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828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放的钢化玻璃、上封装层、太阳能电池片、下封装层和第一集热板;所述第一集热板的下部通过导热胶粘接有多个多孔金属换热扁管;多个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的下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流体矩形通道;所述保温层的下表面、整个装置的周围侧面及钢化玻璃的上表面边缘设有背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传热管采用多孔金属换热扁管,内部设置有多个流体矩形通道,通过该设计,提高了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的集热效率,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温度,提高光伏发电效率。

A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device of solar photovoltaic light and h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受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影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其中,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和推广是缓解资源短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技术是将光伏发电技术和集热技术结合起来,既可以获取电能,又可以把光伏电池中储存的热量回收利用,具备光伏发电和集热双重功能。该技术既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又能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求。对于投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的太阳能,只有在一定光谱范围内的太阳能可以产生光电效应,实际只有6%-15%可以转化为电能,而剩下的85%以上都转化为热能,一部分排放到周围环境中,一部分则使得光伏电池的工作温度升高,进导致光电转换效率下降。研究表明,晶体硅电池的工作温度每上升1℃,发电效率下降0.3%-0.5%。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传热途径主要为集热板与传热管之间的导热,但由于粘合或焊接处的传热面积小,热阻较大,导致传热效率和集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其传热效率和集热效率较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放的钢化玻璃、上封装层、太阳能电池片、下封装层和第一集热板;所述第一集热板的下部通过导热胶粘接有多个多孔金属换热扁管;多个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的下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流体矩形通道;所述保温层的下表面、整个装置的周围侧面及钢化玻璃的上表面边缘设有背框。进一步的,单个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内部设置有3-5个流体矩形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采用铜或者是铝制成。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与多个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之间设有第二集热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热板和第二集热板均采用金属薄板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内的换热介质为液态水,其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多孔金属换热扁管的前、后相对侧;多个所述流体矩形通道中液态水的流动方向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传热管采用多孔金属换热扁管,内部设置有多个流体矩形通道,通过该设计,多孔金属换热扁管与第一集热板的接触面积大,与传统的圆铜管相比较其不仅更加容易紧密固定在第一集热板上,而且与第一集热板的接触热阻减小,更加有利于传热的进行;利用本技术中的多孔金属换热扁制备的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提高了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的集热效率,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温度,提高光伏发电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化玻璃,2-上封装层,3-太阳能电池片,4-下封装层,5-第一集热板,6-多孔金属换热扁管,7-保温层,8-第二集热板,9-背筐,6a-流体矩形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放的钢化玻璃1、上封装层2、太阳能电池片3、下封装层4和第一集热板5;所述第一集热板5的下部通过导热胶粘接有多个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多个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的下部设置有保温层7;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流体矩形通道6a;所述保温层7的下表面、整个装置的周围侧面及钢化玻璃1的上表面边缘设有背框9。本实施例中的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规格尺寸设置为16mm×3mm。具体的,单个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内部设置有3-5个流体矩形通道6a。图1中出示的为4个流体矩形通道6a,单个流体矩形通道6a的宽度为3.35mm。具体的,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采用铜或者是铝制成。具体的,所述保温层7与多个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之间设有第二集热板8。具体的,所述第一集热板5和第二集热板8均采用金属薄板制成。具体的,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内的换热介质为液态水,其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的前、后相对侧;多个所述流体矩形通道6a中液态水的流动方向相同。采用该种设计方式,换热介质通过平行流动的方式流过各流体矩形通道6a后汇合流出,能够快速的将热量带走,从而有效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温度,提高光伏发电效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时,第一集热板8吸收未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辐射后温度升高,通过导热胶将热量传递给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具有较好的传热性能,换热介质通过平行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中的流体矩形通道6a将热量快速带走;利用本技术中的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提高了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的集热效率,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温度,提高光伏发电效率。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放的钢化玻璃(1)、上封装层(2)、太阳能电池片(3)、下封装层(4)和第一集热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热板(5)的下部通过导热胶粘接有多个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多个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的下部设置有保温层(7);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流体矩形通道(6a);所述保温层(7)的下表面、整个装置的周围侧面及钢化玻璃(1)的上表面边缘设有背框(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放的钢化玻璃(1)、上封装层(2)、太阳能电池片(3)、下封装层(4)和第一集热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热板(5)的下部通过导热胶粘接有多个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多个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的下部设置有保温层(7);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流体矩形通道(6a);所述保温层(7)的下表面、整个装置的周围侧面及钢化玻璃(1)的上表面边缘设有背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多孔金属换热扁管(6)内部设置有3-5个流体矩形通道(6a)。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金帝来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