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控制润滑油温度的热泵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88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控制润滑油温度的热泵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室外机电子膨胀阀、气液分离器和冷却器等,使所述油分离器中被分离出来的润滑油流入所述冷却器中,并与流经所述换热管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降温,再流回压缩机,从而,可及时而精准的控制回流压缩机的润滑油温度及回油量,消除危害压缩机的安全隐患,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控制润滑油温度的热泵空调机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尤其是一种热泵空调机组,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控制润滑油温度的热泵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随着空调系统的普及,高温天气持续天数温度越来越长,空调工作环境也是越来越恶劣,高温环境下空调的运转可靠性越发重要。当润滑油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变质恶化失去润滑作用,形成的油膜过于稀薄无法对压缩机内部进行保护,进而造成压缩机轴承磨损、涡旋盘卡缸。这些都会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危害空调的可靠性,缩短使用寿命。目前,现有的空调回油系统多数采用油分离器后接毛细管节流,无法对回油温度进行控制,因而,急需解决润滑油温度的控制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控制润滑油温度的热泵空调机组,可以根据空调系统运行状态和环境,及时而精准的控制回流压缩机的润滑油温度,消除危害压缩机的安全隐患,使机组运行安全可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控制润滑油温度的热泵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该室外机和室内机之间通过液管和气管相连;所述室外机包括由压缩机、油分离器、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室外机电子膨胀阀和气液分离器构成的制冷剂循环回路;还包括冷却器,该冷却器包括制冷剂蒸发侧进口、制冷剂蒸发侧出口、润滑油出口和润滑油进口,其内部设有与所述冷剂蒸发侧进口和制冷剂蒸发侧出口相连的换热管;所述制冷剂蒸发侧进口通过管路经过相互串联的冷却电子膨胀阀和冷却电磁阀后连接到所述液管;所述制冷剂蒸发侧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到空调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润滑油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到空调的油分离器底部;所述润滑油进口通过管路经主回油电磁阀后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使所述油分离器中被分离出来的润滑油流入所述冷却器中,并与流经所述换热管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降温,再流回压缩机。进一步的,所述油分离器通过回油管连接到所述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路上,并在该回油管上设有辅回油电磁阀,能够对压缩机进行加强回油。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油进口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回油管上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实施方便,可以根据空调系统运行状态和环境,及时而精准的控制回流压缩机的润滑油温度和回油量,消除危害压缩机的安全隐患,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1-压缩机;2-油分离器;3-四通阀;4-室外机换热器;5-室内机;6-气液分离器;7-冷却器;8-主回油电磁阀;9-辅回油电磁阀;10-室外机电子膨胀阀;11-冷却电子膨胀阀;12-冷却电磁阀;13-第一温度传感器;14-第二温度传感器;15-第三温度传感器;16-液管;17-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能够控制润滑油温度的热泵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5,该室外机和室内机5之间通过液管16和气管17相连;所述室外机包括由压缩机1、油分离器2、四通阀3、室外换热器4、室外机电子膨胀阀10和气液分离器6构成的制冷剂循环回路。还包括冷却器7,该冷却器7包括制冷剂蒸发侧进口、制冷剂蒸发侧出口、润滑油出口和润滑油进口,其内部设有与所述冷剂蒸发侧进口和制冷剂蒸发侧出口相连的换热管。所述制冷剂蒸发侧进口通过管路经过相互串联的冷却电子膨胀阀11和冷却电磁阀12后连接到所述液管16。所述制冷剂蒸发侧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到所述气液分离器6。所述润滑油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到所述油分离器2底部;所述润滑油进口通过管路经主回油电磁阀8后连接到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使所述油分离器2中被分离出来的润滑油流入所述冷却器7中,并与流经所述换热管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降温,再流回压缩机1;优选的,该冷却器7可以选用丹弗斯的板式换热器,型号为B3-014-20-4.5-H。所述油分离器2通过回油管连接到所述气液分离器6与压缩机1之间的管路上,并在该回油管上设有辅回油电磁阀9,能够对压缩机1进行加强回油。所述润滑油进口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3,可检测从所述油分离器2中流出的润滑油的温度T1。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4,可检测流回所述压缩机1的润滑油温度T2。所述回油管上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5,可加测加强回油期间,从所述油分离器2中流出的润滑油的温度T3。本技术运行时,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与压缩机中的部分润滑油一起进入油分离器。经过油分离器分离后,处于底部的润滑油进入冷却器,经过温度调节后回到压缩机。分离后的制冷剂排出油分离器后进入四通阀,经室外机换热器冷却后,通过液管进入室内机,再通过气管经过四通阀后进入气液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最后,气态制冷剂回到压缩机中重新开始循环。其中,冷却器可通过蒸发冷却电子膨胀阀过来的冷媒得到冷量,与其中的润滑油进行热交换,使润滑油的温度得到控制。具体的,本技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初始状态,冷却电子膨胀阀和冷却电磁阀均为关闭,主回油电磁阀开启,辅回油电磁阀关闭;2)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进入冷却器的润滑油温度T1;3)如果T1>100℃,则开启冷却电磁阀,并开启冷却电子膨胀阀至初始开度100P;否则,返回步骤2);4)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流回压缩机的润滑油温度T2;计算ΔT=T1-T2;5)若ΔT>0℃则冷却电子膨胀阀每40S开大8P,最大开至480P;否则,保持冷却电子膨胀阀的当前开度;6)继续检测T1;7)若T1<95℃则冷却电子膨胀阀每40S减小8P,最小开至100P;否则,转步骤5);8)继续检测T1;9)若T1<90℃,则关闭冷却电子膨胀阀和冷却电磁阀;否则,转步骤6);10)返回步骤1)。为了保证压缩机的安全运行,本技术还包括加强回油过程,其方法为:令所述辅回油电磁阀9每两小时开启一次,并按如下步骤进行:a)开启辅回油电磁阀,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回油管末端的润滑油温度T3;b)若T3-T2>15℃,且T2>50℃,则保持开启辅回油电磁阀2min后转步骤c);否则,转步骤d);c)继续检测T3,T3-T2<5℃,则关闭辅回油电磁阀,否则转步骤d);d)保持开启该辅回油电磁阀4min后关闭。本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控制润滑油温度的热泵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该室外机和室内机之间通过液管和气管相连;所述室外机包括由压缩机、油分离器、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室外机电子膨胀阀和气液分离器构成的制冷剂循环回路,其特征是还包括冷却器,该冷却器包括制冷剂蒸发侧进口、制冷剂蒸发侧出口、润滑油出口和润滑油进口,其内部设有与所述冷剂蒸发侧进口和制冷剂蒸发侧出口相连的换热管;所述制冷剂蒸发侧进口通过管路经过相互串联的冷却电子膨胀阀和冷却电磁阀后连接到所述液管;所述制冷剂蒸发侧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到空调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润滑油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到空调的油分离器底部;所述润滑油进口通过管路经主回油电磁阀后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使所述油分离器中被分离出来的润滑油流入所述冷却器中,并与流经所述换热管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降温,再流回压缩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控制润滑油温度的热泵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该室外机和室内机之间通过液管和气管相连;所述室外机包括由压缩机、油分离器、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室外机电子膨胀阀和气液分离器构成的制冷剂循环回路,其特征是还包括冷却器,该冷却器包括制冷剂蒸发侧进口、制冷剂蒸发侧出口、润滑油出口和润滑油进口,其内部设有与所述冷剂蒸发侧进口和制冷剂蒸发侧出口相连的换热管;所述制冷剂蒸发侧进口通过管路经过相互串联的冷却电子膨胀阀和冷却电磁阀后连接到所述液管;所述制冷剂蒸发侧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到空调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润滑油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到空调的油分离器底部;所述润滑油进口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嵩杨亚华杨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