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持续吸引自动排污的造口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423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能持续吸引自动排污的造口袋,包括造口袋袋体和吸引管,吸引管包括负压吸引通道和气体通道,负压吸引通道的前端与气体通道的前端连通,负压吸引通道和/或气体通道的侧壁开设有吸引口,吸引口位于造口袋袋体内,负压吸引通道的后端和气体通道的后端均位于造口袋袋体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引管的吸引力持续,大小稳定可调(不会吸粘膜、皮肤及其它组织器官),无需随时看护也能及时引流排出物(特别是液体)。

A kind of bag making that can continuously attract automatic sewage dischar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持续吸引自动排污的造口袋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能持续吸引自动排污的造口袋。
技术介绍
现有的造口袋通常是通过排污口将流体排除,或者在排污口增加负压吸引设备,通过负压将流体吸出,该方式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造口袋为柔性袋,密闭造口袋条件下,通过负压吸引时,造口袋内的压力会减小,由于外部大气压的作用,柔性袋会变形,从而堵住排污口的入口,使得吸引不能持续进行,不能在无人看护条件下,随时引流流体,从而导致流体同局部皮肤或造口粘膜接触时间增加,加大皮肤或造口粘膜损伤的可能,开放造口袋条件下,使用负压吸引,更需要人员操作方能完成。另外,排污过程处于开放环境,对周围环境有增加院感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持续吸引自动排污的造口袋,其吸引力持续,大小稳定可调(不会吸粘膜、皮肤及其它组织器官),无需随时看护也能及时引流排出物(特别是液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能持续吸引自动排污的造口袋,包括造口袋袋体和吸引管,所述吸引管包括负压吸引通道和气体通道,所述负压吸引通道的前端与气体通道的前端连通,负压吸引通道和/或气体通道的侧壁开设有吸引口,所述吸引口位于造口袋袋体内,所述负压吸引通道的后端和气体通道的后端均位于造口袋袋体外。作为一种优选的,所述负压吸引通道的前段和气体通道的前段位于同一管体内,负压吸引通道的前段与气体通道的前段的轴线平行,所述吸引口位于管体的前段,所述负压吸引通道的后段和气体通道的后段分离设置,所述管体穿过造口袋袋体的边沿。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所述负压吸引通道和气体通道的前段位于环形管内,所述环形管的管壁开设若干个吸引口,所述若干个吸引口沿环形管的周向间隔排布。进一步的,所述气体通道的后端连接三通合流阀的出口。进一步的,所述三通合流阀的一个进口通过软管连接冲洗液容器,所述负压吸引通道的后端连通持续负压设备。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吸引通道的后端与持续负压设备的连通管路中串联密封瓶。优选的,所述吸引管设有吸引口的局部向方造口腔道方向凸起,凸起的高度为2~5厘米。优选的,所述吸引口位于造口袋袋体的造口区域。进一步的,所述吸引口至少有两个。进一步的,所述造口袋袋体设有排污口和冲洗接口,所述排污口、冲洗接口均设有封头。进一步的,所述吸引管至少有两根。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造口袋附着于皮肤造口处或其它组织破口周围,形成密闭环境。负压吸引通道的前端和气体通道的前端位于造口袋袋体内,负压吸引通道后端的持续负压设备持续吸引气体,从而使气体通过气体通道进入负压吸引通道流出,上述流动的气体与吸引管外相对静止的气体之间形成速度差,根据伯努利原理,造口袋袋体内吸引口周围的流体会通过吸引口进入负压吸引通道和/或气体通道,从而被负压通过负压吸引通道吸出。由于造口袋膜主要为柔性材料,远离吸引口的流体则会被造口袋膜外大气压挤压(造口袋内吸引口附近压力最小),向吸引口方向运动而进入负压通道,从而可自动及时排出远离吸引管的流体或新的流体。而固体非游离组织如皮肤粘膜,不符合伯努利原理的基本条件流体,故不会被吸引入负压通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根据伯努利原理,采用气体道通道加负压通道吸引,其吸引力持续,大小稳定可调(不会吸粘膜、皮肤及其它组织器官),并利用造口袋膜柔韧性,在密闭的造口袋膜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自动推动新排出物向吸引孔运动,而进入负压通道,无需随时看护也能及时引流排出物,。2、本专利技术能够将造口袋的污物持续吸引排除,能够有效的减少造口污染和感染。3、本专利技术能封闭转运排出物,减少院感。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使用方便,减少护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吸引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造口袋袋体、11-造口区域、2-吸引管、21-负压吸引通道、22-气体通道、23-吸引口、24-管体、3-持续负压设备、4-排污口、5-冲洗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造口袋袋体1和吸引管2,吸引管2设有吸引口23,吸引口23可以有1个或多个,吸引口23位于造口袋袋体1内部,吸引管2的两端均位于造口袋袋体1的外部,吸引管2穿过造口袋袋体1的边沿并与造口袋袋体1固连。使用时,吸引管2的一端连接持续负压设备3,吸引管2的另一端连通大气压,造口袋袋体1内的流体会通过吸引口23被吸进吸引管2,从而被持续吸出;吸引管2可以有多根。造口袋袋体1主要由柔性材料构成可密闭袋状结构,仅有一个开口和一个或数个通道。吸引口23位于造口袋袋体1的造口区域11内,也可以在造口区域11外;吸引口23位于造口袋袋体1的造口区域11内时,吸引管2设有吸引口23的局部还可以向吸引管2径向方向凸起,凸起高度为2~5厘米,使用时,可将吸引口23通过造口置于体内,增强吸引效果,减少排出物对皮肤损伤。具体使用时:将造口袋袋体1通过粘胶粘贴于皮肤上,皮肤造口与造口袋袋体1的开口相结,负压吸引通道21及气体通道22穿过造口袋膜上通道,与造口袋膜无间隙连接,保持造口袋和皮肤呈密闭状态。实施例2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吸引管2包括负压吸引通道21和气体通道22,负压吸引通道21和气体通道22的前段位于同一管体24中,负压吸引通道21的前段与气体通道22的前段的轴线平行,负压吸引通道21的前端与气体通道22的前端对接,吸引口23设置在负压吸引通道和/或气体通道的侧壁,管体24穿过造口袋袋体1的边沿并与造口袋袋体1固连,负压吸引通道21和气体通道22的后端均位于造口袋袋体1外,负压吸引通道21的后段和气体通道22的后段分离设置。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赘述。实施例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负压吸引通道21和气体通道的前段位于环形管25内,环形管25的管壁开设若干个吸引口23,该若干个吸引口23沿环形管的周向间隔排布。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赘述。实施例4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造口袋袋体1还设置排污口4和冲洗接口5,排污口4和冲洗接口5均设有封头。可通过排污口4排污,还可通过冲洗接口5进行冲洗。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相同,故不赘述。实施例5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气体通道22的后端连接三通合流阀6的出口,三通合流阀6的一个进口通过软管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持续吸引自动排污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包括造口袋袋体和吸引管,所述吸引管包括负压吸引通道和气体通道,所述负压吸引通道的前端与气体通道的前端连通,负压吸引通道和/或气体通道的侧壁开设有吸引口,所述吸引口位于造口袋袋体内,所述负压吸引通道的后端和气体通道的后端均位于造口袋袋体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持续吸引自动排污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包括造口袋袋体和吸引管,所述吸引管包括负压吸引通道和气体通道,所述负压吸引通道的前端与气体通道的前端连通,负压吸引通道和/或气体通道的侧壁开设有吸引口,所述吸引口位于造口袋袋体内,所述负压吸引通道的后端和气体通道的后端均位于造口袋袋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持续吸引自动排污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通道的前段和气体通道的前段位于同一管体内,负压吸引通道的前段与气体通道的前段的轴线平行,所述吸引口位于管体的前段,所述负压吸引通道的后段和气体通道的后段分离设置,所述管体穿过造口袋袋体的边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持续吸引自动排污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通道和气体通道的前段位于环形管内,所述环形管的管壁开设若干个吸引口,所述若干个吸引口沿环形管的周向间隔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能持续吸引自动排污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的后端连接三通合流阀的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飞舸陈礼娟杨代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