车的作业距离、作业效率和作业品质。

A kind of sweeper with high efficiency water loa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装水量的扫地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环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装水量的扫地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真空抽吸型地面扫地机一般具有用于沿着地面行驶的轮子和至少一个用于清扫地面的可转动驱动的清扫刷以及真空垃圾箱。借助于这种地面扫地机可以清扫地面,例如街道、人行道或者停车场等。地面扫地机的至少一个扫刷作用在待清洁的地面上并且将清扫物引导到吸嘴组件,清扫物由吸嘴组件吸入并通过与其连接的管道运送到真空垃圾箱中。为此,真空垃圾箱由抽吸设备以负压加载,从而构成从吸嘴组件到真空垃圾箱以及从真空垃圾箱到抽吸设备的吸取流。扫地机构造为自走式的,例如呈车辆的形式,其中,真空垃圾箱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后部的区域中,并且车辆可以在前面的区域中具有驾驶员舱。将扫刷装置、吸嘴组件设置在扫地机的行驶方向的前面,需要清扫时则将扫刷装置放下,并驱动扫刷旋转,以及将垃圾汇聚到吸嘴组件的前方,被吸嘴组件吸入到后方垃圾箱中,并且在清扫时为了避免扬尘的产生,将会同时对路面进行喷水降尘。故扫地车需要通过水箱装载水进行行走清洁,而扫地车除了装载水外,还必须需要配备扫刷、垃圾箱、驾驶室、风机、油压系统、驱动系统、电池等设备,故可用于装载水利用空间相对较小,而较小的装水量则会直接影响扫地车的作业距离、作业效率和作业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空间利用率和装水量的扫地车。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扫地车,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和车架组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车架组件上,扫地车还包括连通管路组件、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左前水箱设置在靠近左前轮的位置处,右前水箱设置在靠近右前轮的位置处,左后水箱设置在靠近左后轮的位置处,右后水箱设置在靠近右后轮的位置处,连通管路组件连通在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之间。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的前后零碎空间分别对应地布置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由于水体属于流体其不需要特定的放置空间,故可以将水箱设置成配合轮子的异型,并在内部设置储水腔便可实现巧妙利用零碎空间,再利用连通管路组件连通在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之间,利用连通原理便可作为整体水箱使用,利用车辆外周的零碎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和装水量,从而大大提高扫地车的作业距离、作业效率和作业品质。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车架组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铰接,前车架可相对于后车架在水平面上转动。由上可见,通过铰接的车架可提供扫地车的行走灵活性,同时也实现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在转向是相互不干涉。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左前水箱内设置左前储水腔,左前水箱包括左侧部和左底部,左侧部和左底部呈弯曲布置,左侧部设置有左前轮眉让位部,左前轮眉让位部位于左前轮外。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右前水箱内设置右前储水腔,右前水箱包括右侧部和右底部,右侧部和右底部呈弯曲布置,右侧部设置有右前轮眉让位部,右前轮眉让位部位于右前轮外。由上可见,通过在水箱设置轮眉让位部对车轮的位置进行避让,并利用车轮后侧的左底部和右底部,尽最大限度地获取可载水空间,提高装水量。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左后水箱包括第一储水部、第二储水部和第一连通部,左后水箱设置有左后轮眉让位部,左后轮眉让位部位于左后轮外,第一储水部和第二储水部分别设置在左后轮的前后方,第一连通部位于第一储水部和第二储水部之间并位于左后轮的上方。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右后水箱包括第三储水部、第四储水部和第二连通部,右后水箱设置有右后轮眉让位部,右后轮眉让位部位于右后轮外,第三储水部和第四储水部分别设置在右后轮的前后方,第二连通部位于第三储水部和第四储水部之间并位于右后轮的上方。由上可见,通过在水箱设置轮眉让位部对车轮的位置进行避让,并利用车轮前后方的设置储水部,尽最大限度地获取可载水空间,提高装水量。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分别在底部设置有连通口;连通管路组件分别与左前水箱的连通口、右前水箱的连通口、左后水箱的连通口和右后水箱的连通口连接。由上可见,通过将连通管路组件分别与各个底部的连通口连接,利用连通原理使得各个水箱的水平基本持平,从而避免水箱水量不均,避免配重不均和行走不稳定,也提高水箱的水利用率。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扫地车还包括左前支撑板、右前支撑板、左后支撑板、右后支撑板,左前支撑板、右前支撑板、左后支撑板、右后支撑板分别与车架组件固定连接,左前水箱设置在左前支撑板上,右前水箱设置在右前支撑板上,左后水箱设置在左后支撑板上,右后水箱设置在右后支撑板上。由上可见,通过支撑板对水箱进行支撑固定,继而提高稳定性。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扫地车还包括液体存储箱,液体存储箱位于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之间,液体存储箱位于左后轮和右后轮的前方。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扫地车还包括切换阀,切换阀连接在液体存储箱和连通管路组件之间。由上可见,液体存储箱设置在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之间,且位于左后轮和右后轮的前方,继而充分利用空间,并且液体存储箱可存储一些功能性液体,如防冻液等,可有效提高扫地车的泛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扫地车实施例水路系统的系统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扫地车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扫地车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扫地车实施例在省略驾驶室和垃圾箱后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扫地车实施例在省略驾驶室和垃圾箱后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扫地车实施例在底部视角下的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扫地车实施例中垃圾箱体省略外壳后的结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扫地车实施例中垃圾箱体的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扫地车包括车架组件11、车轮组件、喷嘴组件、驾驶室和垃圾箱体4,车架组件11包括前车架111和后车架112,前车架111和后车架112铰接,前车架111可相对于后车架112在水平面上转动,车轮组件包括左前轮121、右前轮122、左后轮123和右后轮124,左前轮121和右前轮122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前车架111上,左后轮123和右后轮124可转动地设置在后车架112上,驾驶室设置在前车架111上,垃圾箱体4设置在后车架112上。前车架111的前方还设置有左扫刷和右扫刷,喷嘴组件包括左喷嘴281和右喷嘴282,左喷嘴281设置在左扫刷的上方,右喷嘴282设置在右扫刷的上方。参照图4至图6,扫地车还包括连通管路组件、左前水箱21、右前水箱22、左后水箱23和右后水箱24,左前水箱21设置在靠近左前轮121的位置处,右前水箱22设置在靠近右前轮122的位置处,左后水箱23设置在靠近左后轮123的位置处,右后水箱24设置在靠近右后轮124的位置处。左前水箱21内设置左前储水腔,左前水箱21包括左侧部211和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装水量的扫地车,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和车架组件,所述左前轮、所述右前轮、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车架组件上,其特征在于:/n所述扫地车还包括连通管路组件、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所述左前水箱设置在靠近所述左前轮的位置处,所述右前水箱设置在靠近所述右前轮的位置处,所述左后水箱设置在靠近所述左后轮的位置处,所述右后水箱设置在靠近所述右后轮的位置处,所述连通管路组件连通在所述左前水箱、所述右前水箱、所述左后水箱和所述右后水箱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装水量的扫地车,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和车架组件,所述左前轮、所述右前轮、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车架组件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地车还包括连通管路组件、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所述左前水箱设置在靠近所述左前轮的位置处,所述右前水箱设置在靠近所述右前轮的位置处,所述左后水箱设置在靠近所述左后轮的位置处,所述右后水箱设置在靠近所述右后轮的位置处,所述连通管路组件连通在所述左前水箱、所述右前水箱、所述左后水箱和所述右后水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组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和所述后车架铰接,所述前车架可相对于所述后车架在水平面上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前水箱内设置左前储水腔,所述左前水箱包括左侧部和左底部,所述左侧部和所述左底部呈弯曲布置,所述左侧部设置有左前轮眉让位部,所述左前轮眉让位部位于所述左前轮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右前水箱内设置右前储水腔,所述右前水箱包括右侧部和右底部,所述右侧部和所述右底部呈弯曲布置,所述右侧部设置有右前轮眉让位部,所述右前轮眉让位部位于所述右前轮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后水箱包括第一储水部、第二储水部和第一连通部,所述左后水箱设置有左后轮眉让位部,所述左后轮眉让位部位于所述左后轮外,所述第一储水部和所述第二储水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后轮的前后方,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翠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亿华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