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状灯的带有薄片的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846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容纳管状灯(4)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设置有:带有发光窗口(2)的壳体;用于在其中沿窗口(2)并且在垂直于该窗口(2)的平面(P)上容纳管状灯的装置;侧反射器(5);以及位于反射器(5)之间并垂直于该发光窗口(2)的薄片。该薄片具有外边缘(11),该外边缘在平面(P)的每一侧上从平面(P)朝向点(A,A’)与内边缘(12)分开。外边缘(11)从点(A,A’)延伸到附近的侧反射器,以便在点(A,A’)位置处与发光窗口(2)形成角度(α),并朝向该侧反射器(5)。(*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在WO 96/25623中披露了这种照明装置。由于在该照明装置中的薄片的特定形状,因此工作场所被有效地照明,并且没有在例如显示屏幕上干扰灯发光时的反射,否则在所产生的光束中会存在不希望的光亮点。薄片的屏蔽效果使得照明装置的高度尺寸保持成比较小,在例如嵌入式照明装置的情况下这有利于该照明装置的安装。该已知的照明装置的缺点在于,该薄片具有相对较大的尺寸并且在纵向反射器的位置具有最大的高度。这种薄片由金属例如铝制成。在纵向反射器中该薄片的安装是费时的。这也是一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大致克服所述的缺点,同时保持该照明装置的有利特性。为了实现该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旨在用于容纳设置有直径D的管状封壳的电灯,其特征在于,该照明装置设置有-带有发光平面的壳体;-一个或多个灯保持器,以便沿该发光平面并且在横截于发光窗口的平面P上容纳该电灯;-布置在平面P的每一侧上并沿平面P布置的反射器主体,该反射器主体均朝向该平面P呈内凹的曲线形状并且均具有位于该发光平面上的下边缘;-横截于该发光平面并位于两个反射器主体之间的薄片,该薄片具有朝向发光平面的外边缘以及内边缘,该外边缘在平面P的位置处在所述平面P的每一侧上延伸,以便沿发光平面到点A,A’从内边缘分开,并且在点A,A’位置处从点A,A’沿一方向进一步延伸到并排布置的反射器主体,使得与该发光平面形成朝向该相关的反射器主体的角度α。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具有优点在于,薄片的尺寸明显地比已知的照明装置的薄片尺寸小。其结果为,对于薄片的制造商而言,具有吸引力的是,使用合成树脂并且随后以已知方式使得该薄片设置有反射层,也可以是镜面反射层,例如金属层。由于对于薄片使用合成树脂,这样可以有利地便于以工业规模可靠地制造薄片的完整框架,该框架作为单个元件装接到反射器主体中或装接到其上,该反射器主体彼此相对地布置在平面P的每一侧。通常,相对的反射器主体均设置有离开一距离布置的上边缘。在这种照明装置中,可以有利地使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薄片(优选为薄片的框架),该薄片可在端部设置有固定条,该固定条从内边缘延伸超出相关薄片的外边缘,因此形成固定条的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由此延伸到反射器主体的上边缘之上,以便与该反射器主体接合。因此,一方面,薄片可以以非常简单且有利的方式安装在照明装置中,并且另一方面,固定条可以用于实现反射器主体的部分的反射功能。以这种方式,可以有利地实现照明装置的光学特性的另一改进。这还使得制造过程实现另一优化。另一优点在于,从外面观看时,结构细节被有效地隐藏了。优选的是,该薄片的外边缘在点A,A’之间沿发光平面的方向呈内凹的曲线形状。外边缘在点A和A’之间延伸的程度由对于在垂直于平面P的不同平面上的光线实现的屏蔽效果来确定,该平面是在WO96/25623中所述的所谓的C平面。以这种方式,可实现薄片的尺寸的另一优化。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夹的角度α是锐角。这特别有助于实现可借助自动卸开模制来制造的薄片的薄片形状。在优选实施例中可强化较小尺寸的优点,其中该薄片的外边缘定位成离开该发光平面一距离。如果点A或A’定位成在离开连接线等于灯直径D的距离的范围内,该连接线穿过并排的反射器主体的下边缘至电灯的管状封壳的在平面P的位置处朝向发光平面的部分,这样可实现另一改进。以这样的方式,可获得外边缘的部分的可行尺寸,该外边缘在平面P的每一侧上延伸,以便从内边缘分开,因此避免了从发光平面的直接辐射以不允许的角度发射出,即,对于获得所需的发光分布而言,以这种角度可能导致存在出现不希望的直接辐射的风险或者在工作场所中或在工作场所附近在物件处形成反射被认为是不允许的。为了避免不希望的反射,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在外边缘与内边缘之间,该薄片具有反射表面,在平行于平面P的截面中该反射表面具有曲率半径。优选的是,该曲率半径的中心点位于距该发光平面一距离处,该距离小于在平行于平面P的相关截面中外边缘与发光平面之间的距离。通过以下方式可进一步防止不希望的反射,其中,点A,A’以这样的方式分别连接到在内边缘上的点B,B’,即,位于点A、A’、B、B’之间的该反射表面形成由侧部分限定边界的中心部分,在平行于平面P的截面中,对于该侧部分,在中心部分的位置处的曲率半径rm保持小于在每一侧部分的位置处的曲率半径rz。该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更高程度地实现,其中,对于与点A,B和点A’,B’位于平面P相同侧的外边缘和内边缘的相关部分,点A和点B彼此之间的距离以及点A’和点B’彼此之间的距离大于从在外边缘上的点到内边缘的距离以及从在内边缘上的点到外边缘的距离。这具有进一步的优点,在反射器主体的位置处,薄片的侧部分的尺寸最好较小,由此反射器主体可更有效地有助于在发光平面处均匀的发光分布,并且使得在该光分布中降低对比度。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实施例,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照明装置的截面图;图2是照明装置的薄片的立体图;图3是该薄片的侧视图;和图4是该薄片的平面图。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旨在用于容纳设置有直径D的管状封壳4的电灯,并且该照明装置设置有-带有发光平面2的壳体1;-一个或多个灯保持器3,以便沿该发光平面并且在横截于发光窗口的平面P上容纳该电灯;-布置在平面P的每一侧上并沿平面P的反射器主体5,该反射器主体均朝向该平面P呈内凹的曲线形状并且均设置有位于该发光平面上的下边缘51和间隔开一距离的上边缘52;-横截于该发光平面并位于两个反射器主体之间的薄片10,该薄片具有朝向发光平面的外边缘11以及内边缘12,该外边缘在平面P的位置处在所述平面P的每一侧上延伸,以便沿发光平面到点A,A’从内边缘12分开,并且在点A,A’位置处从点A,A’沿一方向进一步延伸到并排布置的反射器主体,使得与发光平面形成朝向相关的并排反射器主体的角度α。该薄片的外边缘11定位成离开发光平面2的一距离。在此描述的示例中,外边缘在点A,A’之间沿发光平面的方向呈内凹的曲线形状。在所示的情况下,外边缘以小于90度的角度α从点A,A’延伸到相关的并排反射器主体。因此角度α是锐角。在所示的情况下,点A位于连接线L上,该连接线穿过并排的反射器主体5的下边缘51至电灯的管状封壳4的在平面P的位置处朝向发光平面的部分。点A’相对应地定位。在替代实施例中,点A可以定位成离开该连接线一距离,该距离小于灯直径D的尺寸。在外边缘11与内边缘12之间,该薄片具有反射表面,在平行于平面P的截面中该反射表面具有曲率半径。优选的是,该曲率半径的中心点位于距该发光平面一距离处,该距离小于在平行于平面P的相关截面中外边缘与发光平面之间的距离。参照图3的侧视图详细地描述该薄片。在薄片中,点A和A’以这样的方式分别连接到在内边缘12上的点B和B’,即,位于点A、A’、B、B’之间的反射表面形成由侧部分101限定边界的中心部分100,在平行于平面P的截面中,对于该侧部分,在中心部分的位置处的曲率半径rm保持小于在每一侧部分的位置处的曲率半径rz。此外,对于与点A,B和点A’,B’位于平面P的相同侧的外边缘和内边缘的相关部分,点A和B之间的距离以及点A’和B’之间的距离大于从在外边缘11上的点到内边缘12的距离以及从在内边缘12上的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容纳设置有直径(D)的管状封壳的电灯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照明装置设置有:    -带有发光平面的壳体;    -一个或多个灯保持器,以便沿该发光平面并且在横截于发光窗口的平面(P)上容纳该电灯;    -布置在平面(P)的每一侧上并沿平面(P)布置的反射器主体,该反射器主体均朝向该平面(P)呈内凹的曲线形状并且均具有位于该发光平面上的下边缘;    -横截于该发光平面并位于两个反射器主体之间的薄片,该薄片具有朝向发光平面的外边缘以及内边缘,该外边缘在平面(P)的位置处在所述平面(P)的每一侧上延伸,以便沿发光平面到点(A,A’)从内边缘分开,并且在点(A,A’)位置处从点(A,A’)沿一方向进一步延伸到并排布置的反射器主体,使得与该发光平面形成朝向该相关的反射器主体的角度(α)。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GH科斯特斯PAJ霍尔坦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