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脱轨器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917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脱轨器的检测装置,包括架体;第一标尺,能够在所述架体的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二标尺,能够在所述架体的垂直方向上移动;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与轨道配合的第一支撑部以及与脱轨滑块配合的第二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一标尺测量所述轨道与所述脱轨滑块的水平距离;所述第二标尺测量所述轨道与所述脱轨滑块的垂直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路脱轨器的检测装置,通过快速测量脱轨器与轨道之间的指标数据,可以发现脱轨器滑块的不规则以及与轨道之间的实际工作距离,通过数显和手持终端,提升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更准确的测量出相应的指标数据,对日常的设备检修维护、安装时的定量起到显著的辅助作用。

A detection device for railway dera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脱轨器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轨道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铁路脱轨器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脱轨器是铁路站场线路上的一种人身安全防护装置,安装于站场线路上,用于保护在站场内的列检作业人员,一旦有机车、车辆进入作业区域即行脱轨,以保证该区域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脱轨器在下脱的常态下,有两个涉及滑块与钢轨的关键空间相对尺寸,是保证脱轨器设备在非使用状态下不侵入线路限界、不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指标,准确测量这两个指标,是保障设备不侵入限界、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依据,脱轨器设备是全路各列检作业场必备的人身安全防护装置,下脱状态下脱轨器滑块与钢轨的相对距离均使用常规量具检测,需要两人配合、目测数值,因设备形态、结构、安装位置的制约,无法做到准确、快速的测量。根据《标准轨铁路建筑限界(GB164.2-83)》、《铁路货车专用检修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则》(铁总运[2015]267号),脱轨器下脱后,恢复定位,脱轨器滑块与钢轨之间涉及限界的两个相对距离:(一)钢轨平面以下35mm处,脱轨器滑块与钢轨内侧面不小于68mm且不大于90mm;(二)脱轨器滑块最高点与钢轨顶面之间距离不大于25mm。这两个空间相对尺寸是保证脱轨器设备下脱状态下不侵入铁路限界、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关键指标,因脱轨器滑块的不规则结构、与钢轨空间位置制约,使用常规的量具无法准确、快速测量,需要一个能够同时准确测量这两个关键空间尺寸的装置,用于设备日常检修维护、安装时的定量、准确测量。申请号为CN201820666504.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车的自动刹车防脱轨器,其倾角传感器、控制器、电池、电动执行装置安装在轨道车或/和与轨道车连接的安装支架上,倾角传感器实时检测轨道车左右或/和前后方向上的倾角,并将检测到的倾角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实时对输入的倾角信号进行处理、判断,当判定检测到的倾角值达到或超过设定的倾角值限值时,控制器向电动执行装置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电动执行装置的末端直线带动刹车块贴紧轨道,使轨道车刹车,由于刹车块朝向轨道的一侧设置有与轨道的外侧匹配的结构,刹车时,此种刹车块结构可使轨道车回到正常倾角位置,从而防止轨道车脱轨。上述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脱轨器,但在安装、检修和使用中,脱轨器是否处于合格的工作状态不得而知,而常规的测量手段无法准确的反应脱轨器与轨道的空间位置关系,也费时费力,效率极低。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铁路脱轨器的检测装置,通过快速测量脱轨器与轨道之间的指标数据,可以发现脱轨器滑块的不规则以及与轨道之间的实际工作距离,通过数显和手持终端,提升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更准确的测量出相应的指标数据,对日常的设备检修维护、安装时的定量起到显著的辅助作用。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铁路脱轨器的检测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铁路脱轨器的检测装置,包括架体;第一标尺,能够在所述架体的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二标尺,能够在所述架体的垂直方向上移动;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与轨道配合的第一支撑部以及与脱轨滑块配合的第二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一标尺测量所述轨道与所述脱轨滑块的水平距离;所述第二标尺测量所述轨道与所述脱轨滑块的垂直距离。此外,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标尺配合,在所述轨道和所述脱轨滑块之间移动,实现所述第一标尺对所述轨道与所述脱轨滑块水平距离的测量;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配合,实现所述架体与所述轨道之间的定位。同时,所述第二标尺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支撑部一侧;所述第二标尺能够在所述架体的垂直方向上移动,进而实现对所述轨道与所述脱轨滑块垂直距离的测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尺和所述第二标尺为数显尺。并且,所述第二支撑部能够在所述架体的垂直方向上调整所述架体与所述脱轨滑块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设置于所述架体上的调节螺栓,实现在所述架体垂直方向上的距离调整。另外,还包括信号发射装置,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手持终端,与所述信号发射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尺和所述第二标尺测量所述轨道与所述脱轨滑块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后,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将数据发送至所述手持终端。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尺和所述第二标尺测量的所述轨道与所述脱轨滑块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在预设的合格测量值范围内,则所述手持终端提示测量合格信息;所述手持终端能够分别显示所述第一标尺和所述第二标尺的测量值;所述第一标尺和所述第二标尺的所述合格测量值在测量前可进行设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铁路脱轨器的检测装置,通过快速测量脱轨器与轨道之间的指标数据,可以发现脱轨器滑块的不规则以及与轨道之间的实际工作距离,通过数显和手持终端,提升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更准确的测量出相应的指标数据,对日常的设备检修维护、安装时的定量起到显著的辅助作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附图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铁路脱轨器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架体;2、第一标尺;3、第二标尺;4、轨道;5、脱轨滑块;6、第一支撑部;7、第二支撑部;8、第一定位部;9、第二定位部;10、水平仪;11、信号发射装置;12、调节螺栓。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脱轨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架体(1);/n第一标尺(2),能够在所述架体(1)的水平方向上移动;/n第二标尺(3),能够在所述架体(1)的垂直方向上移动;/n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与轨道(4)配合的第一支撑部(6)以及与脱轨滑块(5)配合的第二支撑部(7);/n其中,/n所述第一标尺(2)测量所述轨道(4)与所述脱轨滑块(5)的水平距离;/n所述第二标尺(3)测量所述轨道(4)与所述脱轨滑块(5)的垂直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脱轨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1);
第一标尺(2),能够在所述架体(1)的水平方向上移动;
第二标尺(3),能够在所述架体(1)的垂直方向上移动;
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与轨道(4)配合的第一支撑部(6)以及与脱轨滑块(5)配合的第二支撑部(7);
其中,
所述第一标尺(2)测量所述轨道(4)与所述脱轨滑块(5)的水平距离;
所述第二标尺(3)测量所述轨道(4)与所述脱轨滑块(5)的垂直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脱轨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8)和第二定位部(9);
所述第一定位部(8)与所述第一标尺(2)配合,在所述轨道(4)和所述脱轨滑块(5)之间移动,实现所述第一标尺(2)对所述轨道(4)与所述脱轨滑块(5)水平距离的测量;
所述第二定位部(9)与所述第一支撑部(6)配合,实现所述架体(1)与所述轨道(4)之间的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脱轨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标尺(3)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支撑部(7)一侧;
所述第二标尺(3)能够在所述架体(1)的垂直方向上移动,进而实现对所述轨道(4)与所述脱轨滑块(5)垂直距离的测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铁路脱轨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尺(2)和所述第二标尺(3)为数显尺。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铁路脱轨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佐辉张云伯陈德王军郭浩马健杜睿曹宏宇刘万超王卓蔺孙占星李永强胡昊辰陈曦王晓生刘立平王云华马召龙丁延义王贵庚刘爱国于洪闫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工会丰台车辆段委员会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丰台车辆段北京精测合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