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用旁流密封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且弧度角为钝角的折弯金属板,所述折弯金属板上左右两侧均插接有若干组结构相同的金属薄片,且所述金属薄片的数量和折弯金属板相匹配,两组所述金属薄片和折弯金属板的顶部之间形成的空腔设置为第一承压装配槽,所述折弯金属板下方形成的空腔设置为第二承压装配槽,采用折弯金属板和金属薄片组成,根据板型提前设计好相应零部件的结构尺寸,便于加工、组装,并具有良好的旁流密封性能,从而提高设备的换热效率。
A side flow seal structure for all welded plate shell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用旁流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用旁流密封
,具体为一种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用旁流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的板束与壳体的旁流密封均采用角钢等型材焊接在板片芯体上,这样会使相应零部件加工尺寸难以控制、设备组装困难,并且密封性很差,造成设备换热效率大大降低,现有相似方案:采用橡胶作为旁流密封,组装时,芯体与筒体的挤压将橡胶压紧密封,以期达到旁流密封的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用旁流密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用旁流密封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用旁流密封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且弧度角为钝角的折弯金属板,所述折弯金属板上左右两侧均插接有若干组结构相同的金属薄片,且所述金属薄片的数量和折弯金属板相匹配,两组所述金属薄片和折弯金属板的顶部之间形成的空腔设置为第一承压装配槽,所述折弯金属板下方形成的空腔设置为第二承压装配槽。优选的,所述折弯金属板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型钢板材,且两组所述型钢板材的顶端通过弧形过渡部焊接,两组所述型钢板材的底端均焊接有承压板,且所述型钢板材和承压板之间的空腔设置为焊接槽,所述焊接槽的宽度和金属薄片的厚度相适配,且所述金属薄片的数量可以为1-10片。优选的,所述金属薄片包括和折弯金属板相配合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左端通过折弯部固定焊接有承压部,单组所述金属薄片的厚度为0.1mm-1mm之间。优选的,所述两组所述型钢板材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所述型钢板材和承压板之间通过弧形过渡圆角过渡。优选的,所述插接部和承压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折弯部为半径为1.2mm的弧形焊接块。优选的,所述插接部和焊接槽焊接配合,且所述金属薄片的数量随焊接槽的宽度而改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折弯金属板和金属薄片构成的密封金属薄片组组成,由于金属薄片组的尺寸是根据换热器的板型来设计,芯体和第一承压装配槽配合,筒体和第二承压装配槽配合,可以促使芯体和筒体通过折弯金属板对金属薄片进行挤压,使得金属薄片受力而不会回弹,同时可以促使金属薄片与芯体及筒体接触更紧密,从而达到旁流密封的效果,从而提高设备的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折弯金属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折弯金属板结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金属薄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折弯金属板、11型钢板材、12弧形过渡部、13承压板、14焊接槽、2金属薄片、21插接部、22承压部、23折弯部、3第一承压装配槽、4第二承压装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用旁流密封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且弧度角为钝角的折弯金属板1,折弯金属板1上左右两侧均插接有若干组结构相同的金属薄片2,且金属薄片2的数量和折弯金属板1相匹配,两组金属薄片2和折弯金属板1的顶部之间形成的空腔设置为第一承压装配槽3,折弯金属板1下方形成的空腔设置为第二承压装配槽4。其中,折弯金属板1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型钢板材11,且两组型钢板材11的顶端通过弧形过渡部12焊接,两组型钢板材11的底端均焊接有承压板13,且型钢板材11和承压板13之间的空腔设置为焊接槽14,焊接槽14的宽度和金属薄片2的厚度相适配,且金属薄片2的数量可以为1-10片;金属薄片2包括和折弯金属板1相配合的插接部21,插接部21的左端通过折弯部23固定焊接有承压部22,单组金属薄片2的厚度为0.1mm-1mm之间;两组型钢板材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型钢板材11和承压板13之间通过弧形过渡圆角过渡,通过这种设置可以防止弧形过渡部12处有较大的折弯应力存在;插接部21和承压部2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折弯部23为半径为1.2mm的弧形焊接块;插接部21和焊接槽14焊接配合,且金属薄片2的数量随焊接槽14的宽度而改变,通过这种设置可以促使芯体和筒体通过折弯金属板1对金属薄片2进行挤压,使得金属薄片2受力而不会回弹,同时可以促使金属薄片2与芯体及筒体接触更紧密,从而达到旁流密封的效果。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金属薄片2采取四组,且单组金属薄片2的厚度为0.6mm密封装置采用折弯金属板1和金属薄片2构成的密封金属薄片组组成,由于金属薄片2的尺寸是根据换热器的板型来设计,折弯金属板1向上折弯920,即折弯成一个钝角形状,并将金属薄片2折弯1050,折弯角度和焊接槽14相匹配,然后将金属薄片2的插接部21插接在焊接槽14中后进行焊接,并且在一个焊接槽14中同时焊接四组金属薄片2,换热器芯体和第一承压装配槽3配合,换热器筒体和第二承压装配槽4配合,可以促使芯体和筒体通过折弯金属板1对金属薄片2进行挤压,使得金属薄片2受力而不会回弹,同时可以促使金属薄片2与芯体及筒体接触更紧密,从而达到旁流密封的效果,从而提高设备的换热效率。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用旁流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且弧度角为钝角的折弯金属板(1),所述折弯金属板(1)上左右两侧均插接有若干组结构相同的金属薄片(2),且所述金属薄片(2)的数量和折弯金属板(1)相匹配,两组所述金属薄片(2)和折弯金属板(1)的顶部之间形成的空腔设置为第一承压装配槽(3),所述折弯金属板(1)下方形成的空腔设置为第二承压装配槽(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用旁流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且弧度角为钝角的折弯金属板(1),所述折弯金属板(1)上左右两侧均插接有若干组结构相同的金属薄片(2),且所述金属薄片(2)的数量和折弯金属板(1)相匹配,两组所述金属薄片(2)和折弯金属板(1)的顶部之间形成的空腔设置为第一承压装配槽(3),所述折弯金属板(1)下方形成的空腔设置为第二承压装配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用旁流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金属板(1)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型钢板材(11),且两组所述型钢板材(11)的顶端通过弧形过渡部(12)焊接,两组所述型钢板材(11)的底端均焊接有承压板(13),且所述型钢板材(11)和承压板(13)之间的空腔设置为焊接槽(14),所述焊接槽(14)的宽度和金属薄片(2)的厚度相适配,且所述金属薄片(2)的数量可以为1-10片。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朱世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浩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