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结构和电镀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66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自动化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输送结构和电镀设备,其中,输送结构用于输送物料,包括:夹持组件,包括前后设置的上夹件和下夹件,所述下夹件在其下端部设有向前的延伸部,所述上夹件的下端和所述延伸部的上表面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物料的夹持空间,所述上夹件能够相对所述下夹件上下移动;传输组件,包括连接所述上夹件的第一输送带和连接所述下夹件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同向移动,且所述第一输送带相对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高度可调节设置以使所述上夹件能够相对所述下夹件上下移动;协同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并限制所述上夹件的左右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输送结构,能够适用不同径向尺寸的物料的夹取。

Convey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pla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结构和电镀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结构和电镀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动化输送结构根据产品做针对性设计,一般,一套自动化输送结构适用一种规格的产品。比如电镀设备,将特定尺寸的待镀件夹持后将其移动至电镀池进行电镀。由于一个电镀设备仅适用一种规格尺寸的待镀件,限制了电镀设备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输送结构和电镀设备,其旨在解决现有输送结构难以适用多种规格尺寸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输送结构,用于输送物料,包括:夹持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夹件和下夹件,所述上夹件和所述下夹件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物料的夹持空间,所述上夹件能够相对所述下夹件上下移动从而调整所述夹持空间的径向尺寸;传输组件,包括连接所述上夹件的第一输送带和连接所述下夹件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同向移动,且所述第一输送带相对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高度可调节设置从而使所述上夹件能够相对所述下夹件上下移动;协同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并限制所述上夹件的左右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协同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上夹件后表面并沿上下延伸的滑槽和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带上并与所述滑槽配合的套合件,所述上夹件能够相对所述套合件上下移动并由所述滑槽限制其相对所述下夹件左右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槽口向后设置,且所述滑槽槽口的尺寸小于槽底处的尺寸。进一步的,所述滑槽截面呈T形或倒三角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带包括背板和转轮,所述下夹件和所述套合件均固定在所述背板上,所述背板开设有前后贯通的连通孔,所述转轮包括成上下延伸的圆柱状的轮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轮本体周侧的凸起,所述凸起能够插接所述连通孔并随所述轮本体转动而驱使所述背板移动。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孔有多个并沿所述背板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凸起有多个,且相邻两个所述凸起的间距与相邻两个所述连通孔的间距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带包括链条、滑轨和连接件,所述链条滑接于所述滑轨,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链条和所述上夹件。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挂板和螺杆,所述螺杆连接所述上夹件并向后延伸,所述挂板下端连接所述链条并具有前后贯通以供所述螺杆穿过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有多个,所述挂板、所述螺杆和所述上夹件一一对应设置。一种电镀设备,包括如上述的输送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送结构,上夹件和下夹件分别连接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通过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分离并可调节设置实现上夹件和下夹件的距离调节,从而能够适用不同径向尺寸的物料的夹取。通过协同组件的配合实现上夹件和下夹件的同步移动,确保夹持的有效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输送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结构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夹持组件和协同组件的拆解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二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一输送带与上夹件的连接示意图,为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夹持组件的拆卸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夹持组件20传输组件11上夹件21第一输送带12下夹件211链条13夹持空间212滑轨141第一连接板213连接件142第二连接板2131挂板151固定块2132螺杆1511滑动槽22第二输送带152滑接板221背板1521滑接部2211连通孔1522受力部222转轮153弹簧2221轮本体16折角板2222凸起17挡件223限位轮18限位件30协同组件19紧固件31滑槽32套合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按照图1中所建立的XYZ直角坐标系定义:位于X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方,位于X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后方;位于Y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左方,位于Y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右方;位于Z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方,位于Z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下方。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结构,用于输送物料。输送结构包括夹持组件10、传输组件20和协同组件30。夹持组件10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夹件11和下夹件12,上夹件11和下夹件12形成用于夹持物料的夹持空间13,上夹件11能够相对下夹件12上下移动从而调整夹持空间13的径向尺寸。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夹持空间13为上夹件11和下夹件12夹持物料时的设计位置,该夹持空间13可调即代表该夹持组件10能够用于夹持不同尺寸规格的物料,此处主要指的是纵向尺寸的可调。本领域可以理解,夹持组件10自身能够夹持物料,上夹件11和下夹件12能够相对靠近和背离从而实现物料的夹取。这个通过自身的设计可以实现,比如上夹件11通过外力向上运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结构,用于输送物料,其特征在于,包括:/n夹持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夹件和下夹件,所述上夹件和所述下夹件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物料的夹持空间,所述上夹件能够相对所述下夹件上下移动从而调整所述夹持空间的径向尺寸;/n传输组件,包括连接所述上夹件的第一输送带和连接所述下夹件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向左或向右同向移动,且所述第一输送带相对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高度可调节设置从而使所述上夹件能够相对所述下夹件上下移动;/n协同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并限制所述上夹件与其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结构,用于输送物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夹件和下夹件,所述上夹件和所述下夹件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物料的夹持空间,所述上夹件能够相对所述下夹件上下移动从而调整所述夹持空间的径向尺寸;
传输组件,包括连接所述上夹件的第一输送带和连接所述下夹件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向左或向右同向移动,且所述第一输送带相对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高度可调节设置从而使所述上夹件能够相对所述下夹件上下移动;
协同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并限制所述上夹件与其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上夹件后表面并沿上下延伸的滑槽和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带上并与所述滑槽配合的套合件,所述上夹件能够相对所述套合件上下移动并由所述滑槽限制其相对所述下夹件左右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槽口向后设置,且所述滑槽槽口的尺寸小于槽底处的尺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截面呈T形或倒三角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澄辉李耀斌卢乐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高飞翔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